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回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8618发布日期:2018-07-20 17:35阅读:9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潮装置,属于一种烟叶回潮装置。



背景技术:

烟叶需要保持适宜的含水量,才能保证制作卷烟时具有最佳吸味,因此制作卷烟的烟叶含水量过高,不但燃烧性不好,容易发霉,而含水量过低,则造成刺激性增强,严重影响卷烟的吸味。特别是在我国北方秋冬季节天气极其干燥,存放的烟叶极易导致脱水,由干燥的烟叶做成卷烟后,这种卷烟燃烧会导致造成卷烟烟气的辛辣感增强,大大降低香吃味,由于烟叶种类不同,对于大批量烟叶保湿问题,由大型的恒温恒湿贮存仓库解决,而对于种类不同且数量较少的烟叶不易回潮,没有现成的设备或装置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叶回潮装置,通过滚动回潮筒的方式,使得水腔内的水通过加热腔加热蒸发至滚动中的回潮筒,回潮筒内不同种类烟叶能在滚动中受潮,从而提高了对数量较少且种类不同烟叶的回潮处理,减少了分别操作麻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叶回潮装置,包括底箱和支架,所述支架安装在底箱上,还包括了回潮筒;

所述底箱设有一金属板,其将底箱内部分隔为加热腔和水腔,所述加热腔为一封闭式腔体,所述水腔设在加热腔上方且水腔设有端盖,在所述端盖上设有用于通过加热腔加热对水腔内部水蒸发的多排蒸发孔;

在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室和控制室,所述加热室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多个电热管;

所述控制室内安装了具有正负极的电源模块,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控器,在所述控制室外侧设有两眼电源接孔和具有开关电源及调温功能的调温开关;

所述两眼电源接孔具有分别连接具有正负极的电源模块的两接触孔,其分别为正极接触孔和负极接触孔,其正极接触孔通过安装导线连接至电源模块的正极,所述电源模块设有的正极通过该导线电连接调温开关,所述调温开关通过导线电连接温控器,将调温开关的调温操作输入至温控器的输入端,所述温控器电连接依次电连接的电热管,将所述温控器温度控制通过其输出端输出至依次电连接的电热管,实现温度控制;

所述支架包括:

两支撑板和安装在两支撑板之间的轴体;

所述轴体两端均设有轴杆,在所述两支撑板上均设有插入轴杆的轴孔,所述轴体通过其两端均设有的轴杆分别插入轴孔内且安装了转把;

在所述轴体上固定安装了两转板,在所述两转板上均设有至少四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口;

所述回潮筒设有至少四个,所述至少四个回潮筒均包括围绕筒体形状设有多排回潮孔的筒体和螺接在筒体一侧的筒盖,所述筒体一侧及筒盖上均设有螺纹柱,其分别插接在安装口且通过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在所述端盖上还设有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采用的型号为ADUC841。

进一步的,所述轴杆为中空内螺纹管,所述转把设有螺接在中空内螺纹管的螺接柱,其相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一侧设有筒体螺纹,所述筒盖设有螺接在筒体螺纹上的配接筒体螺纹,其相螺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箱上设有水腔和加热腔,由加热腔加热使得水腔内水蒸发,从端盖设有的蒸发孔向上蒸发;

在底箱安装的支架上设有轴体,通过在轴体上设有的两转动板之间安装回潮筒,可分别将不同种类且数量较少的烟叶分别回潮处理;

通过轴体两端设有的转把设置,转动转把,使得转动板滚动,由此安装两转动板之间的回潮筒滚动,使得回潮筒内烟叶在滚动通过筒体设有的细小的回潮孔能均匀受潮;

该回潮装置通过滚动回潮筒的方式,使得水腔内的水通过加热腔加热蒸发至滚动中的回潮筒,回潮筒内不同种类烟叶能在滚动中受潮,从而提高了对数量较少且种类不同烟叶的回潮处理,减少了分别操作麻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腔内部接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回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箱1,金属板11,加热腔2,加热室21,电热管22,控制室3,温控器31,电源模块32,调温开关34,两眼电源接孔35,水腔4,端盖41,蒸发孔42,进水管43,支架5,支撑板51,轴体52,轴杆521,转板53,轴孔54,安装口55,把手6,螺纹杆61,回潮筒7,筒体70,筒体螺纹71,回潮孔72,螺纹柱73,筒盖8,筒体配接螺纹81,螺母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烟叶回潮装置,包括底箱1和支架5,所述支架5安装在底箱1上,还包括了回潮筒7,其用于放置不同种类的烟叶,以便于加潮使用;

