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混合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477353阅读:1104来源:国知局
黄芩混合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芩混合茶及其制备方法,属茶饮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黄苳(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北方特有的 一种多年生唇形科植物。其根可入药,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泻肺火、降血压,主治肺热咳嗽, 热病胸闷、发热、热痢、湿热黄症、痔疮痛肿、内热胎动不安、动脉硬化性高血压。老百姓用其 茎、叶经过蒸制等传统工序加工成黄芩茶饮用,己有几百年的历史,成为山区人民消暑、待 客的主要饮品。黄芩茶含有黄酬类化合物、有机酸类、二市类、挥发油类、多糖类等多种药效 成分,尤其是其中野黄芩试含量高达8wt%以上,具有镇静、清火、消炎、促进睡眠等多重功 效。
[0003] 黄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传统药用其根,而产量数倍于根的茎叶部被废弃,黄芩 (主要是根)具有抑菌,抗过敏、镇静、降压、降脂、利胆保肝、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经 现代科学化验其含有丰富的黄芩碱,黄芩素、苯甲酸、黄酣等有效成分。黄芩在我国多省市 较为盛产,但对黄芩叶从未进行过有效的利用。由于连年挖掘,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为扩充 药源,充分利用中药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黄芩茎叶的药理活性的实验研究, 证明黄芩茎叶具有较强的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脑和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0004] CN 101444301A公开了一种黄芩茶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黄芩茶包括黄芩叶、蜂 蜜、麦芽三种成份,制作方法是先将黄芩叶去除杂质,切条晾干,将稀释的蜂蜜煮沸再加黄 芩叶搅拌均匀,入蒸箱蒸沸出箱,再放入烘干箱烘干,与炒成微黄的麦芽泪匀即成黄芩茶成 品。CN1334016A公开了一种黄芩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集,见花采集,在 7-10月份采集叶、茎、花;冲洗晾晒,常温食用水冲洗,冲洗时间lmin以内,晾晒至水份少于 7wt% -8wt % ;杀菌切碎,用紫外线灯照射,照射30-60min,切碎到0. 5cm2以下,得黄芩茶。 黄芩茶含有黄芩的叶、茎、花,野黄芩试含量为8. 4wt%-10. 3wt%。CN101953418A公开了一 种黄芩茶及其制作方法,是选用黄芩叶制成。其中,所述的黄芩叶为4-6月黄芩的嫩芽,经 采集,清洗,杀青,揉捻,烘干,炒制等制成。CN103082057A公开了一种黄芩茶制作工艺,选取 黄芩地上部分进行炒制,晾晒制得。
[0005] 上述方法对于黄苳原料仅进行了简单的清洗、瞭晒、杀菌、烘干等步骤,制作出的 黄芩茶在色泽、口感、功效等方面均不甚理想,且以上方法制备的黄芩茶均不适宜于脾胃虚 热者饮用。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芩混合茶及其制备方法,以黄芩植株的 地上部分为原料,黄芩混合茶由黄芩绿茶和黄芩红茶组成,除具有显著的清热、镇静、消炎、 抑菌、解毒、阵压、助消化等功效,本发明的制备工艺还克服了脾胃虚热者慎用黄芩茶的局 限。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芩混合茶,由黄芩绿茶和黄芩红茶组成,所述黄芩 绿茶为原料按绿茶制备工艺制得,所述黄芩红茶为原料按红茶制备工艺制得。绿茶制作时 不经过任何发酵过程、采摘后直接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红茶是 发酵度达80-90 %的全发酵茶,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 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鲜叶中的 化学成份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份。
[0009] 绿茶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 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 点。科学研究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一 定效果。茶具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等药用价值。夏季炎热,以饮用性味苦寒的绿茶为宜,有 清热解暑、解毒止渴的作用。绿茶内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含量较多,有刺激口腔粘膜、 促进消化腺分泌的作用,利于生津,是盛夏消暑止渴的佳品。
[0010] 红茶是全发酵茶,特点是经冲泡后呈红色汤汁,味甘性温,有生热暖胃之功,含有 丰富的蛋白质,具有提神益思、解除疲劳等作用。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 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 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美国心脏学会曾经得出红茶 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饮料之一,能够使心肌梗塞的发 病率降低"的结论。红茶还有各种抗菌作用,并且预防感冒,红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杀除 食物有毒菌、使流感病毒失去传染力等抗菌作用。
[0011] 本发明的黄芩混合茶包含了绿茶和红茶的功效,老幼皆宜,制备过程中的发酵处 理可克服脾胃虚热者慎用黄芩茶的局限,也适宜于脾胃虚热者饮用。
[0012] 进一步,所述黄芩绿茶与所述黄芩红茶的重量比为0. 8-1. 2 :1. 8-2. 5。
[0013] 进一步,所述黄芩绿茶与黄芩红茶的重量比为1 :2。
