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11756发布日期:2021-04-16 13:49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背景技术:

2.螺蛳粉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诞生于广西柳州的一种街头小吃。螺蛳与猪骨熬成的汤鲜美绝伦,配上滇桂一带久负盛名的米粉,以及炸花生、辣椒、木耳、酸笋等调味品,使得这种食物集酸、辣、香、鲜于一身。螺蛳粉独特的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迅速风靡全国。2019年为柳州创造产值70亿元,2022年预估产值将达到200亿的产值。如何在发展工业化、规模化预包装方便螺蛳粉的同时还能真正还原出地道的广西螺蛳粉特色风味是目前重点研究的方向。
3.微胶囊包埋螺蛳粉香精不仅能全面改善螺蛳粉底料的香气与口感,且耐温性极好,经长时间的高温敖煮香气基本没损失,能很好地解决各螺蛳粉企业所面临的难点,适合螺蛳行业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值得大力发展的产品。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相似的、能全面提升螺蛳粉底味与香气的香精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其能够还原出螺蛳粉独特的香气与鲜味,适用于作为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及火锅汤料等的调味原料。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酶解:a.精选石螺或田螺的螺肉,清洗干净,经微波处理进行螺肉的杀菌及生香;b. 在螺肉中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采用胶体磨磨成细浆液;c. 在所得细浆液中加入复合蛋白水解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酶解;d. 酶解完成后经200目筛过滤,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处理,得到螺肉酶解汁;2)香辛油的提取:a. 将辣椒、八角、山奈、桂皮、肉豆蔻、草果、丁香、罗汉果、香茅草于120℃炒锅中炒干炒香,备用;b. 另起锅,加入花生油,先升温到120℃,然后加入炒干好的物料,混匀后保温提取45分钟;c. 提取结束后冷却,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02wt%的维生素e,混匀,得香辛油;3)美拉德反应:在配料锅中加入步骤1)制备好的螺肉酶解汁、步骤2)制备好的香辛油与盐、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甘氨酸、l

丙氨酸、冰糖、酵母提取物、水解植物蛋白液于95

98℃反应2小时;4)螺蛳香精的调配:将螺蛳香基与辛癸酸甘油酯按重量百分数之比为(1

10):
(90

99)混合配制成螺蛳香精;5)微胶囊包埋:在配料锅中将步骤3)所得反应料、步骤4)所得螺蛳香精与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同加热到95℃,25rpm搅拌速度下保持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均质、乳化、包埋,再进行雾化喷粉,制得所述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6.步骤1)中所述微波处理的温度为105

120℃;所用复合蛋白水解酶和风味蛋白酶的重量比为1:2;其中,所述复合蛋白水解酶是由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构成,各成分用量均为细浆液重量的0.1

0.5%;所述酶解的温度为50

55℃,时间为3

5小时。
7.步骤2)中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花生油80

100份、辣椒5

10份、八角1

5份、山奈1

5份、桂皮0.5

2份、肉豆蔻0.5

2份、草果0.5

2份、丁香0.1

1份、罗汉果0.1

2份、香茅草0.1

1份。
8.步骤3)中所用各物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螺肉酶解汁55

70%、香辛油10

30%、盐5

10%、味精1

5%、呈味核苷酸二钠0.1

1%、甘氨酸0.1

1%、l

丙氨酸0.1

1%、冰糖1

5%、酵母提取物0.5

3%、水解植物蛋白液0.5

3%,其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9.步骤4)所述螺蛳香基由熟螺肉特征香基、螺蛳味香基、香辛味香基、油脂香基、烘烤香基、焦甜香基混合构成;其中,所述熟螺肉特征香基是由二甲基硫醚0.1