所述底箱1设有一金属板11,该金属板为导热板,用于导热使用,该金属板将底箱1内部分隔为加热腔2和水腔4,所述加热腔2为一封闭式腔体,水腔内用于放置加热的水,所述水腔4设在加热腔2上方且所述水腔2设有端盖41,在所述端盖41上设有用于通过加热腔2加热将水腔内水蒸发的多排蒸发孔42;

在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室21和控制室3,所述加热室21内设有依次电连接的多个电热管22;该电热管为高温电热管,高温电热管可采用不锈钢或石英管,其最高加热温度可达到500度,用于高温加热后,通过金属板将热量传输至水腔,使得水腔内水加热沸腾蒸发。

所述控制室3内安装了具有正负极的电源模块32,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控器31,在所述控制室3外侧设有两眼电源接孔35和具有开关电源及调温功能的调温开关34;

所述两眼电源接孔35具有连接正负极接触孔,其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将外部电源输入,其正极接触孔通过安装导线连接至电源模块32的正极,所述电源模块32设有的正极通过导线电连接调温开关34,该调温开关转动后将电源接通,且顺时针旋转来调大温度,所述调温开关34通过该导线电连接温控器31,将调温开关的调温输入至温控器31设有的输入端,所述温控器31电连接依次电连接的电热管22;将所述温控器31的温度控制输出至依次电连接的电热管22,从而使得多个电热管一并加热。

所述支架5包括:

两支撑板51和安装在两支撑板51之间的轴体52;

所述轴体52两端均设有轴杆521,在所述两支撑板51上均设有插入轴杆52的轴孔54,使得轴体安装在两支撑板上,易于转动,所述轴体52通过其两端均设有的轴杆521分别插入轴孔54内且安装了转把6;通过转把来对轴体转动。

在所述轴体52上固定安装了两转板53,在所述两转板53上均设有至少四个相对设置的安装口55;其呈十字型设置。

所述回潮筒7设有至少四个,所述至少四个回潮筒7均包括围绕筒体形状设有多排回潮孔的筒体70和螺接在筒体70一侧的筒盖8,所述筒体70一侧及筒盖8上均设有螺纹柱73,其分别插接在安装口且通过螺母9固定,使得回潮筒安装在两转动板之间,通过转把转动,使得轴体上设有的两转动板转动,从而回潮筒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筒内烟叶滚动,底箱蒸发上来的水气能对滚动中的烟叶回潮。

在所述端盖4上还设有进水管43,用于注水使用。

所述温控器31采用的型号为ADUC841。

所述轴杆521为中空内螺纹管,所述转把6设有螺接在中空内螺纹管的螺接杆61,其相螺接。转把安装在轴体上。

所述筒体70一侧设有筒体螺纹71,所述筒盖8设有螺接在筒体螺纹71上的配接筒体螺纹81,其相螺接。方便放置烟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该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水腔上安装的端盖上的注水管注入清水,通过转动加热腔一侧设有的调温开关,同时电源模块通过电连接的电源接孔输入外部电源,通过旋转调温开关,使得电源接通,再将调温开关顺时针旋转至所需加热温度,调温开关电连接温控器,将调温操作输入至温控器,温控器输入端输入该操作且控制温度,再电连接依次电连接的多个电热管,将温控器控温信号输出至依次电连接的多个电热管,使得多个电热管一并加热,从而将加热热量通过金属板传导至水腔,使得水腔内的清水加热后沸腾蒸发至外部;

由于底箱上安装了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了轴体,轴体上设有转动板,在两转动板之间安装了至少四个回潮筒,事先在至少四个回潮筒内分别放置不同种类且数量较少的干燥烟叶,将筒盖螺接在筒体上,由于筒体上设有回潮孔,该回潮孔为细密回潮孔,不易将烟叶掉落,将回潮筒安装在两转动板设有的安装口上且通过螺母螺紧,在轴体两端分别安装转把,通过转动转把使得轴体转动,因此安装在两转动板之间的回潮筒转动,由此,使得蒸发向上的蒸气能分别均匀从回潮孔内至于滚动的回潮筒内的烟叶上,使得均匀回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底箱上设有水腔和加热腔,由加热腔加热使得水腔内水蒸发,从端盖设有的蒸发孔向上蒸发;

在底箱安装的支架上设有轴体,通过在轴体上设有的两转动板之间安装回潮筒,分别将不同种类且数量较少的烟叶分别回潮处理,具有分类处理效果;

通过轴体两端设有的转把设置,转动转把,使得转动板滚动,由此安装两转动板之间的回潮筒滚动,使得回潮筒内烟叶在滚动通过筒体设有的细小的回潮孔能均匀受潮;

该回潮装置通过滚动回潮筒的方式,使得水腔内的水通过加热腔加热蒸发至滚动中的回潮筒,回潮筒内不同种类烟叶能在滚动中受潮,从而提高了对数量较少且种类不同的烟叶的回潮处理,减少了分别操作的麻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