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灵药酒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558阅读:1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痛风灵药酒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病的药酒及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治疗痛风病的痛风灵药酒及其制备工艺。
现有技术中治疗痛风病主要采用国外进口的“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丙磺舒”等西药,病人长时间服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胃肠道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中草药经白酒浸渍后制成治疗痛风病的药酒,该药酒具有抗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镇痛和降血尿酸的作用,并具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长期服用无毒副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原料及其用量为(按份计)三角风1-15、透骨香1-15、铁筷子1-15、香樟根1-15、生扯拢1-15、阎王刺1-15、见血飞1-15、红藤1-15、木通1-15、小血藤1-15,其中,所选的三角风为五加科植物长春藤的茎和叶;透骨香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茎叶;铁筷子为蜡梅科植物蜡梅的根茎;香樟根为樟科植物樟的树根;生扯拢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或老鹳草、尼伯尔老鹳草、西伯利亚老鹳草及野老鹳草、块根老鹳草等带有果实的全草;阎王刺为豆科植物云实的种子;见血飞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根或根皮;红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茎;木通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三叶木通或木通的木质茎;小血藤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或根茎。
制备方法如下取上述用量的原料,洗净,干燥,粉碎后加原料体积5-10倍的35-55℃白酒,室温下浸泡10-20天,滤出药液,静置24-48小时,过滤得到澄清液,检验后分装为成品。该药酒服用量为每日早晚一次,每次25ml。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经临床验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和降血尿酸的功效,不仅具有一般风湿药镇痛消肿作用,而且能达到标本兼治的临床效果,治疗痛风病药效显著,有效期长,总有效率为93.33%。且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三角风20克、阎王刺20克、见血飞20克、香樟根20克、铁筷子20克、红藤20克、木通20克、小血藤20克、透骨香20克、生扯拢20克去除杂质、洗净、干燥、粉碎,加药材9倍量45°白酒浸泡15天,每天搅拌一次,滤出药液,静置24小时,过滤得澄清液成品,用玻璃瓶分装;100毫升/瓶。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禁忌孕妇禁服、心脏病、高血压患者慎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酸、涩食物。
病例1赵景陌,系贵州省安顺云马飞机制造厂职工,患痛风病5年,左右趾关节和踝关节交替红肿、疼痛,尿酸增高。每年发病一次,以往总是用些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等治疗,这次发病用什么药都无明显效果,96年元月14日他开始服用痛风灵药酒,服完1000毫升后,所有病症全部消失。
病例2万志新,贵州建筑科研所职工,患痛风病一年,趾关节红肿,疼痛难忍,服完500毫升痛风灵药酒后,症状全部消除。
权利要求
1.一种痛风药酒,其原料特征在于原料及其用量为(按份计)三角风1-15、透骨香1-15、铁筷子1-15、香樟根1-15、生扯拢1-15、阎王刺1-15、见血飞1-15、红藤1-15、木通1-15、小血藤1-15。
2.一种痛风药酒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取原料(按份计)三角风1-15、透骨香1-15、铁筷子1-15、香樟根1-15、生扯拢1-15、阎王刺1-15、见血飞1-15、红藤1-15、木通1-15、小血藤1-15,洗净,干燥,粉碎后加原料体积5-10倍的35-55℃白酒,室温下浸泡10-20天,滤出药液,静置24-48小时,过滤得到澄清液,检验后分装为成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风湿病的药酒及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治疗痛风病的痛风灵药酒及其制备工艺,处方是三角风、阎王刺、见血飞、香樟根、铁快子、红藤、木通、小血藤、透骨香、生扯拢。药材经洗净、干燥、粉碎后用白酒浸泡,滤出药液,静置,过滤得澄清液,检验后分装为成品,该药酒具有抗炎、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镇痛和降血尿酸作用,总有效率为93.33%,无毒副作用,用药安全,可长期服用。
文档编号C12G3/00GK1144676SQ9610285
公开日1997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1日
发明者李守仪 申请人:李守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