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竹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0537发布日期:2019-07-17 05:10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腐竹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腐竹成型机。



背景技术:

腐竹成型机是根据大豆(黄豆)蛋白质分子加热后形成结膜的原理,把黄豆做成我国传统食品腐竹的机械,利用腐竹成型机生产腐竹,相较于原来的人工生产而言,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对腐竹的生产十分有利。但是目前所使用的腐竹成型机还存在着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所以亟需一种腐竹成型机来进一步提升腐竹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腐竹成型机,以解决目前的腐竹成型机的生产效率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腐竹成型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热水槽、第一传输装置和喷浆管,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面位于热水槽内,且热水槽内的水位与传输面相适配,所述喷浆管的喷浆口指向传输面;

切割组件,所述切割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第一传输装置的出料侧,所述切割组件用于对腐竹进行切割;以及

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机架的出料侧,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用于腐竹成型;

所述热水槽设置为两个,且在机架上呈双层分布,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切割组件、成型组件和喷浆管与热水槽相对应。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电机,两个所述的第一传输装置均包括有第一主动轮,两个所述的第一主动轮同轴连接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有第一传动链条同时套设在第二齿轮和两个第一齿轮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设置于固定架的出料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三主动轮,所述第三主动轮同轴连接设有第三齿轮,位于下侧的第一主动轮同轴连接有副齿,有第二传动链条同时套设在副齿和第三齿轮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热水槽内设有蒸汽管,所述蒸汽管在热水槽内横向呈“s”形设置,所述热水槽的一侧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蒸汽管的进气端与进气口连通,蒸汽管的出气端与出气管相连通;

所述热水槽的另一侧设有补水口,所述补水口高于热水槽内的水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喷浆管包括竖管和横管,所述竖管的下端连通至物料池,所述竖管的上端与横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横管位于第一传输装置的上方,在所述横管的下侧连通设有若干个出料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料管包括固定管和活动管,所述固定管的下端与活动管的上端相连通;

所述固定管的上端与横管的下侧相连通,环绕所述固定管下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管下侧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第一出料口;

环绕所述活动管上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活动管内横向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第二出料口。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固定架上在靠近机架出料侧的一侧设有回收槽,所述回收槽位于第一传输装置出料端的下方,所述回收槽一侧的下端设有出口,所述回收槽的槽底面沿出口的位置向下倾斜。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切割组件包括支撑辊、刀架和切割刀具,所述切割刀具活动连接设置在刀架上,所述刀架固定于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轴承座,所述支撑辊转动连接设置于第一轴承座上,所述切割刀具的切割端与支撑辊紧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切割刀具包括连接杆、连接头、锁紧头、增重块和刀片,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头相连,另一端与增重块相连,所述刀片与增重块同轴相连,所述锁紧头和连接头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锁紧头和连接头之间形成连接刀架的连接孔;

所述连接头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锁紧头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紧贴,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有螺栓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成型组件包括第一支杆、成型杆、第二轴承座、第二支杆和成型槽,所述成型槽呈环形且同轴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杆上,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于固定架上,且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二轴承座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杆固定连接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成型杆竖向设置于第一支杆的上端,且所述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在固定架上沿腐竹传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机架起到固定热水槽、第一传输装置、喷浆管和切割组件的作用,热水槽用于形成腐竹和支撑腐竹的作用,第一传输装置起到运输传递腐竹的作用,实现流水化的生产,喷浆管用于喷浆,使原料喷向第一传输装置上,进而在热水槽和第一传输装置的传输面上形成腐竹,切割组件用于对腐竹进行切割,便于后期的烘干和成型,固定架起到固定成型组件的作用,成型组件用于腐竹成型,将热水槽设置为两个,而剩余的第一传输装置、切割组件和成型组件与热水槽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进而实现两条线路同时加工生产腐竹,提升腐竹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腐竹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电机传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热水槽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热水槽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喷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固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活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回收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支撑辊在第一轴承座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切割刀具在刀架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切割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成型杆在第一支杆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成型槽在第二支杆上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热水槽;3、第一传输装置;4、切割组件;41、支撑辊;42、刀架;43、切割刀具;44、第一轴承座;45、连接杆;46、连接头;47、锁紧头;48、增重块;49、刀片;410、连接孔;411、第一连接板;412、第二连接板;5、固定架;6、成型组件;7、喷浆管;71、竖管;72、横管;73、出料管;74、固定管;75、活动管;76、外螺纹;77、第一挡板;78、第一出料口;79、内螺纹;710、第二挡板;711、第二出料口;8、电机;9、第一主动轮;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二传输装置;13、第三主动轮;14、第三齿轮;15、副齿;16、第二传动链条;17、蒸汽管;18、进气口;19、出气口;20、补水口;21、回收槽;22、出口;23、第一支杆;24、成型杆;25、第二轴承座;26、第二支杆;27、成型槽;28、第一传动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13示出了一种腐竹成型机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作为基础实施例,提供一种腐竹成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热水槽2、第一传输装置3和喷浆管7,所述第一传输装置3的传输面位于热水槽2内,且热水槽2内的水位与传输面相适配,所述喷浆管7的喷浆口指向传输面;

