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7571发布日期:2019-04-12 23:2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烟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及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在烟草制丝生产线、打叶复烤生产线中高效准确地剔除中烟叶中夹杂的重质异物、轻质异物、霉变烟叶、低等级烟叶提高烟叶的纯度是确保卷烟质量的关键工艺流程。目前烟草企业多采用方法为风选的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烟叶在气流的托举作用下悬浮于分选箱实现重质异物的分选,这对于分选剔除烟叶中的异物比较有效,但风选无法完成卷曲烟叶的分选,也不能将分选后的烟叶自动摊薄,无法杜绝烟叶重叠,降低了后期视觉检测的成功率。因此现在大部分情况需要人工摊薄烟叶,并且无法连续工作,只有摊薄一批烟叶后才能对下一批烟叶进行摊薄,降低了生产效率。

公开号为cn203120950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烟叶摊薄及分选系统,使用振槽将烟叶抖散后接皮带机输送,只能将烟叶拉成一定厚度的烟叶层,无法达到烟叶单层化,不重叠的要求。公开号为cn106690398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烟叶摊铺、展平、单层化的方法及装置,使用多组风机系统和多组传送带进行烟叶分离,成本较高。而且该方案在设备中存在多处封闭模块,这些模块一旦出现堵塞,无法及时观察到相关情况,不易及时发现问题,等故障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后,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无法分离卷曲烟叶,并且不能以较简单的方式同时将烟叶摊薄的问题。

所述的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包括操作平台传送带、负压打孔皮带、视觉检测传送带、负压腔和负压风机,所述负压打孔皮带倾斜设置,所述视觉检测传送带的进料端设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下带面一侧,位于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出料端下面,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位于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上带面一侧,与所述上带面之间留有供烟叶通过的间隙,所述负压腔沿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方向设置在所述上带面底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带面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与所述负压腔的进风面相对应,所述负压腔还设有安装有所述负压风机的吸风口。

优选的,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的出料端设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中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另一端低于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

优选的,本烟叶负压分离设备还包括设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下端的烟叶收集槽。

优选的,所述进风面上设有若干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沿进风面长度方向排布,相邻进风口之间的分隔梁宽度小于烟叶的标准长度。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为沿进风面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进风槽,所述进风槽相互平行沿所述进风面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负压打孔皮带上的通风孔分为若干打孔区域,所述打孔区域之间间隔有无孔区域。

优选的,所述打孔区域的长度大于60cm,宽度大于20cm,相邻的所述打孔区域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50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的的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的烟叶负压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烟叶运到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未分离的烟叶群从操作平台传送带的出料端掉到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上带面上;

步骤二、所述未分离的烟叶群底部的烟叶被负压腔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上成为被吸附烟叶,而未被吸附的烟叶沿倾斜的上带面下滑,其中部分烟叶接触通风孔后被吸附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上;

步骤三、而其他仍未被吸附的烟叶沿所述负压打孔皮带的上带面下滑到烟叶收集槽成为未被吸附掉落烟叶;

步骤四、所述被吸附烟叶被所述负压打孔皮带运输到上端的出料端,翻转后脱离进风面掉落到所述视觉检测传送带上,成为已分离烟叶。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初选后的烟叶从操作平台传送带送掉落到负压打孔皮带上,在负压腔的作用下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的上带面,卷曲的烟叶因为表面积较小,操作者可以通过调节负压大小,让其不易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上,这样卷曲的烟叶就会向下滑落到设在负压打孔皮带下端的烟叶收集槽中。而符合标准的普通烟叶会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的上带面,而如果有的烟叶堆积在其他烟叶上,就会因为负压无法穿过下面的烟叶而无法吸附,向下滑落,直到接触到表面没有烟叶的上带面部分。而被吸附的烟叶随负压打孔皮带上升直到出料端不再受到负压腔吸附而掉落到视觉检测传送带,这时烟叶已经自动摊薄,并且基本上烟叶只有一层,因此很适合后面进行视觉检测。本发明既分离了卷曲烟叶,又能有效将烟叶摊薄至单层,而且该设备大部分结构均露在外部易于观察是否出现故障,也易于发现故障位置,维护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负压打孔皮带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负压腔的进风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负压腔的进风面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负压打孔皮带,2、负压腔,3、负压风机,4、视觉检测传送带,5、操作平台传送带,6、烟叶收集槽,7、通风孔,8、打孔区域,9、进风面,10、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包括操作平台传送带5、负压打孔皮带1、视觉检测传送带4、负压腔2和负压风机3。操作平台传送带5为进料的传送带,视觉检测传送带4是出料的传送带。操作平台传送带5、负压打孔皮带1和视觉检测传送带4三者的带轮通过转轴安装在机台或墙面上,其中主动带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电机传动连接。

