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供浆式锅台及使用该锅台的油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5127发布日期:2020-04-28 20:04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自动供浆式锅台及使用该锅台的油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制品的及时锅台,特别涉及一种自动供浆式锅台,以及使用该锅台的油皮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件“用于油皮自动起皮的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全自动油皮机”,专利申请号2015108396957,公开日2016年2月3日,公开了一种采用钢丝进行循环起皮、输送烘干的设备。烘干完成后的油皮通过利用与钢丝绳相贴合的切刀实现将烘干后的油皮与钢丝分离,以便于钢丝绳进入下一循环实现再次起皮。

油皮在在生成时需要在锅台内形成一层凝固的膜,油皮生产的过程就是豆浆不断起膜的过程,因此在油皮生产线中,为维持不断的生产需要不断的补充豆浆,传统的供浆方法在面对多个豆浆容器时,各容器内的豆浆很难保持统一的水平高度,豆浆溶液难以保持统一水平高度的情况下,造成起皮动作无法保持统一;另传统的豆浆补充设备结构复杂,对于后续的维护和使用造成较多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首先就是提供一种易于浆液补充且后续补充,易于维护统一液面,且结构易于维护的自动供浆的锅台。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安装多个容器的锅台,所述容器成直线相邻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锅台间设有相互连通的细缝,所述容器形成的阵列的首端、末端的细缝处设有用于封堵细缝的弹性件,还包括用于供浆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沿容器阵列排布方向铺设,各所述容器分别对应于独立位于管路上的至少一喷嘴,所述管路的中部连通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连通供液泵。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台上布置多条并列设置的有多个容器形成的线型阵列,所述供液管路位于容器形成的线型阵列之间或容器形成阵列的一侧。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多个供液管路于中部连通,并连通进液管道。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采用夹扣式万向喷嘴。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采用弹性硅胶制成,所述弹性件与容器上边沿齐平。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台包括外部的壳体,所述容器包括一整体的锅底部,还包括固定位于锅底部上方的围栏,还包括与围栏一体成型的面板部,所述面板与围栏所形成的表面均涂设由特氟龙涂层形成的不粘层。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容器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铺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气口、出气口贯穿露出于所述外壳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油皮机,提供一种浆液补充迅速,各容器可始终保持统一起皮的油皮机。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盛放豆浆并形成油皮的锅台,所述容器成直线相邻排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锅台间设有相互连通的细缝,所述容器形成的阵列的首端、末端的细缝处设有用于封堵细缝的弹性件,还包括用于供浆的供液管路,所述供液管路沿容器阵列排布方向铺设,各所述容器分别对应于独立位于管路上的至少一喷嘴,所述管路的中部连通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连通供液泵。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油皮机还包括位于锅台上方的长条形挑架,所述挑架分别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挑架上下移动,所述挑架包括用于输送绳传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输送绳沿锅台长度方向移动的主动轮、从动轮。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绳自锅台一端延伸至所述烘干装置,所述输送绳部分位于两所述箱体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进行补充浆液时,由于各容器相互连通,溶液可通过细缝始终保持同一高度,而且锅底部采用平整度较高整体结构,能够始终保持挑架统一起皮;在补充浆液时,各容器对应的喷嘴可自由调整喷嘴方向,如利用相对的喷嘴实现防止由于浆液补充时产生的旋转,是的浆液较迅速的实现平缓,进而缩短浆液的油皮的生成时间,而且多个设置的万向喷头在进行调节流速以及提供了冗余备用,避免由于单个喷嘴出现问题时,浆液供续时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锅台其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使用上述锅台的油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和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构思,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以下具体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作出限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本申请文件所记载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跟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替换和规避也应当被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或不应当取得授权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包括用于安装多个容器200的锅台100,锅台100的作用是提供浆液生成油皮的容器200,并在上述过程中保持浆液的温度,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容器200相邻排列形成直线阵列,而多个直线阵列可并列放置,以实现油皮的高效生产。同一直线阵列的所述容器200成直线相邻排布,且相邻锅台100间设有相互连通的细缝201,在各容器200形成的直线阵列的首端、末端容器200端部,与细缝201正对处同样设有细缝201,且该细缝201处设有用于封堵细缝201的弹性件202,该弹性件202采用与容器200上边沿的弹性硅胶制成,方便挑架沿细缝201下落至细缝201底部,以便于实现将形成的油皮抬升挑起。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供液管路300紧贴锅台10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且对于各容器200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或者多个夹扣式万向喷嘴400,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两相邻布置的多个容器200形成的直线阵列之间布置单个供液管路300,同时各直线阵列的外侧同时布置单个的供液管路300,位于中间位置的供液管路300同时设有对应于两侧容器200的喷嘴400,夹扣式万向喷嘴400直接通过弹性卡箍与供液管连接,且连接和维护方便,而且可通过调节盖帽调节其流速,同时单个容器200对应的万向喷嘴400可通过调节喷头的朝向和流速避免容器200内在补充浆液时扰动过大,以缩短油皮的凝结时间。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在供液管路300的中部连通进液管道500,所述进液管道500连通供液泵,通过供液泵将浆液输送至供液管路300中。

