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安全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鞋。
目前现有技术的安全鞋,虽然在鞋头部设有包头,但当包头承受较大的冲击力或压力时,其变形状会将鞋子的橡胶质的外底压陷,由于外底受包头下缘的压陷,造成外底的外围向外挤出,而内部中间处则向上顶住内底33,形成鞋内空间变窄,容易夹伤脚趾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改变现有包头的形态,即可增加包头的抗压性的安全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安全鞋它是由鞋面1和鞋底2等构成,其特征是在于鞋面1的鞋头部位设有包头20下缘垫板10,包头20为一硬质的壳体,其底部相向水平延伸设有下缘21,垫板10包覆于包头20的下端角及下缘21,垫板10呈拱形弯曲状,其周缘设有高起的拱墙11,拱墙11底部则水平延伸设有底缘12,拱墙11与底缘12之间呈圆弧角连接,而且底缘12的宽度大于包头20的下缘21,底缘12的两自由端略呈弧形翘起,而且两自由端设为较薄,中间较厚,另于底缘12上至少凹设一个缺槽13。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增加抗压强度,确保鞋头内部的空间,防止脚趾夹伤,舒适感好,成本低,宜于推广应用。下面将结合附图或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
图1为安全鞋包头下缘垫板的外观示意图。附图2为安全鞋包头下缘垫板的侧视剖面示意图。附图3为安全鞋包头下缘垫板的断面示意图。附图4为安全鞋包头外观示意图。附图5为安全鞋的鞋头断面示意图。附图6为安全鞋的鞋头受压变形断面示意图。附图7为安全鞋的鞋体剖面示意图。鞋面1 鞋底2 垫板10 拱墙11 底缘12 缺槽13包头20 下缘21 外底30 外皮31 内里32 内底33所述的安全鞋是由鞋头外皮31及内里32之间设一钢质或塑钢质的壳状包头20,包头20包覆于鞋子的外皮31及内里32之间,外皮31的下半部又包覆于橡胶质的外底30内,当包头20承受其压力或冲击力时,由包头20的下缘21传达至外底30;为了改进安全鞋包头会受压变形而使鞋内空间变窄的情形,所述的包头20下缘的垫板10为一种呈拱形弯曲状,其周缘设有高起的拱墙11,拱墙11的底部则水平延伸设有底缘12,拱墙11与底缘12之间呈圆弧角连接,而底缘12的两自由端设为较薄,中间较厚,而且两自由端略呈弧形翘起,使其置于鞋头时,可符合外底前缘翘起的形态,为了可以符合配用于不同宽度的包头,特于底缘12上至少凹设一缺槽13,使其有可扩张及被向内压缩的变形弹性,包头20与鞋子的外底30之间,垫板10的拱墙11与底缘12之间的圆弧角设计可与包头20的周边嵌合,底缘12宽度必大于包头20的下缘21宽度,如此的设计可使包头20受压时,其上压力可分散至面积较大的垫板10的底缘12,再传至外底30,而且,由于垫板10的底缘12厚度将包头20与外底30隔开,因此,外底30因为两边受压而使中间往上挤时,仍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以防止脚趾夹伤。
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鞋,它是由鞋面(1)和鞋底(2)等构成,其特征在于鞋面(1)的鞋头部设有包头(20)下缘垫板(10),包头(20)为一硬质的壳体,其底部相向水平延伸设有下缘(21),该垫板(10)包覆于包头(20)的下端角及下缘(21),垫板(10)呈拱形弯曲状,其周缘设有高起的拱墙(11),拱墙(11)底部则水平延伸设有底缘(12),拱墙(11)与底缘(12)之间呈圆弧角连接,而且底缘(12)的宽度大于包头(20)的下缘(21),底缘(12)的两自由端略呈弧形翘起,而且两自由端设为较薄,中间较厚,另于底缘(12)上至少凹设一个缺槽(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全鞋,其特征在于安全鞋的头部设有一包头下缘垫板,垫板呈拱形弯曲状,其周缘设有高起的拱墙,拱墙的底部则水平延伸设有底缘,拱墙与底缘之间呈圆弧角连接,而且底缘的宽度大于包头的下缘,以此包覆于包头的底端角与下缘,当鞋头受压时,包头所受的压力可分散至面积较大的垫板底缘,再传至外底,而且由于垫板的底缘厚度将包头与外底隔开,从而使安全鞋具有较大的容纳空间,以防止脚趾夹伤。该安全鞋与已有技术相比更具抗压性,且结构合理,应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43B3/00GK2423764SQ00227979
公开日2001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6日
发明者黄宗仁 申请人:黄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