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3月龄仔猪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549220阅读:来源:国知局
31重量份、党参18重量份、及己32重量份、大蒜25重量 份、菟丝31重量份、枳犋21重量份、大黄24重量份、锦线镖32重量份、白头翁31重量份、 马齿苋28重量份、地榆32重量份、升麻16重量份、金果榄25重量份、芡实32重量份、蛇莲 30重量份、大青叶30重量份、槐花34重量份、委陵菜22重量份、蜂糖罐32重量份、粉菝葜 20重量份、匍伏堇14重量份、丹皮16重量份、马鞭草23重量份、凤尾草32重量份、铺地黍 28重量份、紫花地丁 22重量份、青黛33重量份、白茅根30重量份、十萼茄26重量份和蛇菰 34重量份。
[0020] 所述中药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 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 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 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 得干霄;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 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获得中药添加剂散剂。
[0021]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破碎步骤:按重量份数比称取玉米、稻谷、麦麸、大麦、炒黄豆、炒花生仁、豆柏、棉籽 饼、高粱、菜柏、胡萝卜、野苋菜、芋头、虾皮和海带,投入粉碎机进行微粉碎,经过粉碎后过 2. Omm 筛; (2) 配料步骤:按照重量份数比称取骨粉、贝壳粉、鱼粉、乳清粉、食盐、维生素预混料、 微量元素预混料和中药添加剂,与步骤(1)粉碎获得的细粉混合,投入混合机,混合均匀,混 合时间为30-60s ; (3) 制粒步骤:投入制粒机进行制粒,制粒温度为85°C,使其糊化度达到90%以上。
[002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饲料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主治2-3月 龄的仔猪痢疾,同时还能够提高猪的免疫力,增强其抗病能力,在治疗猪痢疾方面具有疗效 快,治疗疗程短,无毒副作用等优势。
[00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本发明中药添加剂遵循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原则,提供了一种2-3月龄仔猪的 的饲料,其包括中药添加剂,中药添加剂包括以下原料药材:见血住、戟叶瓦韦、聚头蓟、碱 地马蔺、党参、及己、大蒜、菟丝、枳犋、大黄、锦线镖、白头翁、马齿苋、地榆、升麻、金果榄、芡 实、蛇莲、大青叶、槐花、委陵菜、蜂糖罐、粉菝葜、匍伏堇、丹皮、马鞭草、凤尾草、铺地黍、紫 花地丁、青黛、白茅根、十萼茄和蛇菰。
[0025] 上述各原料药材的药理特性如下: 碱地马蔺:性味:甘、淡,凉。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0026] 聚头蓟:性味:甘,苦。主治:凉血,消炎散肿。主治吐血,鼻出血,尿血,子宫出血, 黄疸,疮痈。
[0027] 十萼茄:性味:涩,凉。主治:祛痰止咳,清热解毒。叶:咳嗽气喘;全株:狂犬病,外 用治疔疮红肿,外伤出血。
[0028] 蛇菰:性味:苦、涩,寒。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血崩,痔疮肿 痛,指疔。
[0029] 铺地黍:性味:甘,平。主治:清热平肝,利湿解毒。主治高血压病,鼻窦炎,鼻出血, 湿热带下,尿路感染,肋间神经痛,黄疸型肝炎,骨鲠喉。
[0030] 粉菝葜:性味:甘,平。主治:清热,除风毒。
[0031] 匍伏堇:性味:苦、微辛,寒。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用于肝炎,百日咳,目赤 肿痛;外用治急性乳腺炎,疔疮,痈伟,带状疱瘆,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0032] 蜂糖罐:性味:微苦,寒。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用于骨髓炎,骨膜炎,黄疸型 肝炎,跌打损伤,风湿筋骨痛;外用治疮疖。
[0033] 见血住:性味:微酸,涩,凉。主治:降血压,止血,解蛇毒。用于高血压病,肺结核 略血;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0034] 枳犋:性味:子:甘,平。主治:清热利尿,止咳除烦,解酒毒。用于热病烦渴,呃逆, 呕吐,小便不利,酒精中毒。
[0035] 锦线镖:来源:蔷薇科锦线镖Pptentilla leuconata D. Don,以全草入药。性味: 辛、苦,平。主治:清热解毒。主治肠痈,风热声哑,痢疾。
[0036] 及己: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来源:为金栗兰科金栗兰属植物及己 Chloranthus serratus (Thunb.)Roem. et Schult.,以根或全草入药。夏、秋米挖全草,洗 净,晒干;或将根砍下,分别晒干。性味:辛、温。有毒。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止痛,消肿解 毒。用于跌打损伤,风湿腰腿痛,疔疮肿毒,毒蛇咬伤。
[0037]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0038] 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 杀菌,消炎止痛。
