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09607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尾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前端安装有去泥转轴,所述去泥转轴上设置有橡胶凸起,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尾端安装有固定在隔板上的输送带。该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安装有带有橡胶凸起的去泥转轴和去泥球配合可以更全面的清洗红薯的表面,不会出现因无法使红薯转动而使其底部的泥土无法被清除干净的现象,并且安装有热风机可以吹出的热风将红薯表面的液体吹干,无需二次加工就能投入下一个工序加工,不仅减少了加工的工序,而且效率较高。
【专利说明】
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红薯原名番薯,东北俗称地瓜,又名山芋、甘薯、番薯、白芋等,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0003]红薯在成熟后从土壤中取出时表面多粘有泥土,例如中国专利CN204560895U公开了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机构,在转轴上设置截面呈三角形的去泥胶套设计,能够去除红薯表皮粘黏的污泥,但该去泥机构去泥不彻底,在清洗时红薯底部的泥土无法有效的清除,导致少量的污泥残留,影响下一步加工的质量,并且该去泥机构在去除污泥后红薯表面仍然带有液体,需要二次加工才能投入下一个工序加工,不仅增加了加工的工序,而且效率较低,增大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尾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壳体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前端安装有去泥转轴,所述去泥转轴上设置有橡胶凸起,所述第一腔室的内部尾端安装有固定在隔板上的输送带,并且输送带的上方安装有倾斜固定在壳体内壁的热风机,所述去泥转轴和输送带之间设置有导料坡,所述第二腔室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转轮和第二电机,所述旋转转轮的侧面通过偏心设置的转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顶部贯穿隔板并延伸至去泥转轴之间,并且连杆的顶部安装有去泥球,所述去泥转轴与旋转转轮均通过皮带连接有设置在壳体外部的第一电机输出轴,并且输送带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去泥转轴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去泥球设置有至少三个,并且去泥转轴和去泥球交错排列。
[0007]优选的,所述橡胶凸起以去泥转轴的中心为圆心成圆环状分布。
[0008]优选的,所述导料坡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并且导料坡的另一侧安装有防水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并且第一电机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安装有带有橡胶凸起的去泥转轴和去泥球配合可以更全面的清洗红薯的表面,不会出现因无法使红薯转动而使其底部的泥土无法被清除干净的现象,保证了下一步加工的质量,同时安装有导料坡可以使清洗好的红薯顺利的导入到输送带上,并且安装有热风机可以吹出的热风将红薯表面的液体吹干,无需二次加工就能投入下一个工序加工,不仅减少了加工的工序,而且效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12]图中:I壳体、2进料口、3出料口、4隔板、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去泥转轴、8橡胶凸起、9导料坡、10输送带、11热风机、12旋转转轮、13连杆、14去泥球、15第一电机、16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包括壳体I,壳体I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 2,壳体I的尾端开设有出料口 3;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隔板4将壳体I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第一腔室5的内部前端安装有去泥转轴7,去泥转轴7上设置有橡胶凸起8,橡胶凸起8以去泥转轴7的中心为圆心成圆环状分布,第一腔室5的内部尾端安装有固定在隔板4上的输送带10,并且输送带10的上方安装有倾斜固定在壳体I内壁的热风机U,去泥转轴7和输送带10之间设置有导料坡9,安装有导料坡9可以使清洗好的红薯顺利的导入到输送带10上,并且安装有热风机11可以吹出的热风将红薯表面的液体吹干,无需二次加工就能投入下一个工序加工,不仅减少了加工的工序,而且效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导料坡9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导料坡9的另一侧安装有防水板,第二腔室6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转轮12和第二电机16,旋转转轮12的侧面通过偏心设置的转轴连接有连杆13,连杆13的顶部贯穿隔板4并延伸至去泥转轴7之间,并且连杆13的顶部安装有去泥球14,去泥球14为圆形的柔性橡胶球,去泥转轴7设置有至少四个,去泥球14设置有至少三个,并且去泥转轴7和去泥球14交错排列,安装有带有橡胶凸起8的去泥转轴7和去泥球14配合可以更全面的清洗红薯的表面,不会出现因无法使红薯转动而使其底部的泥土无法被清除干净的现象,保证了下一步加工的质量;同时去泥转轴7与旋转转轮12均通过皮带连接有设置在壳体I外部的第一电机15输出轴,第一电机15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并且第一电机15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并且输送带10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
[0015]工作原理:从进料口2将要清洗的红薯放入装置内,利用旋转转轮12通过连杆13带动去泥球14上下运动,再配合去泥转轴7上的橡胶凸起8对红薯进行清洗,再通过导料坡9将红薯导到输送带10上,利用热风机11风干表面后从出料口 3导出。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的前端开设有进料口(2),所述壳体(I)的尾端开设有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内部设置有隔板(4),所述隔板(4)将壳体(I)的内部分隔为第一腔室(5)和第二腔室(6),所述第一腔室(5)的内部前端安装有去泥转轴(7),所述去泥转轴(7)上设置有橡胶凸起(8),所述第一腔室(5)的内部尾端安装有固定在隔板(4)上的输送带(10),并且输送带(10)的上方安装有倾斜固定在壳体(I)内壁的热风机(11),所述去泥转轴(7)和输送带(10)之间设置有导料坡(9),所述第二腔室(6)的内部安装有旋转转轮(I2)和第二电机(I6),所述旋转转轮(12)的侧面通过偏心设置的转轴连接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的顶部贯穿隔板(4)并延伸至去泥转轴(7)之间,并且连杆(13)的顶部安装有去泥球(14),所述去泥转轴(7)与旋转转轮(12)均通过皮带连接有设置在壳体(I)外部的第一电机(15)输出轴,并且输送带(10)的主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电机(16)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泥转轴(7)设置有至少四个,所述去泥球(14)设置有至少三个,并且去泥转轴(7)和去泥球(14)交错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凸起(8)以去泥转轴(7)的中心为圆心成圆环状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坡(9)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套,并且导料坡(9)的另一侧安装有防水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薯清洗用去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5)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并且第一电机(15)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文档编号】A23N12/06GK205492523SQ201620088050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9日
【发明人】张嘉强
【申请人】张嘉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