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080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酒的酿制方法,特别是仅以红果、枸杞果为原料制作果酒的方法,适合各类酒厂,饮料厂生产使用。
现有的果酒种类及文献报导较多,中国专利“一种低度营养酒的制造方法”(专利号CN 87101550)披露了采用适量山楂、枸杞果、苡米、麦芽、玫瑰茄为基料,用先处理后发酵的方法酿制低度营养酒。所制低度营养酒虽具有酒度适中、风味独特等优点,但工艺仍嫌复杂且成本较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意在采用一种工艺更简单且成本低廉,(货源广果价低)、酒的感观和口感均好的红果开胃酒。
本发明的目有是按下述方式实现将称量好(按1∶1用量)的红果、枸杞果洗净,用高粱白酒作溶媒,用“浸提与分离”渗漉法制取基液,经勾兑制成。即将红果、枸杞果碎成粗粉,用高粱白酒浸渍48小时,用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滤取基液;滤取的基液经过滤加单糖浆调味、静置、再过滤;滤液按投料量计算、用相当于原生果的5%兑制酒成淡红色即成。
红果、枸杞果可不经粉碎直接将洗净原果用冷浸渍法,即用高粱白酒冷浸原果168小时至一个月或三个月,滤取基液。
还可将红果、枸杞果的原果用布包住采用热浸法,即将布(棉、绸)包的原果放入盛有高粱白酒的缸内,缸外另用容器装热水给缸内加温,浸取基液。
本发明产品经质检,酒剂清澈无渣,含醇量有40%、38%、15%含原生果5%三个品种。果胶的处理(沉淀)用1/1000食用明胶(或鱼胶)作沉淀处理,经冷热处理,静置一年以上,过滤(静置处理)。卫生学检查(正常室温考核一年半),符合配制酒管理办法。产品委托省中医现代化研究会科技开发部送成都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检验,卫生评价是该检品感官及理化指标符合GB2757-81的规定(详见附件)。本产品系酸度为0.45%,含糖量分别为5%、10%、15%的气味芳香,淡红色、味甜、清亮透明红果开胃酒。经四川省中江县金瓶梅酒厂试产试销以来,收集消费者反馈意见432例,其中助消化303例,占反馈意见70.1%,食欲增加129例,占反馈意见29.9%,深受消费好评。下面结合实施例详述之。
实施例一选上乘红果、枸杞果各5Kg、洗净后碎成粗粉,用高粱白酒10Kg浸渍48小时,用渗漉法滤取基液,加单糖浆5%调味,静置24小时过滤,调味后的基液按投料量计算,相当于含原生果5%的基液10Kg兑制成含醇量为40%、38%、15%,酸度为0.45%的果酒50Kg,再经静置24小时,过滤、洗瓶、灌装成品,分装、质检,装箱后出售。
实施例二滤取基液采用冷浸渍法,即将原生果直接按上述配比浸泡于高粱白酒中,冷浸168小时至一个月或三个月(时间愈长获取基液越多),滤取基液,经过滤单糖浆调味,勾兑成不同的低含醇量果酒。其余技术要求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同例一,不同的是采用热浸法浸渍基液。即是用布包红果、枸杞果放入盛装高粱白酒缸内,在缸外另用装有热水的容器给缸内加温(温度高于室温;时间每天进行1小时、连续7天)提取基液,调味后经勾兑成不同低含醇量的果酒。
附件检验报告书1页
权利要求
1.一种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采用果酒常规方法操作,其特征在于以红果、枸杞果为原料(按1∶1用量计算),以高梁白酒为溶媒,用渗漉法制取基液,经勾兑制成,其工艺步骤包括a、将碎成粗粉的红果、枸杞果用高梁白酒冷浸48小时,用渗漉法提取有效成分,滤取基液,b、滤取的基液经过滤加单糖浆调味静置、再过滤,c、滤液按投料量计算、相当原生果的5%兑制呈淡红色成品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红果、枸杞果不经粉碎直接采用冷浸渍法,即用高粱白酒冷浸原果168小时至三个月,滤取基液。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红果、枸杞果用热浸法直接浸渍,即用布包住红果、枸杞果放入装有高粱白酒的缸内,缸外另用容器装热水给缸内加温,浸取基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属低酒精饮料的红果开胃酒的制作方法。它是仅以红果、枸杞果按1∶1用量,经碎成粗粉在高粱白酒中浸渍或不经粉碎直接将原果浸泡于高粱白酒中,用渗漉法提取基液,或用冷浸渍法或热浸法滤取基液,滤取的基液经过滤、单糖浆调味、静置、再过滤,滤液按投料量计算相当于原生果的5%,勾兑成酸度0.45,不同含醇量气味芳香,淡红色、味甜、清亮透明的红果开胃酒。经试产试销,深受消费者欢迎。
文档编号C12G3/00GK1097799SQ9311190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3日
发明者肖维益 申请人:肖维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