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32807发布日期:2019-12-17 20:46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加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饲料的概念是近十几年才提出的,对其定义和内涵的认识随着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广义上,生物饲料应该包括除人工合成的添加剂以外的所有饲料或原料。早期有人提出生物饲料应包括一些新型的蛋白和能量饲料来源,如秸秆、羽毛、昆虫蛋白等。所说的生物饲料一般是指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高新技术为手段,利用微生物工程发酵开发的新型饲料资源和饲料添加剂。

现有技术中生物饲料大多是由多种原料混合加工而成,但传统的加工设备需要人工控量投料,一方面浪费了劳动力,另一方面无法自动上料,设备的配合度较低,效率较低,效果较差,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加工设备需要人工控量投料,一方面浪费了劳动力,另一方面无法自动上料,设备的配合度较低,效率较低,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加工箱、底座、支脚、电动机、外保护壳、上料口、导料口、搅拌轴和搅拌叶,所述底座设置在加工箱下端面,所述电动机设置在底座内部底端面,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在加工箱内部,所述搅拌叶设置在搅拌轴,所述支脚设置在底座下端面,所述外保护壳设置在底座和加工箱右端,所述上料口开设于外保护壳顶端面右侧,所述外保护壳通过导料口与加工箱内部连接,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从动辊轴、传动皮带、阻料凸块、主动辊轴、传动轴、蜗杆和涡轮,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均转动连接在外保护壳内部上侧,且主动辊轴位于从动辊轴右侧,所述传动皮带包裹于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外表面,所述阻料凸块设置在传动皮带外表面,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外保护壳内部下侧,所述蜗杆转动连接在底座内部,且蜗杆与电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延伸至加工箱内部,与搅拌轴传动连接,所述涡轮转动连接在底座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涡轮与蜗杆相啮合,所述涡轮通过传动带与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通过同步带与主动辊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设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脚分别设置在底座下端面四个棱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叶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搅拌叶呈环形等距排布于搅拌轴环形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加工箱左端面铰接有出料门。

进一步地,所述阻料凸块设有六组,六组所述阻料凸块等距排布于传动皮带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从动辊轴、传动皮带、阻料凸块、主动辊轴、同步带、传动轴、传动带、蜗杆和涡轮,该设计利用加工设备本身的电机进行驱动的传动,节约了电能,缩减了生产成本,可利用设备自动控料上料,提升了加工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加工箱;2.底座;3.支脚;4.电动机;5.外保护壳;6.自动上料机构;7.上料口;8.导料口;9.搅拌轴;10.搅拌叶;61.从动辊轴;62.传动皮带;63.阻料凸块;64.主动辊轴;65.同步带;66.传动轴;67.传动带;68.蜗杆;69.涡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拥有自动上料功能的复合多维生物饲料加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和自动上料机构6,装置主体包括加工箱1、底座2、支脚3、电动机4、外保护壳5、上料口7、导料口8、搅拌轴9和搅拌叶10,底座2设置在加工箱1下端面,电动机4设置在底座2内部底端面,搅拌轴9转动连接在加工箱1内部,搅拌叶10设置在搅拌轴9,支脚3设置在底座2下端面,外保护壳5设置在底座2和加工箱1右端,上料口7开设于外保护壳5顶端面右侧,外保护壳5通过导料口8与加工箱1内部连接。

自动上料机构6包括从动辊轴61、传动皮带62、阻料凸块63、主动辊轴64、传动轴66、蜗杆68和涡轮69,主动辊轴64和从动辊轴61均转动连接在外保护壳5内部上侧,且主动辊轴64位于从动辊轴61右侧,传动皮带62包裹于主动辊轴64和从动辊轴61外表面,阻料凸块63设置在传动皮带62外表面,传动轴66转动连接在外保护壳5内部下侧,蜗杆68转动连接在底座2内部,且蜗杆68与电动机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延伸至加工箱1内部,与搅拌轴9传动连接,涡轮69转动连接在底座2内部,该设计利用加工设备本身的电机进行驱动的传动,节约了电能,缩减了生产成本,可利用设备自动控料上料,提升了加工效果,提高了加工效率。

涡轮69与蜗杆68相啮合,涡轮69通过传动带67与传动轴66传动连接,传动轴66通过同步带65与主动辊轴64传动连接,支脚3设有四个,四个支脚3分别设置在底座2下端面四个棱角处,搅拌叶10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搅拌叶10呈环形等距排布于搅拌轴9环形侧面,加工箱1左端面铰接有出料门,阻料凸块63设有六组,六组阻料凸块63等距排布于传动皮带62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将物料从上料口7投入外保护壳5内部,运行电动机4,电动机4的输出端转动带动蜗杆68转动,蜗杆68带动搅拌轴9和涡轮69转动,涡轮69通过传动带67带动传动轴66转动,传动轴66通过同步带65带动主动辊轴64转动,主动辊轴64通过传动皮带62带动从动辊轴61转动,传动皮带62带动物料向左移动,并从导料口8进入加工箱1内部,搅拌轴9带动搅拌叶10转动,搅拌叶10对物料进行混合加工,同时,传动皮带62带动阻料凸块63移动,当阻料凸块63与上料口7底端贴合时,物料会留在上料口7内部,直至阻料凸块63与上料口7分离,物料落至传动皮带62上,再从导料口8进入加工箱1内部,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加工设备需要人工控量投料,一方面浪费了劳动力,另一方面无法自动上料,设备的配合度较低,效率较低,效果较差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