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醒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9286发布日期:2020-05-15 15:27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醒发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发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醒发箱。



背景技术:

醒发箱是根据发酵原理和要求而设计的电热产品,它是利用雾化结构产生雾气,利用电热管加热雾气,使之产生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最合适发酵环境,从而提高发酵食品的生产质量,通常雾化结构包括雾化水箱和活动放置于雾化水箱中的雾化器,利用雾化器对雾化水箱中的水进行雾化处理。

现有醒发箱中的雾化水箱一般固定于醒发箱内部,普通使用者难以将其取出清洗,而雾化水箱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滋生不良微生物,使得置于醒发箱内的发酵食品极易产生不良发酵,甚至产生有毒有害代谢产物,不利于醒发箱的清洁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将雾化水箱取出清洗的新型醒发箱。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醒发箱,包括内胆组件和与内胆组件的前、后、左、右和上部依次连接的拉门组件、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顶板与内胆组件组合后形成u形空腔;内胆组件包括内胆、内胆后板和设于内胆内部的层架,还包括与内胆前端固定连接的门体固定架和与内胆底端固定连接的箱体底板;内胆后板靠近后侧板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循环风扇、发热管和雾化结构;雾化结构包括活动水箱和设于活动水箱内的雾化器。

进一步地,内胆后板由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组成,下活动板的顶端与上固定板卡接,下活动板的底端与内胆铰接;下活动板以下活动板与内胆的铰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下活动板转动后使得内胆与u形空腔相连通;内胆后板通过上固定板固定于内胆后部,内胆后板通过下活动板与u形空腔连通。

进一步地,下活动板上设有拉环孔。

进一步地,内胆后板的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在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呈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层架的两侧对称设有凸起,所述层架通过凸起与内胆卡接;所述凸起的端部呈圆弧状。

进一步地,门体固定架的一侧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固定件,所述拉门组件的一侧通过固定件与门体固定架转动连接;拉门组件的另一侧设有拉槽,所述拉槽设于拉门组件侧面的上部。

进一步地,拉门组件上设有与内胆相匹配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由两层耐高温玻璃组成,两层耐高温玻璃之间存在空隙,且两层耐高温玻璃之间的空隙呈近真空状态。

进一步地,箱体底板的底面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于底板底面的四个顶角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内胆后部设置能够活动的内胆后板,内胆后板由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组成,下活动板的顶端与上固定板卡接,下活动板的底端与内胆铰接,洗活动板以铰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以打开下活动板,使得内胆与u形空腔相连通,便于通过内胆将设于u形空腔中活动水箱取出清洗。

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下活动板上设置拉环孔,便于打开下活动板;同时,在发酵过程中,便于活动水箱中产生的水雾通过拉环孔进入内胆中,提高内胆内的空气湿度。

3.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内胆后板的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上均设有通孔,且通孔在上固定板和下活动板呈均匀分布,便于活动水箱中产生的水雾通过通孔进入内胆中,提高内胆内的空气湿度,采用在内胆后板上下均设置通孔的方式,便于水雾在防水循环风扇的作用下,实现水雾的流动和循环,使得水雾均匀分散于内胆内,提高水雾的利用效率。

4.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层架的两侧对称设置圆弧状凸起,便于层架与内胆卡接,同时,凸起的端部采用圆弧形凸起,避免在端部为尖锐角而产生使用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拉门组件上设置拉槽,拉槽隐藏于拉门组件一侧内部,相对于现有设于外部的开门把手,能够有效方式儿童误开,并且具有美观性。

6.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拉门组件上设置观察窗,便于对内胆内的发酵状态进行实时观察;采用耐高温玻璃作为观察窗,且两层耐高温玻璃之间的空隙呈仅真空状态,具有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通过观察窗散发,造成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

