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乘凉衣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794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能乘凉衣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们夏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衫衣,夏季童装,涉及夏季各类短 工作服、军人作训服、体育运动员夏季训练服,各类执法的人员专制长短袖衬 衣。
背景技术
现有衬衣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布料紧挨人体的皮肤,在强烈的阳光辐射下
使人的背、肩部的皮肤发烫,人体内流出的汗液被布料吸收而湿透;由于衬衣 上没有孔,热量和汗液蒙在衣内使人感到蒙热、难受。也分析到由于人体表面 汗液不被蒸发,加之体内热量不能向外传散导致中暑甚至死亡。原有衬衣在下 雨天雨点落到衬衣上时使人立即感到潮湿等的几个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已有衬衣的几个缺点,对乘凉衣进行重新 设计。
要减小或消失阳光对人体的辐射强度、汗液和热量被带出体外从而达到乘 凉的目的,必须具有通风、隔热、散热、汗液能被蒸发的条件。达到这些条件 的唯一手段是将乘凉衣顶起来,留出一定高度的空隙,并在乘凉上在适当的位 置留出孔口,答案找到后又思考顶起的技术方案和材料,为了不影响衬衣的洗 漆效果更要达到很好的乘凉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能乘凉衣,该风能乘凉衣是由衬衣、内衬垫、 缝制在内衬垫内侧的半圆凸状顶垫,透气网,设置在风能乘凉衣上各部位的圆、 方、椭圆孔,缝制在衬衣、内衬垫上的摩勾拉链,缝制在成衣胸前外侧的扇风
带组成。所述的风能乘凉衣的制作方法,(a) .首先在衬衣、内衬垫布料上在肩部,胸前、背部的中心,两腋窝下对称 地剪出适当图形的孔,对称孔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即肩部两边各一个半圆孔、 胸前和两腋窝下对称的两个长方形或扁椭圆形的孔,背部中心由一个圆孔其周 围六个小孔,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整体孔;(b) .在衬衣的内侧或内衬垫料的外侧的各部位的孔口上缝制透气网;(C).内衬垫的制作法内衬垫布料最好用一种在布料上压有适当大小和深 度的半圆凹的布,裁出内衬垫的样式后在圆凹窝内压进相应形状的海绵,然后 将圆口用布条或布块封闭,圆凹窝必须排列整齐,最后将各部位的内衬垫料缝制 成一个整体,另外,在原衬衣的领口内侧固定,缝制适当大小的半圆或半圆柱凸 状顶垫;(d) .在内衬垫的外侧所有必要的边沿位置和孔口边沿位置缝制摩勾拉链的 一面,再在衬衣的内侧相对应的位置缝制摩勾拉链的另一面,将衬衣和内衬垫对应地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风能乘凉衣;(e) .最后在衬衣的胸前外侧的适当部位缝制两个布环或纽扣,为扇风带。该风能乘凉衣可制成夏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衣、衫衣,军人作训服、体育运 动员夏季训练服、各类执法的人员专制长短袖衬衣,其它能使用该技术方法的 各类服装,如夏季童装,夏季各类短工作服。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乘凉衣克服了原有衬上所存在的缺点,而且乘凉效 果很好,既便是高温天气下,只要有一丝微风在吹的时候,风从孔口流入而感 到凉快,无微风时有一些热感,—但背部、肩部等阳光辐射时没有发烫感,没有 流汗的迹象。乘凉衣在室外的实验中发现由几个适当位置的孔和顶起的方法中,半圆凸状的顶垫在乘凉衣上最大限 度地发挥了几种功能。经过多地、多次的对比实验后证实《乘凉衣》的乘凉效 果确实很理想,它的技术方案同时具备了通风、散热、隔热、蒸发汗液,短时 间内防潮湿的条件。小技术、大作用,其正达到了乘凉的目的。例如,在阳光 照射和无微风的条件下,原有衬衣上使人感到很热,肩、背部皮肤发烫,而《乘 凉衣》既使是有些热感,但由于隔热的性能,肩背部的皮肤没有发烫感,拉动 扇动带后热量消失;在有一丝微风的自然条件下原有衬衣发热发烫感照旧,而 乘凉衣却使人体有明显的凉感,通风感强,风力集中原理。在同样各种条件下, 如撑伞、云遮太阳光、阴凉处进行站立、坐下、行走的实验和比较,两种衬衣 在乘凉效果上有明显的差异,乘凉衣的乘凉效果很好,其核心技术"半圆凸形" 顶垫将衬衣顶起后同时解决了几个问题,发挥出了几个性能优点。