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烤房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7999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烟叶烤房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烘烤设备,尤其是一种能在传统烟叶烤房基础, 行加装的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烟区传统烤房通常为立式二仓五台结构,主要由燃煤炉膛、火管、进风口、 风道、排湿口等组成,烤房内部装待烤烟叶。按工艺要求,烘烤最主要的是要在各
时间段控制烤房内部的M^和湿度,而传统烤房的温湿度是由人工控制的,在长时
间连续烘烤过程中,几乎时刻都离不开人,致使劳动强度大;由于缺乏对烤房内温 湿度的实时监控,常常由于温湿度超出了烘烤工艺要求的范围而造成烘烤质量差并 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由于采用烤房内部湿热空气自然上升,导致热交换不均匀和热 交换率低,出现烤房内各处温湿度一致性差、至使烟叶变黄和干燥的一致性差、影 响烘烤整体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在传统烟叶烤房基础上进行加装的热风循环 温湿度控制装置,以解^f专统烤房烘烤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烘烤质量差、能耗高等 诸多问题,并且可以增加一次烘烤的装烟量。
本实用新型烟叶烤房热风循环^U湿度控制装置构成是在烟叶烤房上加装由热 风循环主风管(1)、数根顶棚收风管(2)、分风管(3)、循环风机(4)、进风转换
翻板(5)、排湿风机(6)、助燃风机(7)、干湿MS传織(8)和温湿度控制仪 (9)组成热风循环管网,顶棚收风管(2)与烟叶烤房顶棚的排湿窗(12)联通, 顶棚收风管(2)与排湿Ma (6)的进风口联通,拥隨风机(6)的出风口与热风 循环主风管(1)联通,热风循环主风管(1)与进风转换翻板(5)联通,进风转 换翻板(5)与分风管(3)联通,热风循环主风管(1)与分风管(3)之间装有循 环风机(4),循环风机(4)和術显风机(6)的电源线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 进风转换翻板(5)的电源线及位置检测信号线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干湿温传麟(8)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
在烟叶烤房灰坑门(14)魏助燃Mln (7),助燃风机(7)由温湿度控制仪 (9)控制。
所述的分风管(3)为一个Hil管道, 一分为二,分风管(3)各自与一, 风密封装置(10)联通。
顶棚收风管(2)数量与烟叶烤房顶棚的術显天窗(12)数量相同,每个烟叶 烤房顶部的S^显窗(12)接一个顶棚收风管(2),全部顶棚收风管(2)会集并与 总汇风術显口 (13)祠臨风机(6) ai。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由热风循环管网由主风管(1)、收风管(2)、分风 管(3)组成)、循环风机(4)、进離换翻板(5)、術显风机(6)、助燃Mm
(7)、干激鹏传感器(8)、温湿度控制仪(9)等组成。其特征是在原传统 烤房基础上,加装的热风循环主风管(1)、收风管(2)、分风管(3)与循环风 机(4)、进赠换翻板(5)相连接,收风管(2)与主风管(1)和总汇风術显口
(13)及術显风机(6)相连接;循环风机(4)、嫩显风机(6)的电源线与温湿度 控制仪(9)连提进风转换翻板(5)的电源线及位置检测信号线与温湿度控制仪
(9)连接;干湿温传感器(8)与溢破控制仪(9)连接。通过加装在热风循环 管网上的循环风机的工作,将原烤房的热风经術显口不断抽出并经循环管网反送至 位于炉膛两侧的进风口并^A烤房风道,实现热风强制循环。当需要S玲显时,停止 循环风机、打开进风翻板、启动術显i^几,嫩显风机将烤房内的湿气抽出,同时经 进风翻板吸入外部空气,达到强制術显的目的。当需要升温时,助燃风机工作,帮 助炉膛燃烧,稳定或提高烤房温度。JM热风循环、强制術显和升温稳温等的控制 是这样实现的温湿度控制仪不断检测烤房内的干湿温传繊的电阻变化值,将其 转换为电压值并进行数字量转换。该,值与设定的目标值相比较,当干温低于设
定值o.2'c以上时,启动助燃风禾;u:作,反之则停止助燃风ax作;当干温高于设
定值0.化以上时,进行声光报警;当湿温低于设定值0.2。C以上时,启动術显舰 工作、控制进风转^IS板打开,反之则停止術显风机工作、控制进风转换翻板关 闭;当湿温高于设定值0.4。C以上时,进行声光报警。温湿度控制仪内置并固化了一条默认的、符合一般烟叶烘烤工艺要求的各阶段的干温、湿温和持续时间的烘烤
曲线,也可以根据需要人工修改这条曲线,在烘烤的各阶段还可以AI修改当前阶 段的干温、MUi^^卖时间,控制仪将以最后修改的数值为控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是
(1) 、通过加装热风循环管网及循环风机,使烤房内湿热空气充分混合,使烤 房各处温湿度尤其是上部和下部的一致性得到改善,各处烟叶处于相对一致的温湿 度环境下,使得各处烟叶变黄、千燥时间和程度较为一致,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烘烤 质量并能够节约燃煤。
(2) 、通过加装温湿度控制仪和与之连接的助燃风机,实现了烤房干温自动控 制,为烟叶变黄、定色、干筋提供鹏割牛。
