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7398发布日期:2022-04-21 22:2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茯茶压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2.茯茶一般指泾阳茯砖茶,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泾阳茯砖茶又称“封子茶”,“泾阳砖”,是再加工茶类中黑茶紧压茶的一种,其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清香持久、陈香显露、清彻红浓、醇厚回甘绵滑,在历史上主要作为边销茶销往边疆,具有“消惺肉之腻,解青稞之热”的功效,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生命之茶”。
3.而茯茶在压砖时,通常需要人工在模具中加入茶叶,然后进行压制,然而传统的压制装置在使用时,将茶叶输送至压制装置中后,茶叶会出现堆积在一起的情况,导致茶叶在压制时,容易出现整体松紧度不一致的情况,茶砖后期边角的茶叶容易散开,影响茶砖的品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的压制装置在使用时,将茶叶输送至压制装置中后,茶叶会出现堆积在一起的情况,导致茶叶在压制时,容易出现整体松紧度不一致的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第二机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龙门架,龙门架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活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第二机架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成型箱,成型箱内活动连接有底板,底板与成型箱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茶砖顶出的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内壁之间活动连接有传动辊,所述第一机架顶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个插板,两个插板之间活动连接有移动辊,且移动辊的两端均穿过插板,所述移动辊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拉轴,且拉轴偏心设置,所述拉轴的圆周外壁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轴,且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架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导向板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滑道,滑道内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且两个第二弹簧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滑道的顶部相固定,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调节辊,所述调节辊、传动辊与移动辊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一机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机架并与传动辊相固定。
6.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两个滑杆和限位架,两个所述滑杆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的底部,两个所述滑杆的底部均穿过成型箱的底部,两个所述滑杆的圆周外壁均活
动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底板和成型箱相固定,所述限位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成型箱的四周内壁。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导轨,两个导轨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第二滑块之间活动连接有安装轴,安装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抚平板,所述抚平板的两端与导轨之间均设有按压机构,两个所述第二滑块远离抚平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杆,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转盘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拨杆,且两个第一拨杆分别与两个推杆相接触,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导轨相固定,所述导轨的顶部均设有用于第二滑块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
8.进一步的,所述按压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轨、第二拨杆和扭簧,两个第一滑轨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导轨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活动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楔形块,所述第二拨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抚平板的一侧,所述扭簧套接在安装轴的圆周外壁,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和抚平板相固定,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两个同步杆,且同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相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连接在导轨的顶部,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贯穿的调节螺杆,调节螺杆的底部与第二滑块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针,所述导轨的一侧均设有与定位针配合使用的刻度线。
11.进一步的,所述插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板,两个延伸板之间活动连接有导向斗,且导向斗的一侧与传送带接触。
1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辊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固定环,固定环的圆周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三拨杆。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对称的两个螺纹杆,螺纹杆的圆周外壁均活动连接有挡板。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通过移动辊能够进行移动并使传送带传送终点改变的设置,使得传送带上的茶叶能够被传送到成型箱上方,然后在传送带复位时,使茶叶能够均匀的落在底板上,从而避免茶叶在底板上发生堆积的现象,提高茶砖的质量;
16.2、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通过在传送带上方安装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抚平板的设置,使得传送带在对茶叶进行传送时,能够对传送带上的茶叶进行抚平,避免茶叶高低不平,提高茶叶的平整度,进一步提高茶砖的质量;
17.3、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通过对第二滑块的高度能够进行调整的设置,使得传送带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传送不同厚度的茶叶,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18.4、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通过导向斗能够进行上下抖动的设置,使得在通过导向斗能够将茶叶准确的导入底板上,同时避免了茶叶停留在导向斗上,方便茶叶的快速落下;