[0014] 进一步,所述原料为黄芩植株的地上部分,包括叶和/或茎和/或花。黄芩茎、 叶、花中含有的总有效成份,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等作用。药理活性的实验 研究,证明黄芩茎叶具有较强的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脑和动脉血流量,抗心 律失常,保肝,对脑损伤的保护,解热、抗炎等作用。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是黄芩茎 叶总黄酮(TFSS)。TFSS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野黄芩苷、黄芩苷、白杨素-7-〇-f3-D葡 萄糖醛酸苷、序菜素苷等黄酮类化合物。王红燕等[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2002, 12 (5) : 265- 267.]采用种柱色谱(硅胶、s印hadex LH-20-D101 大孔吸 附树脂和聚酰胺)从黄芩茎叶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白杨素、汉黄芩苷元、红花素、黄芩素、 5, 6, 7-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异红花素和白杨素-7-葡萄糖醛酸苷等7种黄酮类成分。不 同季节采集的黄芩茎叶的总黄酮含量有较大的差异,需根据不同植株部位的适宜采摘季节 进行米摘。
[0015] 营养元素方面,黄芩茎、叶、花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Fe,Mn,Zn。茎、叶Fe含量高于 猪肝中Fe的含量,长期摄入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的发生;Μη与人体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 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叶子中Μη的含量最高;Ζη是人体内许多酶的组成 成份或酶的激活剂,人体内缺Ζη会导致免疫功能的下降,引起多种疾病,儿童缺锌则可导 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不良,叶、花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Zn。利用人工种植黄芩的茎、 叶、花和种子开发出系列保健品可成为人体补充Fe,Mn,Zn的有益来源。
[0016] 进一步,所述叶:茎:花的重量比为1-2 :0-1. 5 5。
[0017]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黄芩混合茶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 1)预处理:取上述重量份的黄芩叶和/或茎和/或花进行清洗、阴凉,混合得预处 理料;
[0019] 2)制备黄芩绿茶:
[0020] a杀青:取步骤1)所述预处理料重量份的30%进行杀青处理使之初步成型;
[0021] b摊凉回潮:将步骤a所述杀青处理后的预处理料摊凉,并收拢回潮1-2小时,再 进行簸、拣处理,得半成品;
[0022] c辉锅:将步骤b所述半成品倒入锅中,进一步成型炒干,得黄芩绿茶;
[0023] 3)制备黄芩红茶
[0024] a萎凋:取步骤1)所述预处理料重量份的70%进行萎凋处理;
[0025] b揉捻:对步骤a所述萎凋处理后的预处理料进行揉捻处理,得初制料,揉捻时间 为0. 5-2小时;
[0026] c发酵:对步骤b所述初制料进行发酵,得发酵料,发酵时长为5-7小时;
[0027] d烘焙:对所述发酵料进行烘焙,烘焙温度为60_7(TC,时间为3小时,再将烘焙温 度提温到100-120°C,继续烘焙2-3小时,得黄芩红茶;
[0028] 4)将步骤2)所述黄芩绿茶和步骤3)所述黄芩红茶按上述重量比混合,得黄芩混 合茶的散茶;
[0029] 5)将步骤4)所述散茶经压制,制成包括饼状和/或块状和/或沱状茶,再经干燥 得黄零混合茶。
[0030] 所述黄芩混合茶不仅限于压制成各中形状的茶,还可以制成包括罐装茶,袋泡茶 等。
[0031] 进一步,步骤3)所述发酵处理直至所述初制品达到九成发酵时停止。一般的红茶 为完全发酵的茶叶,但在本发明中,将茶叶只达到九成发酵,因为九成发酵可以使茶叶中的 黄色素较完全发酵多,黄色素具有降血脂的功效,同时使本红茶的茶叶相较于同类产品具 有车父尚的品质。
[0032]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引起脾胃虚热的黄芩茶的制备方法,在制备 过程中对所述原料进行发酵处理。
[0033] 进一步,所述发酵处理依照红茶制备工艺处理。
[0034] 在制备过程中对所述原料进行发酵处理,使所述原料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刺 激减弱,克服了脾胃虚热者禁用黄芩茶的局限。在黄芩茶的制备中,制作过程不经杀青,而 是直接萎凋、揉捻,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亦有人称是茶鞣质)氧化 成为茶红素,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份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 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黄素的新的成份。全发酵茶,茶多酚含量减少,经过"熟化"过 程,刺激性弱,较为平缓温和,尤其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暖胃作用。
[0035] 本发明还在于提供一种调和黄芩混合茶汤色的方法,通过调节所述黄芩绿茶和所 述黄芩红茶的比例来调和汤色,所述汤色可调节范围按测定颜色的3个分量值计分别为:!; 值5. 30-30. 38, a*值-1. 89-10. 12, b *值1. 35-5. 68。茶叶品质色差分析法始于20世纪70 年代,主要是利用色差计来测定颜色的3个分量I;值、a $值、b $值,由L $值、a $值、b $值产 生颜色的系列衍生指标,代表明度,+表示偏亮,-表示偏暗;a $代表红绿色度,+表示偏 红,-表示偏绿;代表黄蓝色度,+表示偏黄,-表示偏蓝。
[00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黄芩混合茶,以黄芩植株的地上部分为原料, 黄芩混合茶由黄芩绿茶和黄芩红茶组成,具有显著的清热、镇静、泻火、消炎、抑菌、解毒、阵 压、助消化等功效,所述的黄芩混合茶为纯天然饮品,淡雅爽口,老幼皆宜,不但解腻止渴, 且保健养生。经过化验,其含有丰富的黄芩碱,黄芩素、苯甲酸、黄自同等有效成分。经常饮 用可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之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