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66049发布日期:2019-01-02 22:47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普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柑与茶的搭配,古已有之,早在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便有相关记载:“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当然此种饮法只是单纯地将茶与橘皮混合煮沸,对于茶和橘皮的品类和品质未有严格限定,而如今的柑普茶不管是在原料还是加工方面都更加复杂,其融合了柑皮的果香和普洱茶茶香,滋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而柑普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即在于普洱茶和柑皮的品质,以及二者混合后的干燥工艺。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其中生茶是将晒青毛茶压制茶在一定的贮藏条件下长期存放,经长时间缓慢自然发酵制成,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馥郁持久;熟茶是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或紧压茶,滋味醇滑、陈香浓郁。普洱茶抗病、营养和保健的功效早在古时就有记载,“最能化物,味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刮肠通泄,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犹大。”临床试验表明,普洱茶具有降脂、降压、减肥以及抗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独特的药理作用。现如今,市面上的柑普之普洱皆为普洱熟茶,殊不知普洱生茶与柑皮也可成为绝佳搭配,其滋味鲜醇、果香浓郁,不同于柑普熟茶,另具一番风味。

柑普茶之柑,实为柑果之皮,又名柑皮、橘皮,是著名中药,味辛甜、气芳香,主要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肌醇、维生素b1等成分,其中挥发油和橙皮苷是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抑菌活性还有止咳、祛痰、镇痛、解热、利尿、健脾等功效;而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抗炎活性、抗动脉硬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

柑普茶的加工主要包括以下工序:采摘、清洗鲜果表面(滚动毛刷清洗技术)、开盖、掏出果肉、清洗果壳(倒置晾干)、装填普洱茶、干燥、包装等。其中,干燥是柑普茶制作的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在散失水分的同时有利于茶叶滋味和香气的发展和改善,对柑普茶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热风干燥是农产品失水加工最为普遍的干燥方式之一,其干燥介质为加热空气,通过吸湿-解湿平衡原料对物料进行干燥,具有干燥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且无异味等优点,但柑皮干燥过程中有水分含量高、热敏度高、有效成分容易散失等特点,普通烘干工艺不适用于柑普茶干燥,易出现有效成分的损失以及外皮形成裂纹甚至破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其将青绿色茶枝柑的柑壳与普洱茶相结合,使得其别具风味和特点,通过采用自然晒干-远红外干燥复合工艺对吉普茶进行干燥,不仅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柑皮中的有效物质,使柑皮与普洱茶的品质充分均匀地融合,而且能够缩短干燥时间,有利于后期的陈化和储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配料:准备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普洱茶;其中,每颗所述青绿色茶枝柑配备10-25g所述普洱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青绿色茶枝柑进行清洗,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所述青绿色茶枝柑,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2h;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10-25g步骤s1配备的普洱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进一步的,所述普洱茶为云南普洱生茶或云南普洱熟茶。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在阳光中自然暴晒的温度为30-40℃,相对湿度为80-90%,时间为100-150h。

进一步的,在阳光中自然暴晒至含水量为10-20%。

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在远红外干燥箱中的温度为55-70℃,时间为8-15h。

进一步的,在远红外干燥箱中干燥至含水量为3-8%。

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采用滚动毛刷清洗所述青绿色茶枝柑的表面。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柑普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柑普茶,采用上述的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述柑普茶的直径为4-5cm,所述柑普茶的高度为3-4cm;其中,所述柑皮容纳腔与所述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之比为(2-4):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其采用自然晒干-远红外干燥复合工艺对柑普茶进行干燥处理,萜烯类化合物升高,体现甜香、花香和木香,相比于传统的烘干技术,香气物质种类增加,柑皮中有效成分损失减少,使柑皮与普洱茶的品质充分均匀地融合,并有利于柑普茶后期的陈化和存储。对于本发明方法所制得的柑普茶,不管是在外形、滋味、香气等审评层面还是水浸出物、多酚、黄酮类、挥发油等物质含量层面,皆表现优异。

(2)本发明所述的柑普茶的制备方法,其采用自然晒干-远红外干燥复合工艺对柑普茶进行干燥处理,能减少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制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可操作性强以及环保节能等特点,产品品质稳定优异,适合大规模生产。