19.5、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通过定位针和刻度
线的配合使用,使得工作人员在对第二滑块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对第二滑块移动的距离进行观察,方便人们的使用。
20.本发明能够使茶叶能够均匀的落在底板上,从而避免茶叶在底板上发生堆积的现象,提高茶砖的质量,同时能够对传送带上的茶叶进行抚平,避免茶叶高低不平,提高茶叶的平整度,还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传送不同厚度的茶叶,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并且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二滑块移动的距离进行观察,方便人们的使用。
21.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23.图1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第一种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第二种视角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第二机架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第一机架安装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第一机架安装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导轨第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导轨第二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导轨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本发明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的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1、第一机架;2、第二机架;3、压板;4、固定板;5、龙门架;6、气缸;7、安装口;8、成型箱;9、底板;10、螺纹杆;101、挡板;11、滑杆;12、第一弹簧;13、限位架;14、电机;15、调节辊;16、传送带;17、移动辊;18、转盘;19、拉轴;20、连接杆;21、定位轴;22、第一拨杆;23、导向板;24、第二弹簧;25、第一滑块;26、插板;27、导轨;28、第二滑块;29、推杆;30、第三弹簧;31、第三滑块;32、调节螺杆;33、安装轴;34、抚平板;35、扭簧;36、第二拨杆;37、楔形块;38、第一滑轨;39、第二滑轨;40、传动辊;41、同步杆;42、延伸板;43、导向斗;44、固定环;45、第三拨杆;46、定位针;47、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4.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5.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6.实施例一
37.如图1-图9所示,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第一机架1与第二机架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机架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龙门架5,龙门架5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6,气缸6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板3,第二机架2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口7,安装口7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成型箱8,成型箱8内活动连接有底板9,底板9与成型箱8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茶砖顶出的顶出机构,第一机架1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0,第一机架1顶部的一侧插接有两个插板26,两个插板26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辊17,且移动辊17的两端均穿过插板26,移动辊17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18,转盘1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拉轴19,且拉轴19偏心设置,拉轴19的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0,第一机架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轴21,且两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轴21转动连接,第一机架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滑道,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5,第一滑块25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弹簧24,且两个第二弹簧24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滑道的顶部相固定,两个第一滑块25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辊15,调节辊15、传动辊40与移动辊17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6,第一机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穿过机架1并与传动辊40相固定。
38.实施例二
39.参照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轻压茯茶制作用压砖成型一体化设备,包括第一机架1和第二机架2,第一机架1与第二机架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第二机架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龙门架5,龙门架5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气缸6,气缸6活塞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板3,第二机架2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口7,安装口7内通过螺栓固定有成型箱8,成型箱8内活动连接有底板9,启
动气缸6,气缸6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能够对底板9上的茶叶进行压制,底板9与成型箱8的底部之间设有用于茶砖顶出的顶出机构,第一机架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对称的两个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挡板101,通过挡板101能够对传送带16上的茶叶进行限位,避免茶叶散乱,顶出机构包括两个滑杆11和限位架13,两个滑杆11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9的底部,两个滑杆11的底部均穿过成型箱8的底部,两个滑杆11的圆周外壁均套接有第一弹簧12,且第一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底板9和成型箱8相固定,限位架13通过螺栓固定在成型箱8的四周内壁,当气缸6复位时,底板9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并将压制好的茶砖顶出,方便人们的收取,第一机架1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0,第一机架1顶部的一侧插接有两个插板26,两个插板26之间转动连接有移动辊17,且移动辊17的两端均穿过插板26,移动辊17的两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转盘18,转盘1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拉轴19,且拉轴19偏心设置,通过拉轴19的偏心设置,能够时,拉轴19的圆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0,第一机架