切割组件4,所述切割组件4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第一传输装置3的出料侧,所述切割组件4用于对腐竹进行切割;以及

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设置于机架1的出料侧,所述固定架5上设有成型组件6,所述成型组件6用于腐竹成型;

所述热水槽2设置为两个,且在机架1上呈双层分布,所述第一传输装置3、切割组件4、成型组件6和喷浆管7与热水槽2相对应。

机架1起到固定热水槽2、第一传输装置3、喷浆管7和切割组件4的作用,热水槽2用于形成腐竹和支撑腐竹的作用,第一传输装置3起到运输传递腐竹的作用,实现流水化的生产,喷浆管7用于喷浆,使原料喷向第一传输装置3上,进而在热水槽2和第一传输装置3的传输面上形成腐竹,切割组件4用于对腐竹进行切割,便于后期的烘干和成型,固定架5起到固定成型组件6的作用,成型组件6用于腐竹成型,将热水槽2设置为两个,而剩余的第一传输装置3、切割组件4和成型组件6与热水槽2的位置和数量相适配,进而实现两条线路同时加工生产腐竹,提升腐竹的生产效率。

上下两侧的热水槽2上均设置有多个喷浆管7,具体的可以设置为5个喷浆管7,多个喷浆管7沿着第一传输装置3的传输方向依次均匀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不断的对腐竹进行加厚,提升腐竹的品质和口感。

喷浆管7的喷浆口均指向第一传输装置3的传输面,进而使原料均能落到第一传输装置3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机8,两个所述的第一传输装置3均包括有第一主动轮9,两个所述的第一主动轮9同轴连接设置有第一齿轮10,所述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齿轮11,有第一传动链条28同时套设在第二齿轮11和两个第一齿轮10上。

电机8的工作用于带动第二齿轮11的转动,由于第一传动链条28同时套设在第二齿轮11和两个第一齿轮10上,便可利用第一传动链条28的传动带动两个第一齿轮10转动,进而实现第一主动轮9的转动,从而实现上下两侧的第一传送装置3能同步运动。

便可通过一个电机8实现上下两层的共同运动。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传输装置12,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设置于固定架5的出料侧,所述第二传输装置12包括第三主动轮13,所述第三主动轮13同轴连接设有第三齿轮14,位于下侧的第一主动轮9同轴连接有副齿15,有第二传动链条16同时套设在副齿15和第三齿轮14上。

下侧的第一主动轮9上同轴连接一副齿15,第二传动链条16连接在副齿15和第三齿轮14上,在第一主动轮9转动的同时,副齿15随着第一主动轮9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链条16进行传动,进而实现第三齿轮14的转动,由于第三齿轮14同轴连接设置在第三主动轮13上,便可带动第三主动轮13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第二传动装置12进行传动。

利用一个第二传动装置12用于将上下两侧切割成型后的腐竹进行统一的运输和传送,便于后续的加工。

结合实施例二,便可通过一个电机8,同时带动上下两侧的两个第一主动轮9和第三主动轮13转动,保证电机8的有效输出,方便快捷。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热水槽2内设有蒸汽管17,所述蒸汽管17在热水槽2内横向呈“s”形设置,所述热水槽2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8和出气口19,所述蒸汽管17的进气端与进气口18连通,蒸汽管17的出气端与出气管19相连通;

所述热水槽2的另一侧设有补水口20,所述补水口20高于热水槽2内的水位。

蒸汽管17的进气端与进气口18相连,并且有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管连接至进气口18,从而源源不断的为蒸汽管17内提供蒸汽,进而利用热传递为热水槽2内的水进行加热,保证热水槽2内热水是热水,并且还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进气口18和出气口19起到连通蒸汽管17的作用,保证蒸汽管17能进行正常的进气和出气。

补水口20起到补水的作用,从而保证热水槽2内的水位。

热水槽2内可以设置有水温检测装置,用于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补水口20处可以连通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通过一电磁阀控制开合,而水位检测装置与电磁阀信号连接,在检测到热水槽2内的水位不够时,通过传递信号给电磁阀,使进水管进行进水处理,进而在补水口20处进行补水。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喷浆管7包括竖管71和横管72,所述竖管71的下端连通至物料池,所述竖管71的上端与横管72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横管72位于第一传输装置3的上方,在所述横管72的下侧连通设有若干个出料管73。

竖管71的下端连接至物料池,物料池处的料泵将原料输入进竖管71内,从而运输至横管72中,在横管72的下侧设置若干出料管73,具体可以设置为5个出料管73,原料便可从出料管73喷出,从而喷到第一传输装置3的传输面上,进而形成腐竹。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73包括固定管74和活动管75,所述固定管74的下端与活动管75的上端相连通;