1重量份、硫噻唑0.1

0.5重量份、2

甲基
‑3‑
呋喃硫醇0.1

0.5重量份、双(2

甲基
‑3‑
呋喃基)二硫醚0.1

0.5重量份、3

甲硫基丙醛0.01

0.2重量份、二甲基亚砜1

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0

25%;所述螺蛳味香基是由三甲胺(使用浓度30%)0.01

1重量份、吡啶0.01

1重量份、四氢吡咯0.1

1重量份、2

乙酰基吡啶0.01

1重量份、1

辛烯
‑3‑
醇0.01

0.5重量份、反,反

2,4

庚二烯醛0.01

0.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5

30%;所述香辛味香基是由丁香油树脂0.01

0.2重量份、八角油树脂0.01

0.5重量份、桂皮油树脂0.01

0.5重量份、肉豆蔻油树脂0.01

0.5重量份、山奈油树脂0.01

0.5重量份、辣椒油树脂0.01

1重量份、大豆油1

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0

25%;所述油脂香基是由反,反

2.4

癸二烯醛0.01

0.5重量份、油酸乙酯0.1

0.5重量份、辛酸乙酯0.1

0.5重量份、十六酸乙酯0.05

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0

15%;所述烘烤香基是由2

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2,3

二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2,3,5三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0

15%;所述焦甜香基是由麦芽酚0.1

2重量份、乙基麦芽酚0.1

2重量份、呋喃酮0.1

2重量份、呋喃酮甲醚0.1

2重量份、面包酮0.1

2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

5%。
10.步骤5)中所用各物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反应料40

60%、螺蛳香精1

15%、麦芽糊精20

4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1

10%,其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所述雾化喷粉的进风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雾化频率为30

35rpm。
11.本发明的显著优势在于:(1)本发明在酶解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可获得2

10个片段的氨基酸小肽,其耐温性好,于175℃蒸煮2小时鲜味基本不流失,可解决传统呈味核甘酸二钠、味精鲜味不稳定的缺点,增加螺蛳粉汤底的回味与醇厚味的丰满感,同时,经试验发现,其与味精共用可较味精与呈味核甘酸二钠共用呈现更好的提鲜效果,其还可突显辣椒、八角等香辛料辣味的爆发感,极大激发螺蛳粉风味的冲击感与强烈的记忆感。
12.(2)本发明通过对螺肉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并分类配制出螺肉香基、螺蛳味香基、香辛味香基、油脂香基、烘烤香基、焦甜香基,其可较为完整的还原螺肉的香气,从而可使所得香精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螺蛳粉的原有风味。
13.(3)本发明制备的微胶囊包埋螺蛳粉香精不仅能良好还原螺蛳粉独特的香气与鲜味,且具有耐温耐煮的特性,可广泛用作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及火锅汤料等的调味原料。因此,本发明微胶囊包埋螺蛳粉香精的生产将推动螺蛳粉产业的整体升级换代,实现整个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化方向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4.总之,本发明在酶解的过程中增加了纳滤工艺,可很好的截留适宜分子量的螺肉酶解液多肽,使得螺肉的回味与鲜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截留的多肽物质与氨基酸反应后经调香包埋喷雾处理后,可使螺肉的香气与口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包埋处理中乳化淀粉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使用,也可促使产品具有更佳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15.一种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酶解:a.精选石螺或田螺的螺肉,清洗干净,于105

120℃条件下以0.8

1.5m/分钟的传送速率送入功率为30kw的六组密闭微波干燥线箱体中进行微波处理,以实现螺肉的杀菌及生香;b. 在螺肉中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采用胶体磨磨成细浆液;c. 在所得细浆液中加入0.1

0.5wt%木瓜蛋白酶、0.1

0.5wt%中性蛋白酶、0.1

0.5wt%胰蛋白酶、0.6

3wt%风味蛋白酶,于50

55℃酶解3

5小时,再升温到100℃保持30分钟进行灭酶处理,然最后降温到60℃;d. 将酶解完成后的酶解液经200目筛过滤,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处理,得到螺肉酶解汁;2)香辛油的提取:a. 将辣椒、八角、山奈、桂皮、肉豆蔻、草果、丁香、罗汉果、香茅草于120℃炒锅中炒干炒香,备用;b. 另起锅,加入花生油,先升温到120℃,然后加入炒干好的物料,混匀后保温提取45分钟;c. 提取结束后冷却,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02wt%的维生素e,混匀,得香辛油;3)美拉德反应:在配料锅中加入步骤1)制备好的螺肉酶解汁、步骤2)制备好的香辛油与盐、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甘氨酸、l

丙氨酸、冰糖、酵母提取物、水解植物蛋白液,95

98℃共同熬煮2小时;4)螺蛳香精的调配:将螺蛳香基与辛癸酸甘油酯按重量百分数之比为(1

10):(90

99)混合配制成螺蛳香精;
5)微胶囊包埋:在配料锅中将步骤3)所得反应料、步骤4)所得螺蛳香精与麦芽糊精、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同加热到95℃,25rpm搅拌速度下保持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均质、乳化、包埋,再进行雾化喷粉(进风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雾化频率为30