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轴21,且两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定位轴21转动连接,通过拉轴19的偏心设置,能够使插板26在定位轴21的作用下进行往复运动,第一机架1的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板23,导向板23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滑道,滑道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5,第一滑块25的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弹簧24,且两个第二弹簧24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滑道的顶部相固定,两个第一滑块25之间转动连接有调节辊15,调节辊15、传动辊40与移动辊17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16,第一机架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输出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机架1并与传动辊40相固定,电机14带动传动辊40转动,同时移动辊17和调节辊15在传送带16的带动下转动,移动辊17转动时,带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辊17和插板26在第一机架1内滑动,从而使传送带16的传送终点向底板9的一侧移动,同时调节辊15在传送带16的张紧作用下被向上拉起,从而对传送带16的张紧进行平衡,保持传送带16的传送,插板26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延伸板42,两个延伸板42之间转动连接有导向斗43,且导向斗43的一侧与传送带16接触,导向斗43能够方便茶叶落入底板9上,移动辊17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的两个固定环44,固定环44的圆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第三拨杆45,第三拨杆45与导向斗43的一端接触时,使导向斗43转动,当第三拨杆45与导向斗43停止接触时,导向斗43在自重下复位,从而避免茶叶停留堆积在导向斗43上。
40.本发明中,第一机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对称的两个导轨27,两个导轨27的底部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8,两个第二滑块28之间转动连接有安装轴33,安装轴33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抚平板34,抚平板34进行往复运动时,能够将传送带16上的茶叶抚平,抚平板34的两端与导轨27之间均设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滑轨38、第二拨杆36和扭簧35,两个第一滑轨38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导轨27的一侧,两个第一滑轨38之间滑动连接有第二滑轨39,第二滑轨39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楔形块37,第二拨杆36通过螺栓固定在抚平板34的一侧,扭簧35套接在安装轴33的圆周外壁,且扭簧35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滑块28和抚平板34相固定,第二滑轨3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两个同步杆41,且同步杆41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28相固定,第二滑块28移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二拨杆36移动,第二拨杆36在楔形块37和扭簧35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往复摆动,从而对茶叶进行压制,方便茶叶从抚平板34下方通过,两个第二滑块28远离抚平板34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推杆29,两个连接杆20远离转盘18的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拨杆22,且两个第一拨杆22分别与两个推杆
29相接触,第二滑块2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三弹簧30,且第三弹簧30的另一端分别与导轨27相固定,连接杆20摆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一拨杆22摆动,第一拨杆22通过推杆29推动第一滑块25移动,第一滑块25带动抚平板34移动,从而对后续的茶叶进行抚平,导轨27的顶部均设有用于第二滑块28位置调节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三滑块31,第三滑块31滑动连接在导轨27的顶部,第三滑块3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贯穿的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的底部与第二滑块28转动连接,转动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带动第二滑块28移动,同时第二滑块28通过同步杆41将第二滑轨39抬起,第二滑块28的一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针46,导轨27的一侧均设有与定位针46配合使用的刻度线47,通过定位针46和刻度线47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二滑块28移动的位置进行观察。
41.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42.一、通过在传送带16上方安装能够进行往复运动的抚平板34的设置,使得传送带16在对茶叶进行传送时,能够对传送带16上的茶叶进行抚平,避免茶叶高低不平,提高茶叶的平整度,进一步提高茶砖的质量;
43.二、通过对第二滑块28的高度能够进行调整的设置,使得传送带16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传送不同厚度的茶叶,从而提高设备使用的灵活性;
44.三、通过导向斗43能够进行上下抖动的设置,使得在通过导向斗43能够将茶叶准确的导入底板9上,同时避免了茶叶停留在导向斗43上。
45.工作原理:将称量好的茶叶按照相同间距放置在传送带16上,然后启动电机14,电机14带动传动辊40转动,同时移动辊17和调节辊15在传送带16的带动下转动,移动辊17转动时,带动转盘18转动,转盘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辊17和插板26在第一机架1内滑动,从而使传送带16的传送终点向底板9的一侧移动,同时调节辊15在传送带16的张紧作用下被向上拉起,从而对传送带16的张紧进行平衡,保持传送带16的传送,当传送带16的终点位置复位时,茶叶从传送带16上落入底板9上,同时第三弹簧30对第二滑块28起到复位的作用,然后启动气缸6,气缸6带动压板3向下移动,对底板9上的茶叶进行压制,同时底板9向下移动,第一弹簧12收缩,当底板9与限位架13接触时,底板9停止移动,随后当气缸6复位时,底板9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复位,并将压制好的茶砖顶出,方便人们的收取,而在移动辊17转动的同时还带动固定环44和第三拨杆45转动,第三拨杆45与导向斗43的一端接触时,使导向斗43转动,当第三拨杆45与导向斗43停止接触时,导向斗43在自重下复位,从而避免茶叶停留堆积在导向斗43上,而在连接杆20摆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一拨杆22摆动,第一拨杆22通过推杆29推动第一滑块25移动,第一滑块25带动抚平板34移动,从而对后续的茶叶进行抚平,使茶叶在传送带16上更加平整,而在第二滑块28移动的同时还带动第二拨杆36移动,第二拨杆36在楔形块37和扭簧35的共同作用下发生往复摆动,从而对茶叶进行压制,方便茶叶从抚平板34下方通过,当第二滑块28的高度需要进行调节时,转动调节螺杆32,调节螺杆32带动第二滑块28移动,同时第二滑块28通过同步杆41将第二滑轨39抬起,方便楔形块37的使用。
46.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气缸6和电机14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47.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
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