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341发布日期:2018-12-11 19:5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发烟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发烟装置可用于将电加热发烟装置中的气溶胶形成基材加热至几百摄氏度的高温,从而可以释放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以供用户使用。然而,电加热发烟装置中的加热元件位于其壳体内,因此,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元件所处的位置将是电加热发烟装置最热的部位。

为便于使用,电加热发烟装置的大小与传统香烟的大小大致相同或者为可容纳香烟即可,所以,对于手持式电加热发烟装置,其加热部位在加热过程中有可能会热得让使用者很不舒服。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方案一般是在壳体开设进气口,将冷气流从壳体内形成的通道流入,并进入加热元件处,然后在加热元件处、烟支的最底端被吸入,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

但是,现有的气流通道是在电加热发烟装置的支架外壁和外壳内壁之间形成的,或者是具备一个外表面和一个内表面的壳体内形成的,因此,现有的气流通道与气溶胶形成制品之间有壳体或是表面隔开,冷气流通过气流通道时不能带走贴近气溶胶形成制品高温区域的温度,降温效果不明显,仍存在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气溶胶形成制品以及气溶胶发生装置;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敞开容置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近侧端的开口,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沿所述开口插入在所述容置腔中;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还包括:沿所述开口、从所述容置腔的内表面与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成的第一气流通道,从所述容置腔的远侧端、沿所述容置腔的轴向延伸至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的近侧端的第二气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在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汇合,所述容置腔的底部位于所述容置腔的远侧端;

用于加热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加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形成制品包括气溶胶形成基材以及烟嘴组件,所述烟嘴组件包括供使用者抽吸的烟嘴、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和所述烟嘴之间的气溶胶形成主体;所述气溶胶形成基材、烟嘴以及气溶胶形成主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平行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

优选地,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近侧端或者靠近所述容置腔的近侧端。

优选地,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多个进气口、以及与所述进气口一一对应并沿所述容置腔的轴线纵向延伸至所述容置腔的底部的导气槽。

优选地,每一条所述导气槽平行于所述容置腔的轴线。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容置腔的近侧端处或者靠近所述容置腔的近侧端。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中空的支架,且所述支架的内部形成所述敞开的容置腔,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远侧端和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远侧端在围绕所述加热元件的基座的通孔处相汇合。

优选地,所述加热元件为圆柱状或片状,所述加热元件远离所述容置腔的远侧端的一端为尖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具有近侧端和远侧端的壳体、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敞开容置腔、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近侧端的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用于加热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气溶胶形成基材的加热元件。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第一气流通道直接形成于气溶胶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可使气流通过时可以带走气溶胶形成制品周围的热空气及气溶胶形成制品的表面温度,同时外部冷空气通过高温的气溶胶形成制品外围时被加热,能够很好的改善气溶胶形成制品的温度、降温效果明显,有效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且还可降低加热元件的发热量,降低功耗。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实施例一剖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一优选实施例的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实施例二剖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该改进的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可以用于加热气溶胶形成制品以生成能被使用者直接抽吸的烟气。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可以为手持式电加热发烟系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气溶胶形成制品100以及气溶胶发生装置200;气溶胶发生装置200包括壳体201、沿壳体201的轴向设置的敞开容置腔202、以及设置在壳体201近侧端的开口,气溶胶形成制品100沿开口插入在容置腔202中;气溶胶发生系统还包括:沿开口、从容置腔202的内表面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形成的第一气流通道10,从容置腔202的远侧端、沿容置腔202的轴向延伸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近侧端的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10和第二气流通道在容置腔202的底部汇合,容置腔202的底部位于容置腔202的远侧端;用于加热容置于容置腔202内的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加热元件40。作为选择,该加热元件40可以为圆柱状或片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气溶胶发生装置200”指的是可与气溶胶形成基材102相互作用而生成气溶胶的装置。气溶胶形成基材102为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一部分,例如,可以为发烟制品的部分。“气溶胶形成基材102”指的是能够释放可以形成气溶胶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基材,在使用中可对气溶胶形成基材102进行加热以释放该挥发化合物。其中,气溶胶形成制品100为发烟制品,例如香烟等。

本实用新型的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包括气溶胶形成基材102以及烟嘴1011组件101,烟嘴1011组件101包括供使用者抽吸的烟嘴1011、以及设置在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和烟嘴1011之间的气溶胶形成主体1012;气溶胶形成基材102、烟嘴1011以及气溶胶形成主体1012为一体结构。其中,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可用于被加热释放出可供使用者抽吸的挥发性化合物。烟嘴1011用于供使用者抽吸该挥发性化合物。