35rpm),制得所述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16.步骤2)中所用原料按重量份计为:花生油80

100份、辣椒5

10份、八角1

5份、山奈1

5份、桂皮0.5

2份、肉豆蔻0.5

2份、草果0.5

2份、丁香0.1

1份、罗汉果0.1

2份、香茅草0.1

1份。
17.步骤3)中所用各物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螺肉酶解汁55

70%、香辛油10

30%、盐5

10%、味精1

5%、呈味核苷酸二钠0.1

1%、甘氨酸0.1

1%、l

丙氨酸0.1

1%、冰糖1

5%、酵母提取物0.5

3%、水解植物蛋白液0.5

3%,其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18.步骤4)所述螺蛳香基由熟螺肉特征香基、螺蛳味香基、香辛味香基、油脂香基、烘烤香基、焦甜香基混合构成;其中,所述熟螺肉特征香基是由二甲基硫醚0.1

1重量份、硫噻唑0.1

0.5重量份、2

甲基
‑3‑
呋喃硫醇0.1

0.5重量份、双(2

甲基
‑3‑
呋喃基)二硫醚0.1

0.5重量份、3

甲硫基丙醛0.01

0.2重量份、二甲基亚砜1

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0

25%;所述螺蛳味香基是由三甲胺(使用浓度30%)0.01

1重量份、吡啶0.01

1重量份、四氢吡咯0.1

1重量份、2

乙酰基吡啶0.01

1重量份、1

辛烯
‑3‑
醇0.01

0.5重量份、反,反

2,4

庚二烯醛0.01

0.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5

30%;所述香辛味香基是由丁香油树脂0.01

0.2重量份、八角油树脂0.01

0.5重量份、桂皮油树脂0.01

0.5重量份、肉豆蔻油树脂0.01

0.5重量份、山奈油树脂0.01

0.5重量份、辣椒油树脂0.01

1、大豆油1

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0

25%;所述油脂香基是由反,反

2.4

癸二烯醛0.01

0.5重量份、油酸乙酯0.1

0.5重量份、辛酸乙酯0.1

0.5重量份、十六酸乙酯0.05

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0

15%;所述烘烤香基是由2

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2,3

二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2,3,5三甲基吡嗪0.01

1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0

15%;所述焦甜香基是由麦芽酚0.1

2重量份、乙基麦芽酚0.1

2重量份、呋喃酮0.1

2重量份、呋喃酮甲醚0.1

2重量份、面包酮0.1

2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

5%。
19.步骤5)中所用各物料按重量百分数计为:反应料40

60%、螺蛳香精1

15%、麦芽糊精20

4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1

10%,其重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20.将步骤1)所得螺肉酶解汁与螺粉(将螺肉清洗后直接烘干、磨粉)、呈味核甘酸二钠(i+g)进行提鲜效果对比。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将3只250ml的烧杯分别标记为1#、2#、3#;在1#中加入0.5g食用盐、0.2g味精、0.02g i+g,在2#中加入0.5g食用盐、0.2g味精、0.25g螺粉,在3#中加入0.5g食用盐、0.2g味精、0.25g螺肉酶解汁;然后往3个烧杯中分别倒入100ml、75

85℃的水,搅拌均匀,经6名品测人员品尝,结果见表1。
21.表1 品测结果
由表1可见,采用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螺肉酶解汁与味精配合,可达到明显优于呈味核甘酸二钠与味精配合的提鲜效果,并可提高回味与醇厚味。
22.为了使本发明所述的内容更加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23.螺肉经过炒制或煮后特征风味显著,采用闻香与gc

ms结合的方式对其香味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得到其香气成分的基本组方,并分为熟螺肉特征香基、螺蛳味香基、香辛味香基、油脂香基、烘烤香基、焦甜香基进行配制,得到螺蛳香基。其中,熟螺肉特征香基由二甲基硫醚0.3重量份、硫噻唑0.4重量份、2