1. 圆顶垫将衣服顶起来后,较均匀地在布料与皮肤之间留出了适当高度的 空隙,正是这个空隙的产生,使风和热量、汗液同时从孔口流出体外,在强烈 的阳光照射下不使人的背、肩部的皮肤发烫,在室外不会出现上半身汗流如涌的现象;在稍有一丝微风的时候,上半身整个部位明显感到凉快。尽可能地减小和克服了使人酷暑难当的景况,同时也尽可能地防止中暑甚至死亡恶果的发 生。2. 半圆凸状顶垫,使衣服和皮肤之间在强烈的阳光辐射时形成了隔热层,空隙在乘凉衣上既是热量、风、汗液的通道,也是阻挡阳光辐射的隔热层。3. 在同样的高温条件下,在室内穿原有衬衣在无乘凉的电扇、空调条件下 感到蒙热,而乘凉衣则不然。坐在靠背椅或躺床上时圆顶垫对人体的背部有轻 微的按摩感。4. 下雨天雨点落到乘凉衣上,短时间内不会立即感到潮湿,因为有隔离层。
总之,利用一种小小的圆凸状顶垫,在乘凉衣上同时产生几个功能。 乘凉衣在炎热的天气下无微风时,拉动衣服的扇动带,能将热量扇出体外。 清洗时,可将内衬垫取下单独洗,晒干后对称地连接。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风能乘凉衣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风能乘凉衣实施例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风能乘凉衣实施例内衬背部外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是风能乘凉衣实施例内衬背部内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风能乘凉衣及其制作方法,该风能乘凉衣是由衬衣、内衬垫、 缝制在内衬垫内侧的半圆凸状顶垫12,透气网2,设置在风能乘凉衣上各部位 的圆、方、椭圆孔l、 4、 5、 7、 8,缝制在衬衣、内衬垫上的摩勾拉链9,缝制 在成衣胸前外侧的扇风带6组成。所述的风能乘凉衣的制作方法,(a).首先在衬衣、内衬垫布料上在肩部,胸前、背部的中心,两腋窝下对称 地剪出适当图形的孔,对称孔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即肩部两边各一个半圆孔、 胸前和两腋窝下对称的两个长方形或扁椭圆形的孔,背部中心由一个圆孔其周 围六个小孔,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整体孔;O ).在衬衣的内侧或内衬垫料的外侧的各部位的孔口上缝制透气网2;(c).内衬垫的制作法内衬垫布料最好用一种在布料上压有适当大小和深 度的半圆凹的布,裁出内衬垫的样式后在圆凹窝内压进相应形状的海绵,然后将圆口用布条或布块封闭,圆凹窝必须排列整齐,最后将各部位的内衬垫料缝制 成一个整体,另外,在原衬衣的领口内侧固定,缝制适当大小的半圆或半圆柱凸 状顶垫12;(d) .在内衬垫的外侧所有必要的边沿位置和孔口边沿位置缝制摩勾拉链9 的一面,再在衬衣的内侧相对应的位置缝制摩勾拉链9的另一面,将衬衣和内衬垫对应地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风能乘凉衣;(e) .最后在衬衣的胸前外侧的适当部位缝制两个布环或纽扣,为扇风带6。该风能乘凉衣可制成夏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衣、衫衣,军人作训服、体育运 动员夏季训练服、各类执法的人员专制长短袖衬衣,其它能使用该技术方法的各类服装,如夏季童装,夏季各类短工作服。 现将风能乘凉衣的原理叙述如下l.半圆凸状顶垫顶起衬衣后,体表与衣服间有了空隙,从而减少或消失了 阳光对人体肩、背、胸部的辐射强度,没有发烫感,空隙起到了隔热的作用。2. 有了空隙,射入到体表的热量很快通过空隙流出孔口,同时汗液也被很快蒸发,没有了蒙热感。只要有一丝微风立即感到凉快,微风稍大时体表上风流 感强。在云遮住太阳、撑伞、阴影处时效果更佳。3. 下雨时雨点落到乘凉衣上不会立即感到潮湿,在短时间内起了隔潮湿的作用。 '4. 在室内穿乘凉衣时,在高温天气下没有蒙热感,'房屋必须通风,坐在靠背椅上或躺在床上时,半圆凸状顶垫对背有轻微的按摩作用。在对风能乘凉衣的多次实验中发现、感觉到,当微风从两肩孔口、胸前两 孔流入,再从背部的孔口流出的过程中,乘凉衣空隙间风的流速略大于体外微 风的流速。这是乘凉衣乘凉效果好的主要原因。
