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7956发布日期:2019-01-08 20:03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木耳,又称木菌、光木耳、树耳,属于真菌门、层菌纲、木耳属,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木上,多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木耳味甘、性平,主要含蛋白质、多糖、钙元素、铁元素、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多的药用功效:能益气强身、补血活血,可用于防治缺铁性贫血、血栓、冠心病等;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能疏通肠胃、润滑肠道等。

由于木耳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木耳茶饮料,这些茶饮料大部分是将木耳进行提取制成提取液,然后将提取液加到成品茶中混合干燥即可。因此,这些茶饮料中木耳的营养成分与茶中的成分并不能充分地融合,味道比较分散,口味比较单调。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020088.9的文件公开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过程:采用粉碎机对无霉变的木耳进行粉碎,过筛,制得木耳粉;将木耳粉与水混合均匀,置于高压容器内提取,制得木耳提取物;对所述的提取进行过滤,减压浓缩,得到木耳浸提物;将木耳浸提物均匀地喷雾至茶坯上,直至茶坯湿润,烘干,反复进行喷雾、烘干,直至木耳浸提物与茶坯的质量比为1:2-10,烘干、凉透即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成品绿茶粉碎,过100-120目筛,制得绿茶粉;将绿茶粉加到沸腾的水中浸泡15-20min,得到茶汤;

(2)取干木耳,加到茶汤浸泡4-6h后,过60-80目筛,得到湿木耳和滤渣溶液;

(3)将所得的滤渣溶液加到蒸锅中作蒸锅水,待湿木耳沥干水后,均匀铺放在蒸板上,盖上锅盖,蒸制6-6.5h,冷却,起锅;

(4)将蒸好的木耳晾干至含水为50-60%;

(5)取新鲜茶叶放置在通风处摊放至含水量为65-70%,然后在200-220℃下杀青30-40s,得到杀青叶;

(6)将步骤(4)所得的木耳与杀青叶混合后,加到揉捻机中揉捻40-50min,得到混合物;

(7)将混合物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后,加到锅中在炒焙至含水量低于5%,即得到木耳茶。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1),绿茶粉与水的比例为1:15-20(g:ml)。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2),浸泡的温度为30-35℃。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6),木耳与杀青叶的质量比为1:1.5-2。

优选地,所述的揉捻是先空压揉6-10min,再轻压揉34-40min。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7),干燥温度为60-7o℃。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7),炒焙温度为40-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成成品绿茶制成的绿茶汤浸泡干木耳,干木耳在吸收水分时能充分吸收茶汤中的绿茶成分;使用干木耳与茶汤混合浸泡后的滤渣溶液蒸制木耳,滤渣溶液中的绿茶成分随水蒸气进入到木耳中,与木耳充分地作用;将蒸好的木耳晾干至一定的含水率后,再与杀青叶混合揉捻,木耳中成分在揉捻过程中会与杀青叶中的成分充分融合;揉捻使木耳与杀青叶中的部分成分溶出来,在干燥、炒焙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作用。本发明制备的木耳茶,香味浓郁,既有茶香又带有木耳的鲜味,汤色明亮,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延缓衰老、提高免疫能力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核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成品绿茶粉碎,过100目筛,制得100g绿茶粉;将绿茶粉加到1500ml沸水中浸泡15min,得到茶汤;

(2)取干木耳,加到茶汤中在30-35℃下浸泡4h后,过60目筛,得到湿木耳和滤渣溶液;

(3)将所得的滤渣溶液加到蒸锅中作蒸锅水,待湿木耳沥干水后,均匀铺放在蒸板上,盖上锅盖,蒸制6h,冷却,起锅;

(4)将蒸好的木耳晾干至含水为50-60%;

(5)取500g新鲜茶叶放置在通风处摊放至含水量为65-70%,然后在220℃下杀青30s,得到杀青叶;

(6)将步骤(4)所得的木耳与杀青叶按1:1.5的质量混合后,加到揉捻机中,先空压揉6min,再轻压揉34min,得到混合物;

(7)将混合物在60-7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后,加到锅中在40-50℃下炒焙至含水量低于5%,即得到木耳茶。

实施例2

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成品绿茶粉碎,过100目筛,制得100g绿茶粉;将绿茶粉加到1800ml沸水中浸泡15min,得到茶汤;

(2)取干木耳,加到茶汤中在30-35℃下浸泡9h后,过60目筛,得到湿木耳和滤渣溶液;

(3)将所得的滤渣溶液加到蒸锅中作蒸锅水,待湿木耳沥干水后,均匀铺放在蒸板上,盖上锅盖,蒸制6h,冷却,起锅;

(4)将蒸好的木耳晾干至含水为50-60%;

(5)取500g新鲜茶叶放置在通风处摊放至含水量为65-70%,然后在210℃下杀青35s,得到杀青叶;

(6)将步骤(4)所得的木耳与杀青叶按1:1.6的质量混合后,加到揉捻机中,先空压揉8min,再轻压揉37min,得到混合物;

(7)将混合物在60-7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后,加到锅中在40-50℃下炒焙至含水量低于5%,即得到木耳茶。

实施例3

一种木耳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取成品绿茶粉碎,过100目筛,制得100g绿茶粉;将绿茶粉加到2000ml沸水中浸泡20min,得到茶汤;

(2)取干木耳,加到茶汤中在30-35℃下浸泡6h后,过80目筛,得到湿木耳和滤渣溶液;

(3)将所得的滤渣溶液加到蒸锅中作蒸锅水,待湿木耳沥干水后,均匀铺放在蒸板上,盖上锅盖,蒸制6.5h,冷却,起锅;

(4)将蒸好的木耳晾干至含水为50-60%;

(5)取500g新鲜茶叶放置在通风处摊放至含水量为65-70%,然后在200℃下杀青40s,得到杀青叶;

(6)将步骤(4)所得的木耳与杀青叶按1:1.5的质量混合后,加到揉捻机中,先空压揉10min,再轻压揉40min,得到混合物;

(7)将混合物在60-70℃下干燥至含水量为10-15%后,加到锅中在40-50℃下炒焙至含水量低于5%,即得到木耳茶。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使用茶汤浸泡、蒸制木耳,而是使用水其余过程相同。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没有将杀青叶与木耳进行混合揉捻,其余过程相同。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是将木耳加水提取制成提取液,浓缩成浓缩液,再加到杀青叶中进行揉捻,其余过程相同。

实验例

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木耳茶10g,加到100ml沸水中冲泡,观察其汤色,并邀请10位评茶员进行品尝,从香味、口感等方面进行评价;另取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木耳茶10g,检测多糖的含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中可知,实施例1-3与对比例1相比,多糖含量无明差别,但对比例1口味不如实施例1-3丰富,茶香偏重,说明使用使用茶汤浸泡、蒸制木耳,能丰富木耳茶的口味;实施例1-3与对比例3相比,多糖含量无明差别,但对比例3口味不如实施例1-3丰富,茶汤浑浊,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不会影响茶汤的色泽,而且还能增加其口味;对比例2与实施例1-3相比,多糖含量偏低,说明揉捻过程能提高木耳茶的多糖含量。

在此有必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和试验例仅限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和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非突出实质性特征和显著进步的发明创造,仍然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