甲基
‑3‑
呋喃硫醇0.2重量份、双(2

甲基
‑3‑
呋喃
基)二硫醚0.5重量份、3

甲硫基丙醛0.1重量份、二甲基亚砜3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2.5%;螺蛳味香基由三甲胺(使用浓度30%)0.5重量份、吡啶0.5重量份、四氢吡咯0.5重量份、2

乙酰基吡啶1重量份、1

辛烯
‑3‑
醇0.03重量份、反,反

2,4

庚二烯醛0.02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5.5%;香辛味香基由丁香油树脂0.2重量份、八角油树脂0.3重量份、桂皮油树脂0.5重量份、肉豆蔻油树脂0.4重量份、山奈油树脂0.1重量份、辣椒油树脂1重量份、大豆油3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22%;油脂香基由反,反

2.4

癸二烯醛0.5重量份、油酸乙酯0.1重量份、辛酸乙酯0.3重量份、十六酸乙酯0.2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1%;烘烤香基由2

甲基吡嗪0.5重量份、2,3

二甲基吡嗪0.5重量份、2,3,5三甲基吡嗪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15%;焦甜香基由麦芽酚0.5重量份、乙基麦芽酚0.5重量份、呋喃酮0.2重量份、呋喃酮甲醚0.3重量份、面包酮0.5重量份混合制成,其用量占所述螺蛳香基总重量的4%。
24.实施例11)酶解:a.精选石螺或田螺的螺肉,清洗干净,于105℃、以0.8m/分钟的传送速率送入密闭的微波干燥线箱体中进行微波处理,以实现螺肉的杀菌及生香;b. 在螺肉中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采用胶体磨磨成细浆液;c. 在所得细浆液中加入0.1wt%木瓜蛋白酶、0.5wt%中性蛋白酶、0.2wt%胰蛋白酶、1.6wt%风味蛋白酶,于50℃酶解5小时;d. 酶解完成后经200目筛过滤,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处理,得到螺肉酶解汁;2)香辛油的提取:a. 将辣椒5重量份、八角5重量份、山奈5重量份、桂皮2重量份、肉豆蔻2重量份、草果1重量份、丁香0.5重量份、罗汉果2重量份、香茅草0.5重量份于120℃炒锅中炒干炒香,备用;b. 另起锅,加入100重量份花生油,先升温到120℃,然后加入炒干好的物料,混匀后保温提取45分钟;c. 提取结束后冷却,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02wt%的维生素e,混匀,得香辛油;3)美拉德反应:在配料锅中加入66%步骤1)制备好的螺肉酶解汁、10%步骤2)制备好的香辛油、10%盐、5%味精、1%呈味核苷酸二钠、1%甘氨酸、1% l

丙氨酸、1%冰糖、2%酵母提取物、3%水解植物蛋白液,98℃共同熬煮2小时;4)螺蛳香精的调配:将螺蛳香基与辛癸酸甘油酯按重量百分数之比为10:90混合配制成螺蛳香精;5)微胶囊包埋:在配料锅中将60%步骤3)所得反应料、12%步骤4)所得螺蛳香精与20%麦芽糊精、8%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同加热到95℃,25rpm搅拌速度下保持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均质、乳化、包埋,再进行雾化喷粉(进风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雾化频率为30

35rpm),制得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25.实施例21)酶解:
a.精选石螺或田螺的螺肉,清洗干净,于110℃、以1.0m/分钟的传送速率送入密闭的微波干燥线箱体中进行微波处理,以实现螺肉的杀菌及生香;b. 在螺肉中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采用胶体磨磨成细浆液;c. 在所得细浆液中加入0.2wt%木瓜蛋白酶、0.3wt%中性蛋白酶、0.4wt%胰蛋白酶、1.8wt%风味蛋白酶,于52℃酶解3小时;d. 酶解完成后经200目筛过滤,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处理,得到螺肉酶解汁;2)香辛油的提取:a. 将辣椒10重量份、八角1重量份、山奈3重量份、桂皮0.5重量份、肉豆蔻0.5重量份、草果2重量份、丁香0.1重量份、罗汉果0.1重量份、香茅草0.1重量份于120℃炒锅中炒干炒香,备用;b. 另起锅,加入90重量份花生油,先升温到120℃,然后加入炒干好的物料,混匀后保温提取45分钟;c. 提取结束后冷却,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02wt%的维生素e,混匀,得香辛油;3)美拉德反应:在配料锅中加入57%步骤1)制备好的螺肉酶解汁、30%步骤2)制备好的香辛油、5%盐、1%味精、0.1%呈味核苷酸二钠、0.3%甘氨酸、0.1% l