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锅台100包括外部的壳体101和位于壳体下方的支撑桁架102,所述壳体101与容器200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夹层内铺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进气口、出气口贯穿露出于所述外壳处,所述容器200包括一整体的锅底部203,还包括固定位于锅底部203上方的围栏204,还包括与围栏204一体成型的面板部205,所述面板与围栏204所形成的表面均涂设由特氟龙涂层形成的不粘层。具体而言锅底部上方通过设置一体的围栏、面板形成多个容器阵列排布的结构,同时容器与壳体之间设置夹层,夹层用于排布蒸汽管路,同时为了自动控制浆液的温度,设置温度控制器,根据温度控制器设置设定温度,温度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蒸汽管路上的电磁式电磁阀,实现对蒸汽进入的控制,进而实现温度的调控。

在使用时与用于产生油皮的锅台100部分配合形成自油皮生成至烘干分离的生产线,即油皮机,使用时包括用于盛放豆浆并形成油皮的锅台100和与锅台100成直线分布的油皮烘干装置,油皮机还包括位于锅台100上方的挑架,挑架还配合设有支撑架,挑架分别连接有升降机构,支撑架用于提供升降机构的安装,而挑架直接与升降机构的运动件直接连接,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挑架上下移动,挑架包括用于输送绳传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用于带动输送绳沿锅台100长度方向移动的主动轮、从动轮。

沿锅台100两侧及烘干装置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支撑架,各支撑架分别配合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作用于挑架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挑架上升或者下降,该所述升降机构可通过齿轮齿条机构、丝杠传动、皮带输送等现有的直线运动输出结构来实现,挑架下降时沿槽体和细缝201下压并位于豆浆液面之下,豆浆产生油膜后控制升降机构带动挑架上上升,实现油膜的起皮动作,一次同时实现多个容器200的起皮动作,在具体使用上述发明时,升降机构可利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如plc或者单片机进行自动化控制,其上升和下降的间隔可在程序进行预设,满足其油膜形成时间的需求。

上述发明在使用时,挑架中包含输送绳,所述输送绳采用环形钢丝绳,挑架上设有与环形钢丝绳配合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主动轮通过电机进行驱动,实现油皮的输送,环形的钢丝绳通过挑架上的主动轮带动钢丝绳向油皮的输送方向移动,实现油皮自锅台100上方至烘干装置的移动,当油皮到达烘干装置指定位置后,烘干装置对油皮进行烘干过程,并达到设定时间,当时间满足后,主动轮再次带动油皮移动,通过与钢丝绳贴合的切刀实现烘干后油皮的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进行补充浆液时,由于各容器相互连通,溶液可通过细缝始终保持同一高度,而且锅底部采用平整度较高整体结构,能够始终保持挑架统一起皮;在补充浆液时,各容器对应的喷嘴可自由调整喷嘴方向,如利用相对的喷嘴实现防止由于浆液补充时产生的旋转,是的浆液较迅速的实现平缓,进而缩短浆液的油皮的生成时间,而且多个设置的万向喷头在进行调节流速以及提供了冗余备用,避免由于单个喷嘴出现问题时,浆液供续时出现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