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3258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
[0002]茅岩莓茶是一种在特定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生长、繁衍,属落叶藤本植物。含有一种天然植物霜,其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含黄酮粗蛋白12.8?13.8,总黄酮平均含量为^ 6%,最高检测含量为9.37%,是目前所有被发现的植物中黄酮含量最高,故被称为“黄酮之王”。
[0003]不同的黄酮有益作用于人体的不同器官,但人体不能自身合成,所以我们需要自外界经常补充。黄酮在人体内代谢快,不蓄积,多应用于中草药的基础成分,可以促进药效发挥。茅岩莓茶还富含17种氨基酸和和钾、钙、铁、锌、砸等14种微量元素,并具营养性、药理性。
[0004]茅岩莓茶就是采用纯天然野生植物茅岩莓,采用土家传统制茶方法结合现代科学制茶工艺精制加工而成,在茅岩莓茶加工过程中,由于独特的加工方法使茅岩莓叶片内大量二氢杨梅素溶出,在干燥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结晶,出现白色斑点,形状像发霉一样,因此也叫霉茶,二氢杨梅素使具有消炎杀菌、降血脂、软化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抗肿瘤、调节肠胃、对神经系统疾病效果明显。数百年前的土家人感冒、炎症、尿频,烧、烫伤、痤疮、脚臭都延用茅岩嫩芽莓茶内服外用,百岁老人众多,平均寿命在85岁以上,故也称为茅岩莓为长寿藤。
[0005]目前的加工方法一般使用水煮杀青晒干法和炒青摊晒法,水煮杀青晒干法采用茎叶全株砍采,切成一寸长的茶段,用沸水煮捞杀青后,晒干即为成品,这种加工方法生产的茅岩莓茶,半片状,色淡黄绿,有少许白色结晶析出,味带苦涩,这种方法最为方便,但经过水煮捞后,营养物质被大量流失,功能效果差。炒青摊晒法选用茅岩莓的枝叶为原料,用热锅杀炒青,炒至5成干再手工搓揉,然后在太阳底下摊开晒至全干,传统工艺掌握的难度较大,炒锅的时间和温度以及手法和晒干方法都决定了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选取嫩芽制成,带大量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回味甘甜,微波杀青,多次反复揉捻加压,增加其保健效果,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鲜叶采摘、鲜叶处理、杀青、揉捻、解块和烘干,具体步骤如下:
[0008](a)
[0009]鲜叶采摘:在清明节气前期的4月初到5月初进行嫩芽鲜叶采摘,选择嫩芽采摘,叶片细嫩,茶梗细小,通常呈整株状;
[0010](b)鲜叶处理:将采摘的嫩芽鲜叶进行清洗并滤干,至嫩芽鲜叶表面无水份;
[0011](C)
[0012]杀青:杀青机先进行预热,将清洗滤干后的嫩芽鲜叶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散发部分水分和挥发青臭气,杀青温度先高后低,调整微波功率,充分翻动嫩芽鲜叶,完成嫩芽鲜叶杀青;
[0013](d)
[0014]揉捻:将杀青完成后的嫩芽莓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第一次揉捻后加压5?10分钟,解压后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再次加压,解压后再进行第三次揉捻,总共揉捻3?4次,揉捻完成后成为嫩芽莓茶块;
[0015](e)解块:取出嫩芽莓茶块,放入解块机,打散团块,分散;
[0016](f)
[0017]烘干: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提香,并且排除粉末,烘干后通过杀菌机进行杀菌,再包装成成品嫩芽莓茶。
[001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a)中,嫩芽鲜叶选择生长在海拔800?1300米的野生莓茶的嫩芽,色泽为浅绿色,茎蔓顶端有带有两根爬藤须。
[001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C)中,杀青机的温度控制在前中部220?240°C,尾端为120?140°C,杀青时间为3?6分钟,微波功率1500?20001
[002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揉捻的第一次揉捻15?25分钟,加压时间为5?10分钟,解压后第二次揉捻5分钟,第三次揉捻5分钟。
[002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f)中,烘干温度为105?115°C,初次烘干时间为0.5?I小时,摊晾I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5?105°C,烘干时间为0.5?I小时。
[00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3]1、本发明选取最嫩的原材料制成嫩芽莓茶,嫩芽的黄酮含量最高,口感也最好,通过多次反复揉捻加压,茶叶细胞壁的破裂,有利于嫩芽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渗出,极大限度的利用莓茶中黄酮类物质,增加其保健效果。
[0024]2、本发明采用微波杀青,终止了茶叶的新陈代谢,保留了与茶叶品质有关的物质的最佳状态,去除了青草气味,保持了茅岩嫩芽莓茶的原汁原味,茶叶不易揉碎,外形自然卷曲成条,杀青效率也大幅度提高。
[0025]2、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嫩芽莓茶带大量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回味甘甜。
[0026]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发明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鲜叶采摘、鲜叶处理、杀青、揉捻、解块和烘干,具体步骤如下:
[0028](a)
[0029]鲜叶采摘:在清明节气前期的4月初到5月初进行嫩芽鲜叶采摘,选择嫩芽采摘,叶片细嫩,茶梗细小,通常呈整株状;
[0030](b)鲜叶处理:将采摘的嫩芽鲜叶进行清洗并滤干,至嫩芽鲜叶表面无水份;
