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麝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及其养殖方法_2

文档序号:8532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以后逐天将光照时间减少9min,当光照时间减少至每天光照5.5 h后,停止减少光照时间,保持此光照时间直至林麝母麝发情并成功配种受孕后,即停止对母麝进行光照控制,恢复正常日照。
[0026]3、人工调整配种准备期生活环境温度:从进入配种准备期开始,对林麝母麝进行温度控制,以开始控制温度前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为参照进行温度控制,以后逐天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降低0.3?0.5°C,当最高温度降至10?13°C时即停止降低最高温度,当最低温度降至5?7°C时即停止降低最低温度。
[0027]同光照对其影响一样,温度对林麝排卵和发情也有很大的影响,同进行光照控制一样,用一个适宜的进程来尽量模拟季节的变化,使其生活环境的温度逐渐降低,如果温度降得太快,不仅母麝难以适应,而且很快会导致温度太低,不利于母麝恢复身体,所以逐天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降低0.3?0.5°C,林麝在自然条件下会随季节的变化而选择其栖息环境,天气热时在山顶,寒冷时下山,其适合生存的最高温度是13°C左右,最低温度是5°C左右,所以调整到最高温度10?13°C时即停止降低最高温度,当最低温度降至5?7°C时即停止降低最低温度。
[0028]人工调整配种准备期生活环境温度优选:从进入配种准备期开始,对林麝母麝进行温度控制,以开始控制温度前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为参照进行温度控制,以后逐天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降低0.35?0.45°C,当最高温度降至10.5?12.5°C时即停止降低最高温度,当最低温度降至5.5?6.5°C时即停止降低最低温度。
[0029]人工调整配种准备期生活环境温度最佳优选:从进入配种准备期开始,对林麝母麝进行温度控制,以开始控制温度前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为参照进行温度控制,以后逐天将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降低0.4°C,当最高温度降至11.5°C时即停止降低最高温度,当最低温度降至6°C时即停止降低最低温度。
[0030]其中,配种准备期是自林麝母麝在产仔30?40天即停止哺乳,进入配种准备期,到配种完成的整个时期;生活环境光照的控制方法和生活环境温度的控制方法同步进行。
[0031]自然条件生长的林麝母麝,其哺乳一般为90天左右,为了使母麝尽早排卵和发情,采取让母麝在产仔30?40天即停止哺乳,如果停止哺乳的时间太早,母麝哺乳时间太短,仔麝还离不开母乳,就不利于仔麝的生长,另一方面,母麝哺乳有利于其自身身体特别是性器官的恢复,如果母麝哺乳时间太短,也不利于母麝身体的恢复。哺乳会延迟母麝排卵和发情的进程,如果母麝哺乳时间太长,将影响其排卵和发情,而母麝的孕期也有6个月左右,所以,让母麝在产仔30?40天停止哺乳是为合适。
[0032]妊娠期的林麝母麝的饲养方法管理:
将发情的公麝放入未孕母麝的麝舍中,配种结束后及时将公麝和母麝分舍饲养,防止公麝发情追逐母麝,致使母麝过量运动而流产,母麝受孕后,降低饲养密度,以每舍I?4头为佳,防止麝群拥挤发生流产,麝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采光良好,生活环境安静,避免各种惊动和骚扰,工作人员出入林麝的圈舍要先发信号,防止受惊炸群,引起流产,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和母麝基础饲料,最好饮给温水,杜绝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每天驱赶母麝运动I?2h,可以增强母麝的体质,促进新陈代谢。
[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林麝母麝催情促孕饲料,通过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使各组分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母麝在配种准备期食用该催情促孕饲料不仅可以调节母麝内分泌平衡和健康,使林麝母麝性器官的健康状况和生理机能都得到提高和加强,还可以使其发情及时、发情旺期长、发情期性欲强,有利于交配和受孕,提高双胎率和三胎率,以此来达到其繁殖率大大提高的目的,同时制成的林麝母麝催情促孕饲料适口性好,有利于林麝母麝自然取食。