第一气流通道10可设置于容置腔202的内表面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流通道10是直接形成于容置腔202的内表面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而,该设置方式可使得冷空气沿开口进入容置腔202时,冷空气直接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经过,进而将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周围的热空气被冷空气直接带走,同时还可以直接吸收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表面温度,快速降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在加热时所产生的热量,使得热量进入壳体201之前就被提前吸收掉,避免热量进入壳体201内而扩散至壳体201外表面,确定了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在握持该气溶胶发生装置200时不会产生不适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以理解地,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者抽吸时,冷空气沿开口直接进行容置腔202,进而可形成多条第一气流通道10,冷空气可完全覆盖气溶胶形成制品100位于容置腔202内的外表面的面积,可以有效地带走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外表面周围的热空气,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降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表面温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气流通道10平行于容置腔202的轴线,换言之,第一气流通道10从容置腔202的近侧端延伸至容置腔202的远侧端均平行于容置腔202的近侧端与容置腔202的远侧端之间的纵向延伸部,这样设置可以加大冷空气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外表面的接触面积,确保降温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气溶胶发生装置200可包括多个进气口203、以及与进气口203一一对应并沿容置腔202的轴线纵向延伸至容置腔202的底部的导气槽。其中,每一条导气槽与一个进气口203对接形成一条气流通道,这些气流通道即为前述的第一气流通道10。可选的,每一条导气槽均平行于容置腔202的轴线,换言之,每一条导气槽与容置腔202的近侧端和远侧端之间的纵向延伸部平行。

进一步地,当设置多个进气口203时,多个进气口203可沿容置腔202的内表面沿周向间隔分布,以使所形成的气流通道均匀分布在容置腔202的内表面,从而可均匀地带走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表面温度及其周围的热空气。

作为选择,该实施例的进气口203位于容置腔202的近侧端或者靠近容置胶的近侧端。本实用新型所指的近侧端指使用者在使用该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时,靠近使用者抽吸烟嘴1011的近侧端,远侧端指使用使用该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时,远离使用者抽吸烟嘴1011的远侧端。将进气口203设置在容置腔202的近侧端可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被使用者的手堵塞,同时还可使导气槽的长度尽可能加大,甚至为容置腔202的整个纵向延伸部的长度,加大了冷空气的分布面积。

作为选择,该实施例的导气槽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例如,可以为螺旋形形状、蛇形形状、或者圆柱状。通过将导气槽设置为不同形状的气流路径,可提供不同的热分布以及来匹配该气溶胶发生装置200的其他部件,如依据容置腔202或者加热元件40的形状设置导气槽的形状。例如,若加热元件40被形成为围绕延伸的螺旋形加热元件40,则可将导气槽设置为与加热元件40相对应的螺旋形形状。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壳体201包括中空的支架30,且该支架30的内容形成敞开的容置腔202,以及设置在壳体201近侧端的开口,气溶胶形成制品100沿开口插入在容置腔202中。第一气流通道10沿开口并从容置腔202的内表面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形成,第二气流通道从容置腔202的远侧端并沿容置腔202的轴向延伸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近侧端的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10的远侧端和第二气流通道的远侧端在围绕加热元件40的基座50的通孔60处相汇合。

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将气溶胶形成制品100插入容置腔202中,并使加热元件40穿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中(即使加热元件40伸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内部)。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在使用过程中,将在加热元件40提供的不同温度下释放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使用者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部分的抽吸作用,可通过设置在空置腔近侧端的开口吸入冷空气,被吸入的冷空气沿第一气流通道10(即容置腔202的内表面和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气流通道)进入,直至容置腔202的底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远侧端进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内,被吸入的冷空气携带着气溶胶通过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并继续前进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处。

图2示出了进气口203的位置,多个进气口203沿容置腔202的周向间隔设置,且多个进气中的每一个进气口203都和与之对应的导气槽连通。图2示出的进气口203为半圆形的,亦可以为任意形状。进气口203的大小和数量可由实际设计确定,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通过使用者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部分的抽吸作用,可通过设置在容置腔202近侧端的进气口203吸入冷空气,也可以直接从容置腔202的开口处直接吸入冷空气,被吸入的冷空所沿第一气流通道10(即容置腔202的内表面和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气流通道)进入,直至容置腔202的底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远侧端进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内,被吸入的冷空气携带着气溶胶通过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并继续前进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处。

通过在容置腔202的内表面沿周向间隔开设多个进气口203以及与每一个进气口203一一对应的导气槽,大大加大了冷空气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冷空气的吸入量,有效降低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表面温度,减少热量扩散至壳体201外侧。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将气溶胶形成制品100插入支架30内部所形成的敞开的容置腔202中,并使加热元件40穿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中(即使加热元件40伸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内部)。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在使用过程中,将在加热元件40提供的不同温度下释放一系列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使用者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部分的抽吸作用,可通过设置在空置腔近侧端的开口吸入冷空气,被吸入的冷空气沿第一气流通道10(即容置腔202的内表面和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外表面所形成的气流通道)进入,直至容置腔202的底部、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远侧端、围绕加热元件40的基座50,并从设置在加热元件40的基座50的通孔60进入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内,被吸入的冷空气携带着气溶胶通过气溶胶形成基材102,并继续前进至气溶胶形成制品100的烟嘴1011处。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