实施例在此以一种夹克式风能乘凉衣为例来说明。如图1-4所示,其中肩部进风孔l、透气网2、领口半圆凸状顶垫3、'胸前进风孔4、腋窝上孔5、 扇 风带6 、背部出进风孔7 、 腋窝下孔8 、 摩勾拉链9 、 胸前部10 、 背部外侧ll、内衬垫内侧半圆凸状顶垫12、胸前部内侧13、背部内侧14。 风能乘凉衣是由衬衣、内衬垫、半圆凸状顶垫、透气网、圆、方、椭圆等 孔、摩勾拉链、扇风带等组成。其制作方法是1. 首先在衬衣、内衬垫布料上在肩部,胸前、背部的中心。两腋窝下很对 称地剪出适当图形的孔,对称孔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即肩部两边各一个半圆 孔、胸前和两腋窝下对称的两个长方形或扁椭圆形的孔,背部中心由一个直径 约6厘米的圆孔其周围直径约3厘米的六个小孔,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整体孔。2. 在衬衣的内侧或内衬垫料的外侧的各部位的孔口上缝制透气网。3. 内衬垫料的制作法内衬垫布料最好用一种在布料上压有适当大小和深 度的半圆凹的布专用布料,裁出内衬垫的样式后在圆凹窝内压进相应形状的海 绵,然后将圆口用布条或布块封闭。圆凹窝必须排列整齐,最后将各部位的内 衬垫料缝制成一个整体。另外,在衬衣的领口内侧固定缝制适当大小的半圆柱 或半圆凸状顶垫3,以便能从领口处通风,无领口衬衫不做。4. 在内衬垫料的外侧所有必要的边沿位置和孔口边沿位置缝制摩勾拉链9 '的一面,再在衬衣的内侧相对应的位置缝制摩勾拉链9的另一面。将衬衣和内 衬垫料对应地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风能乘凉衣。5. 最后在衬衣的胸前外侧的适当部位缝制两个布环或纽扣,称其为扇风带6。
权利要求
1.一种风能乘凉衣,其特征在于该风能乘凉衣是由衬衣、内衬垫、缝制在内衬垫内侧的半圆凸状顶垫(12),透气网(2),设置在风能乘凉衣上各部位的圆、方、椭圆孔(1、4、5、7、8),缝制在衬衣、内衬垫上的摩勾拉链(9),缝制在成衣胸前外侧的扇风带(6)组成。
2. 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乘凉衣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a) .首先在衬衣、内衬垫布料上在肩部,胸前、背部的中心,两腋窝下对称 地剪出适当图形的孔,对称孔的形状、大小完全相等,即肩部两边各一个半圆孔、 胸前和两腋窝下对称的两个长方形或扁椭圆形的孔,背部中心由一个圆孔其周 围六个小孔,组成一个正六边形的整体孔;(b) .在衬衣的内侧或内衬垫料的外侧的各部位的孔口上缝制透气网(2);(c) .内衬垫的制作法内衬垫布料最好用一种在布料上压有适当大小和深 度的半圆凹的布,裁出内衬垫的样式后在圆凹窝内压进相应形状的海绵,然后 将圆口用布条或布块封闭,圆凹窝必须排列整齐,最后将各部位的内衬垫料缝制 成一个整体,另外,在原衬衣的领口内侧固定,缝制适当大小的半圆或半圆柱凸 状顶垫;(d) .在内衬垫的外侧所有必要的边沿位置和孔口边沿位置缝制摩勾拉链的 一面,再在衬衣的内侧相对应的位置缝制摩勾拉链的另一面,将衬衣和内衬垫对 应地连接,组成一个整体的风能乘凉衣;(e) .最后在衬衣的胸前外侧的适当部位缝制两个布环或纽扣,为扇风带 (6)。
3. 根椐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能乘凉衣,其特征在于该风能乘凉衣可制成夏 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衣、衫衣,军人作训服、体育运动员夏季训练服、各类执法 的人员专制长短袖衬衣,其它能使用该技术方法的各类服装,如夏季童装,夏季各类短工作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人们夏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衣衫衣童装,涉及夏季各类短工作服、军人作训服、体育运动员夏季训练服。该风能乘凉衣由衬衣、内衬垫、缝制在内衬垫内侧的半圆凸状顶垫,透气网,设置在风能乘凉衣上各部位的圆、方、椭圆孔,缝制在衬衣、内衬垫上的摩勾拉链,缝制在成衣胸前外侧的扇风带组成。该风能乘凉衣可以制成夏季着装中各类男女衬衣、衫衣,夏季各类短工作服,军人作训服、体育运动员夏季训练服、其它能使用该方法的各类服装,如夏季童装,夏季各类短工作服。乘凉衣克服了原有衬上所存在的缺点,而且乘凉效果很好,只要有一丝微风,风从孔口流入感到凉快,无微风时有一些热感,但背、肩部等阳光辐射时没有发烫感,没有流汗感。
文档编号A41D13/002GK101129224SQ20071001842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6日
发明者杨叶勇 申请人:杨叶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