(3) 、通过加装術显KM和进风转换翻板,使得烤房内湿度得到较精确控制,
有利于提高保证烟叶变黄所需的湿度环境,提高烤烟等级。
(4) 、 M温湿度控制仪对烤房内部温湿度的实时监示、控制、报警提示等,
可以降低劳动强度。
(5) 、温湿度控制仪^f共了 "自动/手动"控制选择旋纽开关,在手动控制状
态下,通过旋纽开关可选择"循环风机"、"嫩显风机"、"助燃风机"的"低速 /中M/高速"三档调速, 一定禾號上克服了因各地烤房建盖差异、烟叶差异、气候 差异、煤炭品质差异等带来的自动控制难以适应的问题。
(6) 、当出现停电或设备故障时,仍然可以M人工打开灰坑门、进风口活动 I、,及顶棚術显口盖板等方式进行传统烘烤。


图l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烤房顶棚布置示意图。
图3为设备布置示意图。
图4为t显湿度^S制仪的面^^置图。
图中H风循环主风管;2—顶棚收风管;3"^、风管;4一循环风机;^"进
风转MS板;6H^離风机;7—助燃Km; 8~^湿,传 ; ^"温湿度控制仪;10~~进风密封装置;11 j风装置;12"^1臨窗;13—总汇风術显口; 14—灰坑 门;15—冷凝水祠f^显口; 16"^炉膛火门。 具体实駄式
如图l、图2、图3和图4所示,在原传统烤房基础上加装了热风循环管网,在 管网上串行安装了循环风机4和进风转换翻板5,在烤房顶棚的顶棚收风管2的汇 总处并行安装了術显风机6,这些装置分别与温湿度控制仪相连,其工作或打开与 否受控于温湿度控制仪;通过加装干湿温度传麟并与温湿度控制仪相连,实5W 当前烤房内温湿度的监测和报警;通过加装助燃风机并与溢破控制仪连接,实现 烤房的驢控制。
上述热风循环的管网主风管宜选用①300nm的PVC管、分风管3和收风管2宜选 用①160rmi的PVC管、循环风机4宜选用250W、 220VAC的轴流M^几;助燃风机7宜 选用100W、 220VAC鼓风机;进风转换翻板5的驱动电机宜选用25W、 220VAC减速电 机(减速后2rpm);干温和湿温传繊宜选用5X25imiNTC高精度热敏电阻, 检测范围20—80°C,精度土0.5t:;温湿度控制宜选用发明者自行研制的750WK-I型 温湿度控制仪。750WK-I型温湿度控制仪的面板布置如图4所示。
权利要求1、烟叶烤房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由烟叶烤房、灰坑门(14)构成,其特征是在烟叶烤房上加装由热风循环主风管(1)、数根顶棚收风管(2)、分风管(3)、循环风机(4)、进风转换翻板(5)、排湿风机(6)、助燃风机(7)、干湿温度传感器(8)和温湿度控制仪(9)组成热风循环管网,顶棚收风管(2)与烟叶烤房顶棚的排湿窗(12)联通,顶棚收风管(2)与排湿风机(6)的进风口联通,排湿风机(6)的出风口与热风循环主风管(1)联通,热风循环主风管(1)与进风转换翻板(5)联通,进风转换翻板(5)与分风管(3)联通,热风循环主风管(1)与分风管(3)之间装有循环风机(4),循环风机(4)和排湿风机(6)的电源线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进风转换翻板(5)的电源线及位置检测信号线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干湿温传感器(8)与温湿度控制仪(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烤房热风循环纟显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在烟 叶烤房中的灰坑门(14)装有助燃风机(7),助燃风机(7)由温湿度控制仪(9) 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烤房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分风管(3)为一个Hffl管道, 一分为二,分风管(3)各自与一个进风密封装 置(10)联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烤房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顶 棚收风管(2)数量与烟叶烤房顶棚的排湿天窗(12)数量相同,每个烟B十烤房顶 部的排湿窗(12)接一个顶棚收风管(2),全部顶棚收风管(2)会集并与总汇风 排湿口 (13) Sffi风机(6)联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叶烘烤设备,尤其是一种能在传统烟叶烤房基础上进行加装的热风循环温湿度控制装置。在烟叶烤房上加装由热风循环主风管、数根顶棚收风管、分风管、循环风机、进风转换翻板、排湿风机、助燃风机、干湿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控制仪组成热风循环管网,顶棚收风管与烟叶烤房顶棚的排湿窗联通,顶棚收风管与排湿风机的进风口联通,排湿风机的出风口与热风循环主风管联通,热风循环主风管与进风转换翻板联通,进风转换翻板与分风管联通,进风转换翻板的电源线及位置检测信号线与温湿度控制仪连接;干湿温传感器与温湿度控制仪连接。
文档编号A24B3/10GK201375012SQ200820199869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伟 亓, 叶云明, 崔勇军, 张春涛, 张维坤, 曹明武, 李亚铭, 李洪波, 王春林, 王玉明 申请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试验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