[0039] 戟叶瓦韦:性味:苦、甘,平。主治:利水通淋,清泄肺热。主治肾炎水肿,泌尿道 感染,尿道结石,肺热咳嗽,咯血,支气管哮喘,咽喉炎等症。
[0040] 白头翁: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燥湿杀虫。
[0041] 地榆:苦酸,寒,无毒;归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虚寒 性便血、崩漏及出血有淤者慎用; 大青叶:苦,寒;入肝、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脾胃虚寒者忌用; 青黛:味咸,性寒,入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胃寒者慎用; 槐花:味苦、性微寒;归肝、肺、心、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脾胃虚寒阴虚发热而 无实火者慎用;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 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该品为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功能补脾益肺,效近人参而为较 弱,适用于各种气虚不足者。所含皂苷、菊糖、微量生物碱、淀粉等对人体多脏器有不同程度 的强壮作用,能提高人体的适应性。有抗溃疡,能增加肠张力、调节胃运动,在调理肠胃制 剂中重用党参的肠胃调神剂对慢性腹泻,溃疡性结肠炎,胃窦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颇有效 验。
[0042] 大蒜:性温,味辛平;入脾、胃、肺经,《本草拾遗》:"初食不利目,多食却明。久食 令人血清,使毛发白"。具有温中消食、行滞气、暖脾胃、消积、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饮食 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以及钩 虫、蛲虫等证。大蒜虽有杀虫解毒祛寒健胃之功,然而性质属于湿热之品,同时亦有刺激性, 能刺激肝、肺、胃及眼睛,若患有肝热或肝炎患者、脾胃火重者、眼睛痛或有炎症者宜戒之。 大蒜多食则伤脾、损肺、坏肝、伤耳、生痰、发嗽。大蒜所具有的这些潜在功效,为预防和改善 粥状动脉硬化、防治心脏病,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天然护理途径。同时,大蒜对降低高血压也 有一定作用。只要保持血液正常,就不容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
[0043] 菟丝:性味:甘苦;平。归经:肝;肾;膀胱经。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利 湿。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疽;便溏;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痈疽肿 毒;痱子。
[0044] 菟丝菟丝菟丝菟丝菟丝菟丝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经。泻热通肠,凉血解 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 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溃疡与胃炎合并出血,特 别是以黑便为主,出血量在500毫升以内者;对中风伴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而不宜使 用凝血药物的患者,特别对伴舌苔黄腻、便秘及有吸收热的患者更为适宜;用其他止血药物 无效,而不宜手术治疗者。
[0045]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经、脾经、大肠经、胃经。《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 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NI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 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本草纲目》:"消斑瘆,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 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瘘足寒。"功用清热解毒、透瘆。用于麻 瘆透发不畅、热毒斑瘆、外感表证,时疫火毒、口疮、咽痛、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 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
[0046] 金果榄:苦,寒。归肺、大肠经。《药性考》:"解毒。咽喉痹急,口烂宜服。疽痈发 背,掀赤疔疲,蛇蝎虫伤,磨涂。治目痛,耳胀,热嗽,岚瘴,吐衄,一切外症。"《柑园小识》:"祛 内外结热,遍身恶毒,消瘴疠,双单喉蛾及齿痛,切薄片含;磨涂疔疮肿毒。"功用清热解毒, 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热痛。除煎汤内服外,亦可用鲜 草捣烂外敷。对于外伤出血,可用干草研粉,撒布包扎;用治血瘀肿痛,以鲜草适量,捣烂外 敷。
[0047] 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