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师机发酵用盆、底座及厨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7837发布日期:2021-02-20 16: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师机发酵用盆、底座及厨师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师机发酵用盆,还涉及一种厨师机发酵用底座及厨师机。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4和图5所示,为现有厨师机,使用厨师机可以处理不同食材,需要的环境温度不同,有些食材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搅拌,在不同温度下搅拌,食物的内部结构会不同;有些食材完成搅拌后,需要在恒定的温度下静置,在静置的过程中,食材的结构会发生质变。如厨师机揉好面团后,不用取出面团,不用倒盆面团在盆里直接发酵。厨师机自带调温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加厨师机的使用场景,减少配件的产生。但是现有厨师机的盆本体 11底部为了放置可靠,设有一个密封台31,密封台31与盆本体11底部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的夹层,厨师机加热时,加热的座本体21不能够与盆本体11直接接触,一方面导致热量损失,另一方面导致食材受热不均匀,发酵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与底座相吻合,没有空气夹层,大大减少热量损失,增大接触面积,保证食材受热均匀,能够将厨师机的热量传递到盆,满足食材对温度的热需求,用户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的厨师机发酵用盆。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师机发酵用盆,包括盆本体,所述盆本体的底部的外侧下方设有支撑圈,所述盆本体位于所述支撑圈内的部分形成受热部。
[000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受热部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凸向下部弧形设置。
[0006]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圈的外侧设有突出设置的卡位件。
[000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与厨师机发酵用盆配套的一种厨师机发酵用底座。
[0008]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师机发酵用底座,包括座本体,所述座本体上开设有盆体连接槽,所述座本体位于所述盆体连接槽内的部分形成导热部。
[0009]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部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凹向下部弧形设置。
[001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盆体连接槽内设有卡位槽。
[0011]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热部的下方设有用于加热所述导热部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均匀布置在所述导热部的下表面。
[00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盆和底座的一种厨师机。
[001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厨师机,包括上述盆和底座,盆活动放置与底座上,支撑圈与盆体连接槽可拆卸连接,所述受热部与所述导热部的形状一致且能够贴合。
[0014]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受热部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凸向下部弧形设置;所述导热部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凹向下部弧形设置。
[001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上述的底座,卡位件与卡位槽活动配合连接。
[0016]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盆放置与底座上,支撑圈活动与盆体连接槽连接,盆本体的底部的弧形设置与传热台的弧形设置相一致。厨师机搅拌完成后静置,由于盆本体的底部与传热台能够近距离接触,厨师机加热时,能够将厨师机的热量直接传递到盆本体,可以保持盆本体温度恒定,满足食材对温度的热需求。
[0017]
本实用新型盆能够与底座相吻合,没有空气夹层,大大减少热量损失,增大接触面积,保证食材受热均匀,能够将厨师机的热量传递到盆,满足食材对温度的热需求,用户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8]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在厨师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现有技术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11-盆本体;12-支撑圈;13-受热部;14-卡位件;21-座本体;22
-ꢀ
盆体连接槽;23-导热部;24-卡位槽;31-密封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26]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7]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厨师机发酵用盆,包括盆本体11,盆本体 11的底部的外侧下方设有支撑圈12,盆本体11位于支撑圈12内的部分形成受热部13。
[0028]
一种厨师机发酵用底座,包括座本体21,座本体21上开设有盆体连接槽 22,座本体21位于盆体连接槽22内的部分形成导热部23。
[0029]
一种厨师机,包括盆和底座,盆活动放置与底座上,支撑圈12与盆体连接槽22可拆卸连接,受热部13与导热部23的形状一致且能够贴合。
[0030]
工作时,盆放置与底座上,支撑圈12活动与盆体连接槽22连接,厨师机搅拌完成后静置待发酵,由于受热部13与导热部23的形状一致且能够贴合,厨师机加热时,能够将厨师机的热量直接传递到盆本体11,避免热量的损失,而且可以保持盆本体11温度恒定,保证食
材受热均匀,满足食材对温度的热需求。
[0031]
受热部13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凸向下部弧形设置;导热部 23的外周位置与中心位置之间部分为凹向下部弧形设置。上述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厨师机工作头的行星运动轨迹,避免搅拌时食材堆积搅拌不均匀的问题。
[0032]
支撑圈12的外侧设有突出设置的卡位件14;盆体连接槽22内设有卡位槽 24;卡位件14与卡位槽24活动配合连接。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工作时盆本体11的晃动。
[0033]
导热部23的下方设有用于加热导热部23的加热件;加热件均匀布置在导热部23的下表面。加热件可以为加热管,加热管电气控制部分为厨师机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34]
本实施例盆能够与底座相吻合,没有空气夹层,大大减少热量损失,增大接触面积,能够将厨师机的热量传递到盆,保证食材受热均匀,满足食材对温度的热需求,用户操作简单,提高了用户体验。
[0035]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