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4122发布日期:2019-06-29 00:4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



背景技术:

肉松是将肉煮烂,再经烩制、揉搓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贮藏的脱水制品。可用牛肉、鱼肉等生产各种肉松,肉松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按形状分为绒状肉松和粉状(球状)肉松。肉松是大众最喜爱的一类产品。在传统肉松的加工过程中,炒制一般是人工使用大锅等设备进行炒制工作,放辅料、炒制、出料和清洗工作都是分开采用不同设备进行操作,这种炒制方式工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要求,而且人工炒制工作较为辛苦,调味料并不能完全入味,经济效益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该装置可以将炒制过程中的放辅料、炒制、出料和清洗工作连贯执行,节约炒制时间,适用于肉松大量生产工作,而且可以提高调味料的入味效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肉松产品口感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包括炒锅和集料槽,所述的炒锅两侧设有固定架,所述的炒锅中心位置处设有圆形传动件,所述的传动件上方横向连接有转动轴,所述的转动轴上设有调节转盘,所述的调节转盘外侧固定有安装轴,所述的安装轴前后上下四个方向依次设有辅料倾倒板、出料板、清洁板和炒制板,所述的辅料倾倒板内部设有若干个倾斜出料口,所述的倾斜出料口下方均设有挡板,所述的清洁板外围设有清洁垫,所述的炒制板外围设有若干个炒爪,所述的传动件下方设有驱动机箱,所述的驱动机箱内部包括控制器和转动电机,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传动件连接,所述的炒锅底面还设有开关出料门,所述的开关出料门下方设有集料槽。

进一步,所述的辅料倾倒板、出料板、清洁板和炒制板形状轮廓与炒锅锅底形状轮廓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驱动机箱位于炒锅底面下方位置处,所述的驱动机箱外接电源。

进一步,所述的传动件穿过炒锅底部,所述的传动件外围包括卫生密封材料。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转动调节转盘,将炒制板移动到下方位置处,然后在锅内加入肉松原料,在根据肉松原料的量在辅料倾倒板内部加入适量的辅料(液体或小颗粒固定,大颗粒固定可以直接放入炒锅内部),然后通过驱动机箱驱动转动轴转动工作同时抽出辅料倾倒板下方的挡板,开始炒制工作,炒制结束后,停止驱动机箱工作,继续转动调节转盘将出料板移动到下方位置处,再次开启驱动机箱和开关出料门,出料板会将炒锅内部炒制好的肉松推动到开关出料门位置处,然后进入到集料槽内部,出料结束后,停止驱动机箱,将清洁板移动到下方位置处,关闭开关出料门,在锅内倒入清洁剂,启动驱动机箱,开始对炒制后的炒锅进行清洁工作,清洁完成后继续下一次炒制工作。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辅料倾倒板、出料板、清洁板和炒制板集装在安装轴上,实现了放辅料、炒制、出料和清洗工作连贯执行的操作,节约了炒制肉松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适用于大量的肉松生产加工,同时辅料跟随转动落入到锅底内部结合炒爪的炒制,入味更好更彻底,提高肉松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料槽;2、开关出料门;3、转动轴;4、炒锅;5、出料板;6、安装轴;7、清洁板;8、传动件;9、调节转盘;10、辅料倾倒板;11、固定架;12、清洁垫;13、炒制板;14、炒爪;1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肉松加工用炒制装置,包括炒锅4和集料槽1,炒锅4两侧设有固定架11,炒锅4中心位置处设有圆形传动件8,传动件8上方横向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上设有调节转盘9,调节转盘9外侧固定有安装轴6,安装轴6前后上下四个方向依次设有辅料倾倒板10、出料板5、清洁板7和炒制板13,辅料倾倒板10内部设有若干个倾斜出料口,倾斜出料口下方均设有挡板15,清洁板7外围设有清洁垫12,炒制板13外围设有若干个炒爪14,传动件8下方设有驱动机箱,驱动机箱内部包括控制器和转动电机,转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器连接,转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传动件8连接,炒锅4底面还设有开关出料门2,开关出料门2下方设有集料槽1,辅料倾倒板10、出料板5、清洁板7和炒制板13形状轮廓与炒锅4锅底形状轮廓相配合,驱动机箱位于炒锅4底面下方位置处,驱动机箱外接电源,传动件8穿过炒锅4底部,传动件8外围包括卫生密封材料。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