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328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草机械,尤其是一种烟丝卷接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卷接机除尘系统上使用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卷烟企业在卷接机烟尘的处理上,主要是利用负压回送到除尘车间当作废料,其中含有的烟丝也遭到了浪费。因此,发明一套在卷接机除尘系统中的烟丝回收设备,可以提高烟丝的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最大限度地防止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卷接机不能对烟尘中的烟丝进行回收,从而造成烟丝浪费的问题,设计一种能与现有的卷接机烟尘处理系统相对接并将其中的优质烟丝加以回收利用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连接管9,该连接管9被用于截装在卷接机除尘管10中,连接管9的进口端通过回收进料管3与分离装置2的进口端相连,该连接管9的出口端通过回送管4与分离装置 2的出尘口相连通,在连接管9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一个通断阀11,该通断阀11打开时,它与卷接机除尘管10连成一体,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直接通过连接管9进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回收装置停止工作,通断阀11关闭时,卷接机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首先通过回收进料管3进入回收装置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进入连接管9的出口端中并经卷接机除尘管10送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分离装置2,该分离装置2被用于将通过回收进料管3输送来的含有烟丝的粉尘中的烟丝与粉尘分离,被分离后的烟丝通过烟丝管道8回送入卷接机中,被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送入原卷接机除尘管10中。所述的分离装置2通过一锥形连接筒7与烟丝管道8相连,在烟丝管道8上还安装有烟丝重量计量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2主要由箱体12、滚筒式滤筒13、Y形隔离块14和驱动装置15 组成,所述的滚筒式滤筒13安装在箱体12中,滚筒式滤筒13的表面设有收纳烟丝的凹槽 20,在凹槽20中设有将粉尘吸入滚筒式滤筒13内的并与其内腔相通的吸尘孔16,箱体12 的上端与回收进料管3相连通,箱体12的下端与烟丝管道8相连通,滚筒式滤筒13由驱动装置15驱动在箱体12中转动;Y形隔离块14位于滚筒式滤筒13中,并将其内腔分隔成上部空间17、下左空间18和下右空间19三个空间,所述的上部空间17与带有负压的回送管 4相连通,所述的下左空间18和下右空间19相互之间贯通并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12中对称安装有斜隔板21,两块斜隔板21与滚筒式滤筒13表面相切点之间的弧长小于滚筒式滤筒13周长的1/2,且留有适当间隙。[0011]所述的驱动装置15由变频电机5及传动带22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有利于提高烟丝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通过人机一体化的操作界面,可以对烟丝回收率进行设定与调整。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控制准确,制造、维修方便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它也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它主要由连接管9、分离装置2、回收进料管3、回送管4 和烟丝管道8组成,分离装置2由变频电机5驱动,其中的连接管9被用于截装在卷接机除尘管10中,即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时先将原除尘管10截断,再将连接管9接入截断处,连接管9的进口端连接有回收进料管3,回收进料管3与分离装置2的进口端相连,该连接管9的出口端连接有回送管4,回送管4的进口端与分离装置2的出尘口相连通,在连接管9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一个应急变道用的通断阀11 (可采用电动阀门控制),该通断阀11打开时,它与卷接机除尘管10连成一体,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直接通过连接管9进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回收装置停止工作,通断阀11关闭时,卷接机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首先通过回收进料管3进入回收装置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 4进入连接管9的出口端中并经卷接机除尘管10送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关键的分离装置2被用于将通过回收进料管3输送来的含有烟丝的粉尘中的烟丝与粉尘分离,被分离后的烟丝通过烟丝管道8回送入卷接机中,被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送入原卷接机除尘管10中,它既可采用现有的用于将粉尘分离的离心机、分选机等加以实现,也可采用图2、3所示的分离装置,图2、3中,分离装置2通过一锥形连接筒 7与烟丝管道8相连,在烟丝管道8上还安装有烟丝重量计量装置1 (可采用微波固体计量仪加以实现)。