7.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箱体底板的底面设置万向轮,便于对醒发箱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胆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胆组件;2、拉门组件;21、拉槽;22、观察窗;3、后侧板;4、左侧板;5、右侧板;6、顶板;7、内胆后板;71、上固定板;72、下活动板;721、拉环孔;73、通孔;8、层架;81、凸起;9、门体固定架;91、固定件;10、箱体底板;11、防水循环风扇;12、发热管;13、活动水箱;14、雾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醒发箱,包括内胆组件1和与内胆组件1的前、后、左、右和上部依次连接的拉门组件2、后侧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顶板6,左侧板4、右侧板5、后侧板3和顶板6与内胆组件1组合后形成u形空腔,该u形空腔用于存储雾化结构产生的雾气,通过防水循环风扇11实现u形空腔内存储的雾气在内胆和u形空腔中循环,有利于提高雾气的利用率。

内胆组件1包括内胆、内胆后板7和设于内胆内部的层架8,还包括与内胆前端固定连接的门体固定架9和与内胆底端固定连接的箱体底板10;内胆后板7由上固定板71和下活动板72组成,下活动板72的顶端与上固定板71卡接,下活动板72的底端与内胆铰接;下活动板72以下活动板72与内胆的铰接处为轴心进行转动,下活动板72转动后使得内胆与u形空腔结构相连通;内胆后板7通过上固定板71固定于内胆后部,内胆后板7通过下活动板72与u形空腔连通。

在发酵的过程中,下活动板72与上固定板71扣合,将内胆与u形空腔隔离,通过设于上固定板71和下活动板72上的通孔73使得内胆与u形空腔进行雾气流动;采用在上固定板71的上部以及下活动板72的下部均匀设置通孔73,且内胆后板7靠近后侧板3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循环风扇11、发热管12和雾化结构,即防水循环风扇11设于上固定板71处,雾化结构设于下活动板72处,雾化结构产的水雾在防水循环风扇11的作用下,实现水雾从下活动板72上的通孔73进入内胆,再从上固定板71的通孔73进入u形空腔,实现水雾的循环流动。在雾化结构的上部设置发热管12,实现对水雾进行加热处理,满足不同发酵对温度需求。

本实用新型中的雾化结构包括包括活动水箱13和设于活动水箱13内的雾化器14,雾化器14通过电线固定于后侧板3上,雾化器14在自然垂落状态时与活动水箱13的底部接触。

在发酵结束后,通过设置在下活动板72上的拉环孔721打开下活动板72,实现内胆与u形空腔的连通,通过内胆将活动水箱13取出,将活动水箱13中未用完的水倒出或将活动水箱13取出进行清洗后再使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层架8两侧对称设有凸起81,层架8通过凸起81与内胆卡接;凸起81的端部呈圆弧状,避免在端部为尖锐角而产生使用安全隐患。

另外,门体固定架9的一侧上下两端对称设有固定件91,所述拉门组件2的一侧通过固定件91与门体固定架9转动连接;拉门组件2的另一侧设有拉槽21,所述拉槽21设于拉门组件2侧面的上部,相对于现有设于外部的开门把手,能够有效方式儿童误开,并且具有美观性。

此外,拉门组件2上设有与内胆相匹配的观察窗22,便于对内胆内的发酵状态进行实时观察;所述观察窗22由两层耐高温玻璃组成,两层耐高温玻璃之间存在空隙,且两层耐高温玻璃之间的空隙呈近真空状态,使得观察窗22具有隔热的作用,防止热量通过观察窗22散发而造成一定的使用安全隐患。

箱体底板10的底面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设于底板底面的四个顶角处,便于对醒发箱进行移动。譬如在发酵结束后,需要将发酵好的面包胚置于烤箱中进行烘烤,相对于将单个烤盘从发酵箱转移至烤箱的方式,先将发酵箱移动至烤箱附近再将烤盘转移至烤箱中,省时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内胆后板7进行改进,在发酵结束后,便于使用者通过内胆将置于发酵箱内部的活动水箱13取出清洗,提高本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清洁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