所述固定管74的上端与横管72的下侧相连通,环绕所述固定管74下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76,所述固定管74下侧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挡板77,所述第一挡板77上设有第一出料口78;

环绕所述活动管75上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79,所述内螺纹79与外螺纹76相适配,所述活动管75内横向设有第二挡板710,所述第二挡板710上设有第二出料口711。

固定管74连通在横管72的下侧,活动管75活动连接设置在固定管74上,具体的,在固定管74下端的外侧设置外螺纹76,在活动管75上端的内侧设置内螺纹79,外螺纹76和内螺纹79相适配,通过外螺纹76和内螺纹79的螺纹连接实现活动管75和固定管74的活动相连。

第一挡板77起到遮挡固定管74下侧开口的作用,第一出料口78起到使原料从固定管74漏出的作用,而第二挡板710起到遮挡活动管75上侧开口的作用,第二出料口711起到使原料流进活动管75的作用。

固定管74与活动管75连接时,第一挡板77和第二挡板710紧挨,通过转动活动管75,便可调节第一出料口78和第二出料口71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控制出料的速度,进而控制腐竹的厚度。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5上在靠近机架1出料侧的一侧设有回收槽21,所述回收槽21位于第一传输装置3出料端的下方,所述回收槽21一侧的下端设有出口22,所述回收槽21的槽底面沿出口22的位置向下倾斜。

回收槽21固定在固定架5上,并且位于第一传输装置3的出料端的下侧,回收槽21用于回收部分未形成腐竹的原料,起到回收利用的作用,可以避免原料的浪费。

在回收槽21一侧的下端设置出口22,回收槽21的槽底朝出口22的方向向下倾斜,可以使回收槽21内回收到的原料从出口22排出,从而进行收集。

回收槽21也设置为两个,两个回收槽21的位置与两个第一传输装置3的位置相适配。

回收槽21的出口22处连通有回收管,回收管连接至一原料回收箱中,进而实现原料回收后的储藏和保证良好的后续处理。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七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切割组件4包括支撑辊41、刀架42和切割刀具43,所述切割刀具43活动连接设置在刀架42上,所述刀架42固定于机架1上,所述机架1上设有第一轴承座44,所述支撑辊41转动连接设置于第一轴承座44上,所述切割刀具43的切割端与支撑辊41紧挨。

将第一运输装置3上制备好的腐竹通过手工作业拉到支撑辊41上,然后使切割刀具43的切割端紧挨在支撑辊41上,便可利用切割刀具43持续对腐竹进行切割。

刀架42设置于机架1上,起到固定切割刀具43的作用。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切割刀具43包括连接杆45、连接头46、锁紧头47、增重块48和刀片49,所述连接杆45的一端与连接头46相连,另一端与增重块48相连,所述刀片49与增重块48同轴相连,所述锁紧头47和连接头46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锁紧头47和连接头46之间形成连接刀架42的连接孔410;

所述连接头46的外侧设有第一连接板411,所述第一连接板41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锁紧头47的外侧设有第二连接板412,所述第二连接板412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连接板411和第二连接板412紧贴,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位置相对应,有螺栓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

将切割刀具43具体设置为连接杆45、连接头46、锁紧头47、增重块48和刀片49,连接头46和锁紧头47之间的连接孔410起到连接刀架42的作用,而通过连接头46和锁紧头47来连接刀架42,可以实现切割刀具43与刀架4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并且便于切割刀架43位置的调节。

连接杆45起到连接连接头46和增重块48的作用,而增重块48一方面起到连接刀片49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增重的作用,使刀片49能与支撑辊41的上侧紧挨,刀片49起到切割腐竹的作用。

连接头46和锁紧头47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411和第二连接板412进行连接,具体的,在第一连接板411上设置第一螺纹孔,在第二连接板412上设置第二螺纹孔,使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再利用一螺栓依次拧进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实现第一连接板411和第二连接板412之间的连接,进而实现连接头46和锁紧头47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实施例十:

本实施例在前述实施例九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进一步的,所述成型组件6包括第一支杆23、成型杆24、第二轴承座25、第二支杆26和成型槽27,所述成型槽27呈环形且同轴连接设置于第二支杆26上,所述第二轴承座25设置于固定架5上,且所述第二支杆26与第二轴承座25转动相连,所述第一支杆23固定连接设置于固定架5上,所述成型杆24竖向设置于第一支杆23的上端,且所述第一支杆23和第二支杆26在固定架5上沿腐竹传动的方向依次设置。

第一支杆23设置在固定架5上,起到支撑成型杆24的作用,成型杆24用于对腐竹进行初步成型并分隔切割后的腐竹,第二轴承座25设置在固定架5上并起到连接第二支杆26的作用,第二支杆26用于练级成型槽27,成型槽27用于对腐竹进行二次成型,保证腐竹的美观。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