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倾斜设置,所述视觉检测传送带4的进料端设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下带面一侧,位于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出料端下面,与所述下带面之间的间隙较小减少烟叶掉落的概率。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位于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上带面一侧,与所述上带面之间留有供烟叶通过的间隙,让不符合要求的烟叶或其他异物滑落,也方便烟叶滑动摊薄。

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的出料端设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中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出料端高于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另一端低于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所述视觉检测传送带4的进料端设在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的出料端下面。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下端底下设有烟叶收集槽6,收集不符合要求的卷曲烟叶及少量异物。

所述负压腔2位于负压打孔皮带1内侧,沿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方向设置。负压腔2的进风面9位于所述上带面底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带面上设有若干通风孔7与所述负压腔2的进风面9相对应。所述负压腔2还设有安装有所述负压风机3的吸风口。所述进风口10为沿进风面9长度方向延伸的若干进风槽,所述进风槽相互平行沿所述进风面9的宽度方向均匀排布。这样沿进风槽长度方向的所有通风孔7都始终处于负压状态,缺点是进风槽间隔部分的通风孔7处于无负压状态,因此在安装负压打孔皮带1时,应当将通风孔7横向间隔部分对应设在进风槽间隔部分,进风槽间隔小于或等于通风孔7横向间隔。

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上的通风孔7分为若干打孔区域8,所述打孔区域8之间间隔有无孔区域。所述打孔区域8的长度大于60cm,宽度大于20cm,相邻的所述打孔区域8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50cm。打孔区域8保持一定间隔,更有利于让堆积的烟叶滑落摊薄,尽可能保证烟叶摊薄为单层,方便后期视觉检测。

实施例2:

如图1-3、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在于进风口10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面9上设有若干进风口10,所述进风口10沿进风面9长度方向排布,相邻进风口10之间的分隔梁宽度小于烟叶的标准长度。这样分隔梁可以与打孔区域8之间的间隔对应,从而保证吸附过程中减少无用的进风口10区域,能节约能源而不影响分离和摊薄效果。

采用上述的可连续工作的烟叶负压分离设备的烟叶,本发明还提供了与之对应的烟叶的烟叶负压分离方法。该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烟叶运到所述操作平台传送带5,未分离的烟叶群从操作平台传送带5的出料端掉到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上带面上;

步骤二、所述未分离的烟叶群底部的烟叶被负压腔2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1上成为被吸附烟叶,而未被吸附的烟叶沿倾斜的上带面下滑,其中部分烟叶接触通风孔7后被吸附在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上;

步骤三、而其他仍未被吸附的烟叶沿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的上带面下滑到烟叶收集槽6成为未被吸附掉落烟叶;

步骤四、所述被吸附烟叶被所述负压打孔皮带1运输到上端的出料端,翻转后脱离进风面9掉落到所述视觉检测传送带4上,成为已分离烟叶。

初选后的烟叶从操作平台传送带5送掉落到负压打孔皮带1上,在负压腔2的作用下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1的上带面,卷曲的烟叶表面积较小,操作者可以通过调节负压大小,让其不易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1上,这样卷曲的烟叶就会向下滑落到设在负压打孔皮带1下端的烟叶收集槽6中。而符合标准的普通烟叶会吸附在负压打孔皮带1的上带面,而如果有的烟叶堆积在其他烟叶上,就会因为负压无法穿过下面的烟叶而无法吸附,向下滑落,直到接触到表面没有烟叶的上带面部分。而被吸附的烟叶随负压打孔皮带1上升直到出料端不再受到负压腔2吸附而掉落到视觉检测传送带4,这时烟叶已经自动摊薄,并且基本上烟叶只有一层,因此很适合后面进行视觉检测。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