(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柑普茶,其选用普洱生茶,色泽绿润,果形圆整、盖口平齐,汤色橙黄透亮,滋味香醇回甘,木香与果香融合协调;其选用普洱熟茶,色泽黄匀,果形圆整、盖口平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滑,果香悠长,陈香持久。对于本发明,可以选用普洱生茶作为填料,别具风味和特点,不仅能够吸引更多非传统茶类消费者,而且能够为柑普茶增添新品种,丰富消费者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柑普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各种试验仪器与试剂均为市售商品,均为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获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15g云南普洱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4.0cm,高度为3.0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2.0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1.0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15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40℃,湿度为90%,累积暴晒时长100h,晒至含水量为20%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70℃,时长8h,干燥至含水量为8%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18g云南普洱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4.5cm,高度为3.5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5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2.8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0.7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18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35℃,湿度为85%,累积暴晒时长125h,晒至含水量为15%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63℃,时长12h,干燥至含水量为5%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25g云南普洱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5.0cm,高度为4.0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2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3.0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1.0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25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30℃,湿度为80%,累积暴晒时长150h,晒至含水量为10%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55℃,时长15h,干燥至含水量为3%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15g云南普洱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4.0cm,高度为3.0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2.0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1.0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15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40℃,湿度为90%,累积暴晒时长100h,晒至含水量为20%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70℃,时长8h,干燥至含水量为8%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18g云南普洱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4.5cm,高度为3.5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5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2.8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0.7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18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35℃,湿度为85%,累积暴晒时长125h,晒至含水量为15%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63℃,时长12h,干燥至含水量为5%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原料为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以及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制作过程如下:

s1、配料: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的青绿色茶枝柑、以及准备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其中,每颗新会青绿色茶枝柑配备25g云南普洱熟茶散茶;

s2、预处理:将步骤s1所得的新会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的柑果,直径约5.0cm,高度为4.0cm;然后进行开盖、去除果肉,再进行清洗以去除果肉碎渣,得到柑皮容纳腔及柑皮上盖体,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2h;其中,柑皮容纳腔的高度为3.0cm,柑皮上盖体的高度为1.0cm;

s3、装茶:将步骤s2所得的每一柑皮容纳腔内填充25g步骤s1配备的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再盖上步骤s2所得的柑皮上盖体,即得半成品;

s4、将步骤s3所得半成品均匀平铺于晾晒架上,于阳光直射处自然暴晒,温度为30℃,湿度为80%,累积暴晒时长150h,晒至含水量为10%左右,再放置于远红外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温度为55℃,时长15h,干燥至含水量为3%左右,即得到柑普茶成品。

对比例1

一种传统柑普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柑果,直径约4.0cm,高度为3.0cm;

s2、开盖、去除果肉,再次清洗柑果,去除果肉碎渣,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h。

s3、每柑填充约15g云南普洱生茶散茶,加盖上步骤s2的柑果盖,均匀平铺于架上,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温度为65℃),持续5h。

对比例2

一种传统柑普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采摘新会立秋时分新鲜青绿色茶枝柑,上机清洗,除去柑果表面灰尘等不洁物质,并筛选出外形大小基本一致柑果,直径约4.5cm,高度为3.5cm;

s2、开盖、去除果肉,再次清洗柑果,去除果肉碎渣,并置于自然通风处晾干水分1.5h。

s3、每柑填充约18g云南普洱熟茶散茶,加盖上步骤s2的柑果盖,均匀平铺于架上,置于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温度为70℃),持续4h。

效果试验例

将实施例1-6所制得的柑普茶与对比例1-2所制得的柑普茶对比,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6的柑普茶与对比例1-2的柑普茶对比

由表1可知,实施例1-3所制得的柑普茶,烯烃类、醇类和酮类物质含量较高,且相近,酯类物质较少。烯烃类以柠檬烯、γ-松油烯和环蒜头烯为主,醇类以环氧芳樟醇、α-松油醇等为主,酮类以反式-5,6-环氧-β-紫罗兰酮、紫罗酮、6,10,14-三甲基-2-十五酮等为主,体现的香气类型为果香和木香。

而对比例1所制得的柑普茶,相比于晒干,烘干损失的香气物质更多,醇类、烯烃类含量较高,醇类以环氧芳樟醇、α-萜品醇为主,烯烃类以柠檬烯为主,体现为木香稍带果香。

实施例4-6所制得的柑普茶,烯烃类、醇类和杂氧化合物含量较高,烯烃类以柠檬烯、γ-松油烯、金合欢烯为主,醇类以α-萜品醇为主,杂氧化合物以1,2,3-三甲氧基苯为主,体现为陈香和木香。

而对比例2所制得的柑普茶,普洱熟茶经过渥堆发酵,因此香气物质更加复杂,其中烯烃类、醇类和杂氧化合物含量较高,烯烃类以柠檬烯为主,醇类以α-萜品醇为主,酯类以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为主,杂氧化合物以1,2,3-三甲氧基苯为主,体现为有陈香、木香不明显。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