[0031](c)
[0032]杀青:杀青机先进行预热,将清洗滤干后的嫩芽鲜叶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散发部分水分和挥发青臭气,杀青温度先高后低,调整微波功率,充分翻动嫩芽鲜叶,完成嫩芽鲜叶杀青;
[0033](d)
[0034]揉捻:将杀青完成后的嫩芽莓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第一次揉捻后加压5?10分钟,解压后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再次加压,解压后再进行第三次揉捻,总共揉捻3?4次,揉捻完成后成为嫩芽莓茶块;
[0035](e)解块:取出嫩芽莓茶块,放入解块机,打散团块,分散;
[0036](f)
[0037]烘干: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提香,并且排除粉末,烘干后通过杀菌机进行杀菌,再包装成成品嫩芽莓茶。
[0038]实施例:
[0039]第一步、鲜叶采摘:在清明节气前期的4月初到5月初进行嫩芽鲜叶采摘,选择嫩芽采摘,嫩芽鲜叶选择生长在海拔800?1300米的野生莓茶的嫩芽,色泽为浅绿色,茎蔓顶端有带有两根爬藤须,叶片细嫩,茶梗细小,通常呈整株状。
[0040]第二步、鲜叶处理:将采摘的嫩芽鲜叶进行清洗并滤干,至嫩芽鲜叶表面无水份。
[0041]第三步、杀青:杀青机先进行预热,将清洗滤干后的嫩芽鲜叶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散发部分水分和挥发青臭气,杀青温度先高后低,杀青机的温度控制在前中部2200C,尾端为120°C,杀青时间为3分钟,调整微波功率,微波功率1500W,充分翻动嫩芽鲜叶,完成嫩芽鲜叶杀青。
[0042]第四步、揉捻:将杀青完成后的嫩芽莓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的第一次揉捻20分钟,第一次揉捻后加压5分钟,解压后再进行第二次揉捻,第二次揉捻5分钟,再次加压,解压后再进行第三次揉捻,第三次揉捻5分钟,重复第四次揉捻,总共揉捻4次,揉捻完成后成为嫩芽莓茶块。
[0043]第五步、解块:取出嫩芽莓茶块,放入解块机,打散团块,分散;
[0044]第六步、烘干: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提香,烘干温度为110°C,初次烘干时间为I小时,摊晾I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5°C,烘干时间为0.5小时,并且排除粉末,烘干后通过杀菌机进行杀菌,再包装成成品嫩芽莓茶。
[0045]本发明,选取最嫩的原材料制成嫩芽莓茶,嫩芽的黄酮含量最高,口感也最好,采用微波杀青,终止了茶叶的新陈代谢,保留了与茶叶品质有关的物质的最佳状态,去除了青草气味,保持了茅岩嫩芽莓茶的原汁原味,茶叶不易揉碎,外形自然卷曲成条,杀青效率也大幅度提高;通过多次反复揉捻加压,茶叶细胞壁的破裂,有利于嫩芽莓茶中的二氢杨梅素渗出,极大限度的利用莓茶中黄酮类物质,增加其保健效果。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茶味好,嫩芽莓茶带大量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回味甘甜。
[0046]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鲜叶采摘、鲜叶处理、杀青、揉捻、解块和烘干,具体步骤如下: (a) 鲜叶采摘:在清明节气前期的4月初到5月初进行嫩芽鲜叶采摘,选择嫩芽采摘,叶片细嫩,茶梗细小,通常呈整株状; (b)鲜叶处理:将采摘的嫩芽鲜叶进行清洗并滤干,至嫩芽鲜叶表面无水份; (C) 杀青:杀青机先进行预热,将清洗滤干后的嫩芽鲜叶放入微波杀青机中进行杀青,散发部分水分和挥发青臭气,杀青温度先高后低,调整微波功率,充分翻动嫩芽鲜叶,完成嫩芽鲜叶杀青; (d) 揉捻:将杀青完成后的嫩芽莓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第一次揉捻后加压5?10分钟,解压后再进行第二次揉捻,再次加压,解压后再进行第三次揉捻,总共揉捻3?4次,揉捻完成后成为嫩芽莓茶块; (e)解块:取出嫩芽莓茶块,放入解块机,打散团块,分散; (f) 烘干:放入烘干机中烘干提香,并且排除粉末,烘干后通过杀菌机进行杀菌,再包装成成品嫩芽莓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嫩芽鲜叶选择生长在海拔800?1300米的野生莓茶的嫩芽,色泽为浅绿色,茎蔓顶端有带有两根爬藤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杀青机的温度控制在前中部220?240°C,尾端为120?140°C,杀青时间为3?6分钟,微波功率 1500 ?2000ffo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揉捻的第一次揉捻15?25分钟,加压时间为5?10分钟,解压后第二次揉捻5分钟,第三次揉捻5分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烘干温度为105?115°C,初次烘干时间为0.5?I小时,摊晾I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5?105°C,烘干时间为0.5?I小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嫩芽莓茶的制备工艺,包括鲜叶采摘、鲜叶处理、杀青、揉捻、解块和烘干,具体步骤如下:(a)鲜叶采摘:4月初到5月初采摘,选择嫩芽;(b)鲜叶处理:清洗并滤干;(c)杀青:微波杀青机,杀青温度先高后低;(d)揉捻:揉捻加压;(e)解块:解块机打散团块;(f)烘干:烘干提香,杀菌包装。本发明选取嫩芽制成,嫩芽的黄酮含量最高,口感也最好,采用微波杀青,保持了嫩芽莓茶的原汁原味,茶叶不易揉碎,外形自然卷曲成条,杀青效率也大幅度提高;通过多次反复揉捻加压,有利于莓茶中二氢杨梅素渗出,增加保健效果。批量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嫩芽莓茶带结晶析出白点,茶味醇正回味甘甜。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4970156
【申请号】CN201510353865
【发明人】杨海霞, 吕碧升
【申请人】潘秀娟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