[0034]2、林麝是季节性发情的动物,母麝每年的发情期是9月到次年的3月,一般在11月左右受孕,一年仅受孕生产一次,本发明通过在配种准备期给林麝母麝投喂适量的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并同时对母麝的栖息环境的光照时间和环境温度进行调整,有效地防止了自然条件下由于气候不规律变化而导致的温度和光照紊乱,人为制造了一个温度和光照的规律变化,使温度逐渐降低,光照逐渐缩短,从而促使母麝在两个月左右排卵和发情,并且发情旺期长、发情期性欲强,使母麝愿意多次交配,从而保证了母麝受孕成功,能使林麝母麝在2年内孕育和生产3次,母麝能在第一年(使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饲养的第一年)的8月底即发情并成功受孕,第二年4月底即发情并成功受孕,然后在12月底即发情并成功受孕,在24个月内怀孕并生产3次,较常规养殖方法相比两年多孕育和生产I次,并且使其多广2胎或3胎,繁殖率大大提尚。
[0035](3)繁殖率的提高促进了养麝产业的发展,满足了医药上对麝香的需求,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养殖方法健康、自然,实施简单,操作方便易行,易于掌握,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
【发明内容】
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0038]实施例1:
实验地点:四川青川逢春养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对象:随机选取哺乳期(产仔30?40天)的健康母麝10头;
饲喂方法:2012年7月4日,让10头母麝同时停止给仔麝哺乳,让母麝进入配种准备期,使用母麝催情促孕饲料饲喂,按照每头母麝每日50克的量,分两次饲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各25克,每次先投喂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待母麝吃完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后再投喂母麝基础饲料。
[0039]其中,母麝催情促孕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方法制得:花生24份、女贞子10份、桑叶15份、益母草8份、菟丝子7份、淫羊藿10份、败酱草6份,分别干燥后粉碎成细粉,混匀,再加入玉米淀粉10份,加水3份,搅拌均匀,用饲料机制粒,干燥,制成绿豆大小的短节或颗粒,即得母麝催情促孕专用饲料。
[0040]生活环境的光照调整:从2012年7月4日开始,将光照时间每天减少7min,24天后,光照时间减少至6小时,停止减少光照时间。
[0041]生活环境的温度调整:从2012年7月4日开始,将母麝生活环境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分别降低0.3°C,20天后,最低温度降至7V,停止降低最低温度,22天后最高温度降至13 °C,停止降低最高温度。
[0042]2012年8月5日,2头母麝开始有发情表现,将发情的2头母麝移入小圈,并放入I头健壮的发情配种公麝。
[0043]2012年8月6日,3头母麝开始有发情表现,也移入放入了 I头健壮的发情配种公麝的小圈。
[0044]2012年8月7日,剩余5头母麝有发情表现,全部移入另外的小圈,并放入I头健壮的发情配种公麝。
[0045]2012年8月10日(即6天后),10头母麝全部怀孕。
[0046]确认怀孕后的母麝即停止饲喂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停止光照和温度控制,并从配种小圈移出,移入怀孕母麝专用圈,每舍饲养I头怀孕母麝,按照怀孕母麝进行饲养,麝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采光良好,生活环境安静,同时供给清洁的饮水和母麝基础饲料,每天驱赶母麝运动2h。
[0047]2013年2月7日,即有2头母麝产仔,至2013年2月11日,10头母麝全部产仔。
[0048]实验结果:10头全部受孕,受孕率为100%;未孕O头,孕后流产O头;单胎O头,单胎率0% ;双胎6头,双胎率60% ;3胎4头,3胎率40% ;共产仔麝24头,繁殖率240%。
[0049]实施例2:
实验对象:实施例1中生产后的10头母麝;
2013年3月13日,10头母麝同时停止给仔麝哺乳,让母麝进入配种准备期,使用母麝催情促孕饲料饲喂,按照每头母麝每日60克的量,分两次饲喂,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各30克,每次投喂饲料时先投喂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待母麝吃完母麝催情促孕饲料后再投喂母麝基础饲料。
[0050]其中,母麝催情促孕饲料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方法制得:花生24份、女贞子10份、桑叶15份、益母草8份、菟丝子7份、淫羊藿10份、败酱草6份,分别干燥后粉碎成细粉,混匀,再加入玉米淀粉10份,加水3份,搅拌均匀,用饲料机制粒,干燥,制成绿豆大小的短节或颗粒,即得母麝催情促孕饲料。
[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