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40928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饮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失眠、疲劳综合症等疾病不断增多。长期服用药物容易产生依赖性,且对身体无益。
[0003]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重视,具有保健功能的饮品茶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饮品。因此,保健饮料特别是天然的保健饮料开发程度越来越高,现市场上有各种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造的植物饮料,但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以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为原料的中药植物保健饮料。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饮料具有健脾养胃、调节人体内血气的功效。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苟5?9份、龙胆草8?20份、五味子5?10份、麦冬8?20份、大率5?15份、枸杞子8?15份、天冬3?8份、当归3?8份、黄芪5?15份、羌活5?15份、柏子仁5?15份和水2400?6000份。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芍7份、龙胆草14份、五味子8份、麦冬15份、大枣10份、枸杞子12份、天冬6份、当归6份、黄芪10份、羌活11份、柏子仁11份和水4400 份。
[0008]本发明选用的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补血养血、平抑肝阳、柔肝止痛、敛阴止汗之功效;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有清热,消肿,止血,解毒,祛黄水之功效;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有敛肺、滋肾、生津、收汗、涩精之功效;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之功效;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等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明目、润肺的功效;天冬,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肾经,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之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之功效;羌活,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柏子仁,味甘,性平,归心、肝、脾经,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诸药在发挥单一作用的同时共奏健脾养胃、调节人体内血气之功效。
[0009]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0010](I)原料预处理: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0011](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上述原料:白苟5?9份、龙胆草8?20份、五味子5?10份、麦冬8?20份、大率5?15份、枸紀子8?15份、天冬3?8份、当归3?8份、黄芪5?15份、羌活5?15份和柏子仁5?15份,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先加混合料20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一次,lOmin,再加混合料1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二次,8min,然后加混合料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三次,5min,三次加水的重量份数总计为2400?6000份,提取液分别过滤后混合,灭菌、冷却后,即得所述中药植物保健饮料。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步骤(2)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白芍7份、龙胆草14份、五味子8份、麦冬15份、大率10份、枸紀子12份、天冬6份、当归6份、黄苗10份、宪活11份和柏子仁11份。
[0014]进一步,步骤(2)所述三次加水的重量份数总计为4400份。
[0015]进一步,步骤⑵所述灭菌为钴60灭菌10?20h。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7](I)本发明的保健饮料,以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为原料,药膳同源,众药合用,能达到健脾养胃、调节人体内血气的功效。
[0018](2)本发明不含抗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天然环保、无任何毒副作用。
[0019](3)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I)原料预处理: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0023](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白苟5kg、龙胆草20kg、五味子5kg、麦冬20kg、大率5kg、枸紀子15kg、天冬3kg、当归8kg、黄苗5kg、宪活15kg和柏子仁5kg,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先加混合料20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一次,lOmin,再加混合料1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二次,8min,然后加混合料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三次,5min,三次加水的重量总计为4240L,提取液分别过滤后混合,钴60灭菌10?20h,冷却后,即得所述中药植物保健饮料。
[0024]实施例2:
[0025](I)原料预处理: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0026](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白芍7kg、龙胆草14kg、五味子8kg、麦冬15kg、大率10kg、枸t己子12kg、天冬6kg、当归6kg、黄苗10kg、宪活Ilkg和柏子仁11kg,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先加混合料20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一次,1min,再加混合料1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二次,8min,然后加混合料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三次,5min,三次加水的重量总计为4400L,提取液分别过滤后混合,钴60灭菌10?20h,冷却后,即得所述中药植物保健饮料。
[0027]实施例3:
[0028](I)原料预处理: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0029](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的上述原料:白苟9kg、龙胆草8kg、五味子10kg、麦冬8kg、大率15kg、枸紀子8kg、天冬8kg、当归3kg、黄苗15kg、宪活5kg和柏子仁15kg,混合均勾后,得到混合料,先加混合料20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一次,1min,再加混合料1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二次,8min,然后加混合料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三次,5min,三次加水的重量总计为4160L,提取液分别过滤后混合,钴60灭菌10?20h,冷却后,即得所述中药植物保健饮料。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芍5?9份、龙胆草8?20份、五味子5?10份、麦冬8?20份、大率5?15份、枸紀子8?15份、天冬3?8份、当归3?8份、黄芪5?15份、羌活5?15份、柏子仁5?15份和水2400?6000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苟7份、龙胆草14份、五味子8份、麦冬15份、大率10份、枸紀子12份、天冬6份、当归6份、黄芪10份、羌活11份、柏子仁11份和水4400份。3.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原料预处理: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 (2)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上述原料:白苟5?9份、龙胆草8?20份、五味子5?10份、麦冬8?20份、大率5?15份、枸紀子8?15份、天冬3?8份、当归3?8份、黄芪5?15份、羌活5?15份和柏子仁5?15份,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料,先加混合料20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一次,lOmin,再加混合料1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二次,8min,然后加混合料5倍重量的水煮沸提取第三次,5min,三次加水的重量份数总计为2400?6000份,提取液分别过滤后混合,灭菌、冷却后,即得所述中药植物保健饮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原料的重量份数分别为:白芍7份、龙胆草14份、五味子8份、麦冬15份、大枣10份、枸杞子12份、天冬6份、当归6份、黄芪10份、羌活11份和柏子仁11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三次加水的重量份数总计为4400份。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食健胃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灭菌为钻60灭菌10?20h。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植物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白芍5~9份、龙胆草8~20份、五味子5~10份、麦冬8~20份、大枣5~15份、枸杞子8~15份、天冬3~8份、当归3~8份、黄芪5~15份、羌活5~15份、柏子仁5~15份和水2400~6000份。本发明以白芍、龙胆草、五味子、麦冬、大枣、枸杞子、天冬、当归、黄芪、羌活和柏子仁子为原料,药膳同源,众药合用,能达到健脾养胃、调节人体内血气的功效。同时,不含抗菌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天然环保、无任何毒副作用。
【IPC分类】A23L2/38
【公开号】CN105192817
【申请号】CN201510502974
【发明人】俸莲英
【申请人】俸莲英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