图2中的分离装置2主要由合金铝加工制造的箱体12、不锈钢材料加工制造的耐腐蚀滚筒式滤筒13 (类似于滚筒式洗衣机的滚筒,其回转轴水平安装)、Y形隔离块14 和驱动装置15组成,所述的滚筒式滤筒13安装在箱体12中,滚筒式滤筒13的表面设有收纳烟丝的凹槽20,在凹槽20中设有将粉尘吸入滚筒式滤筒13内的并与其内腔相通的吸尘孔16,如图3所示,箱体12的上端与回收进料管3相连通,箱体12的下端与烟丝管道8相连通,滚筒式滤筒13由驱动装置15驱动在箱体12中转动,驱动装置15由变频电机5及传动带组成;Y形隔离块14位于滚筒式滤筒13中,并将其内腔分隔成上部空间17、下左空间 18和下右空间19三个空间,所述的上部空间17与带有负压的回送管4相连通,所述的下左空间18和下右空间19相互之间贯通并与大气相连通。所述的箱体12中对称安装有斜隔板21,两块斜隔板21与滚筒式滤筒13表面相切点之间的弧长小于滚筒式滤筒13周长的1/2,且留有适当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部分可由人机操作界面6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卷烟生产过程中,如果不对烟尘中的烟丝进行回收,则可将通断阀11打开,原卷接机的烟尘直接通过连接管9从下向上进入原除尘车间进行处理。如果需要对烟尘中的烟丝进行回收,则关闭通断阀11,此时卷接机的烟尘在负压作用下从回收进料管3进入分离装置2中,由于滚筒式滤筒13内的上部空间通过回送管4与原负压装置相通,上部空间 17中产生负压,从回收进料管3中吸入的烟尘在被上部空间17吸附的过程中,粒径小的粉尘通过滤筒表面的吸尘孔16吸入上部空间17中被回送管4再次送入卷接机原除尘管10 中,而烟尘中的烟丝则被吸附在滤筒13表面的凹槽20中,随着滤筒的转动,凹槽20中的烟丝随滤筒转动至超过斜隔板后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到箱体12的下部并经过锥形连接筒7后进入烟丝管道8中被回收,回收的量可通过安装的微波固体计量仪进行计重。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一连接管(9 ),该连接管(9 )被用于截装在卷接机除尘管(10 )中,连接管(9 )的进口端通过回收进料管(3)与分离装置(2)的进口端相连,该连接管(9)的出口端通过回送管 (4)与分离装置(2)的出尘口相连通,在连接管(9)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之间设有一个通断阀 (11),该通断阀(11)打开时,它与卷接机除尘管(10)连成一体,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直接通过连接管(9 )进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回收装置停止工作,通断阀(11)关闭时,卷接机除尘管(10)中的含烟丝粉尘首先通过回收进料管(3)进入回收装置中进行分离,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 )进入连接管(9 )的出口端中并经卷接机除尘管(10 )送入原粉尘处理装置中;一分离装置(2),该分离装置(2)被用于将通过回收进料管(3)输送来的含有烟丝的粉尘中的烟丝与粉尘分离,被分离后的烟丝通过烟丝管道(8 )回送入卷接机中,被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送入原卷接机除尘管(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装置(2)通过一锥形连接筒(7)与烟丝管道(8)相连,在烟丝管道(8)上还安装有烟丝重量计量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离装置(2)主要由箱体(12)、滚筒式滤筒(13)、Y形隔离块(14)和驱动装置(15)组成,所述的滚筒式滤筒(13)安装在箱体(12)中,滚筒式滤筒(13)的表面设有收纳烟丝的凹槽(20),在凹槽(20) 中设有将粉尘吸入滚筒式滤筒(13)内的并与其内腔相通的吸尘孔(16),箱体(12)的上端与回收进料管(3)相连通,箱体(12)的下端与烟丝管道(8)相连通,滚筒式滤筒(13)由驱动装置(15)驱动在箱体(12)中转动;Y形隔离块(14)位于滚筒式滤筒(13)中,并将其内腔分隔成上部空间(17)、下左空间(18)和下右空间(19)三个空间,所述的上部空间(17)与带有负压的回送管(4)相连通,所述的下左空间(18)和下右空间(19)相互之间贯通并与大气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箱体(12)中对称安装有斜隔板(21),两块斜隔板(21)与滚筒式滤筒(13)表面相切点之间的弧长小于滚筒式滤筒(13)周长的1/2,且留有适当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15)由变频电机(5 )及传动带(22 )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卷接机烟丝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连接管(9)和分离装置(2),连接管(9)被用于截装在卷接机除尘管(10)中,连接管(9)的进口端通过回收进料管(3)与分离装置(2)的进口端相连,该连接管(9)的出口端通过回送管(4)与分离装置(2)的出尘口相连通,分离装置(2)被用于将通过回收进料管(3)输送来的含有烟丝的粉尘中的烟丝与粉尘分离,被分离后的烟丝通过烟丝管道(8)回送入卷接机中,被分离后的粉尘再通过回送管(4)送入原卷接机除尘管(10)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控制准确,制造、维修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24C5/00GK202206872SQ2011203601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3日
发明者孙友贵, 戴光利, 王李苏, 翁建国, 郝恒义 申请人:大树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