丙氨酸、5%冰糖、0.5%酵母提取物、1%水解植物蛋白液,98℃共同熬煮2小时;4)螺蛳香精的调配:将螺蛳香基与辛癸酸甘油酯按重量百分数之比为1:99混合配制成螺蛳香精;5)微胶囊包埋:在配料锅中将40%步骤3)所得反应料、15%步骤4)所得螺蛳香精与40%麦芽糊精、5%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同加热到95℃,25rpm搅拌速度下保持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均质、乳化、包埋,再进行雾化喷粉(进风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雾化频率为30

35rpm),制得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26.实施例31)酶解:a.精选石螺或田螺的螺肉,清洗干净,于120℃、以1.5m/分钟的传送速率送入密闭的微波干燥线箱体中进行微波处理,以实现螺肉的杀菌及生香;b. 在螺肉中加入与其等重量的水,采用胶体磨磨成细浆液;c. 在所得细浆液中加入0.5wt%木瓜蛋白酶、0.1wt%中性蛋白酶、0.5wt%胰蛋白酶、2.2wt%风味蛋白酶,于55℃酶解3小时;d. 酶解完成后经200目筛过滤,然后采用截留分子量为500

1500道尔顿的膜进行纳滤处理,得到螺肉酶解汁;2)香辛油的提取:a. 将辣椒8重量份、八角3重量份、山奈2重量份、桂皮1重量份、肉豆蔻1重量份、草果0.5重量份、丁香1重量份、罗汉果0.5重量份、香茅草1重量份于120℃炒锅中炒干炒香,备用;b. 另起锅,加入80重量份花生油,先升温到120℃,然后加入炒干好的物料,混匀后保温提取45分钟;c. 提取结束后冷却,过200目筛,然后加入0.02wt%的维生素e,混匀,得香辛油;
3)美拉德反应:在配料锅中加入63%步骤1)制备好的螺肉酶解汁、20%步骤2)制备好的香辛油、6%盐、4%味精、0.2%呈味核苷酸二钠、0.1%甘氨酸、0.2% l

丙氨酸、3%冰糖、3%酵母提取物、0.5%水解植物蛋白液,96℃共同熬煮2小时;4)螺蛳香精的调配:将螺蛳香基与辛癸酸甘油酯按重量百分数之比为6:94混合配制成螺蛳香精;5)微胶囊包埋:在配料锅中将50%步骤3)所得反应料、10%步骤4)所得螺蛳香精与30%麦芽糊精、10%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共同加热到95℃,25rpm搅拌速度下保持30分钟进行杀菌,然后进行均质、乳化、包埋,再进行雾化喷粉(进风温度为180℃,出料温度为80℃,雾化频率为30

35rpm),制得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
27.对实施例3所得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进行质量检测,其结果见表2。
28.表2 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的检测结果应用实施例1将实施例3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按0.5%、1%、1.5%的量添加在盐度0.8%的空白样中,经5名品测人员品尝,结果见表3。
29.表3

1 品测结果(添加量为0.5%)表3

2 品测结果(添加量为1%)
表3

3 品测结果(添加量为1.5%)由表3可见,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的添加量在1%时,对汤底的提香提味效果显著,性价最高。
30.应用实施例21. 利用实施例3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替代方便面海鲜调味粉中部分i+g,即采用0.5%螺蛳粉香精、0.5% i+g替代海鲜调味粉中原1%的i+g,评价其风味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所得汤底海鲜风味加强、滋味更丰富、回味更长。
31.2. 在休闲食品小鱼仔的制备中添加实施例3制备的微胶囊包埋螺蛳粉香精,即在1000克鱼仔的制备中使用8g味精、1g螺蛳粉香精、20g鸡肉调味酱,评价其风味效果的变化。结果显示,所得小鱼仔产品鲜美可口、无腥味、无干柴感。
32.3. 利用实施例3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的螺蛳粉香精配制火锅汤料,即按40%味精、2% i+g、2%螺蛳粉香精的量将各物料加水定容,配成汤料调味品,其海鲜风味增强、鲜味和厚味提升。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