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吸收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86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吸收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通常涉及鞋类产品,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鞋类产品的保护材料。
背景技术
在各种活动中,鞋类产品主要功能是保护并支撑穿用者的脚。由 鞋类产品所提供的大部分支撑和保护归因于鞋底和鞋帮的设计和构
造。鞋底通过分散由跑、跳、走等所引起的力而起到保护脚的作用, 而鞋帮起到保护脚(并在某些情况下起到保护足踝和小腿)免受外部沖 击力的作用(诸如当物体撞击脚时)。例如,这种冲击可发生在工业工 作场所的环境或工厂工作场所的环境,或者甚至发生在户外环境,诸 如在徒步旅行、狩猎等过程中。 提供舒适性及提供充分保护的目标通常彼此抵触。为舒适配合而 设计的柔软的、有伸缩性的鞋帮可能不能提供对冲击力的充分保护。 另一方面,由设计用来有效地保护脚免受沖击力的坚硬的、过度刚性 的材料形成的鞋帮会感觉到极端不舒适,并在穿用者的脚上造成水 泡。另外,坚硬的鞋帮材料可能不能充分地吸收冲击力,使得相当大 部分的力仍然传递给穿用者的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用于鞋类制品的沖击吸收材料,该鞋 类制品保护穿用者的脚、足踝和/或小腿免受冲击力,同时提供舒适的 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冲击吸收材料包括具有多个凸起的第一层,凸 起从层的顶部表面延伸,用于分散沖击力。具有比第一层低的硬度的第二层结合至第一层的底部表面上,用于吸收来自凸起的力。沖击吸 收材料在易受到沖击的区域中选择性地附接至鞋类制品上。
凸起可垂直和/或水平地偏移,使得在相邻的凸起之间形成非线性 的间隙。各凸起在形状上可以是六角形的,并在其外表面上可包括凹
cr 。
可选地,第一层可具有Asker型A级的80至85范围内的硬度, 而第二层可具有Asker型A级的50至55范围内的硬度。第一层和第 二层可通过模压成型结合,并可由橡胶形成。
冲击材料可选择性地在鞋类制品中定位在鞋帮和内村里之间,并 且可选地包括在鞋帮的中间部分、侧面部分和足才艮部分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鞋类制品包括鞋帮、衬里、鞋外底和选 择性地定位于鞋帮与衬里之间的一层沖击吸收材料。沖击吸收材料包 括具有多个凸起的第一层,凸起适于分散来自冲击的力,以及结合至
第一层、用于吸收来自凸起的力的第二层。与第一层相比,第二层具 有较低硬度。在第一层上的各凸起从与其紧邻的凸起偏移,使得在相 邻的凸起之间限定非线性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方面,制造用于鞋类制品的沖击吸收材料的方 法包括提供包括多个凸起的第一层,凸起从层的顶部表面延伸,并且 各凸起从与其紧邻的凸起偏移。具有比第一层低的硬度的第二层模压 成型到第一层的底部表面上,以便形成沖击吸收材料。冲击吸收材料 在易受到冲击的至少 一个区域中选择性地附接至鞋类制品上。
因此,本发明的冲击吸收材料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足够 刚性,以便保护穿用者免受冲击力,而第二层足够柔软,以便吸收沖 击并提供舒适的配合。第一层上的凸起构造成分散来自沖击的力,以 便减轻沖击对脚的一个特定区域的影响,并产生更易于被较柔软的第 二层吸收的分散力。第 一层与第二层的组合提供了重量轻但是具有结 构完整性的冲击材料。
通过参照本发明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及认识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优势和特征。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冲击吸收材料的靴子的侧视图。
图2是露出冲击吸收材料的靴子的侧视图。
图3是冲击吸收材料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沿着4-4线截取的靴子的截面图。
图5是冲击吸收材料的侧视图。
图6是露出沖击吸收材料的另一个靴子的侧-現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冲击吸收材料在图2中显示为处于鞋类制品或靴子8中,并一般 地标记为10。如在图4中所示,沖击吸收材料包括第一层12,该第 一层12具有顶部表面11和底部表面13,并且多个凸起14从顶部表 面ll延伸,用于分散冲击力。与第一层12相比具有较低硬度的第二 层16结合至第一层12的底部表面13上,用于吸收来自凸起的力。
第一层12的凸起14用来分散或散布外部冲击力,诸如来自物体 撞击穿用者的脚或足踝的力。在将沖击力传递给凸起14的部分或片 段时,力穿过凸起而分散。来自凸起14的力然后由第二层16吸收。 实际上,经由沖击吸收材料传递给脚、足踝和小腿的最终力仅仅是初 始沖击力的一部分,这降低了对穿用者的整体撞击和冲击。
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凸起14为六角形,这允许凸起更容易地 分散来自各个角度的冲击的力。然而,凸起14可以是能够充分地分 散冲击力的任何形状,例如圆形、八角形等等。
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层12上的六角形的凸起14之间有 空间或凹槽或间隙18。为了减少或消除任何通常笔直的、细长的或连 续的间隙18,以便降低撞击穿用者的物体与线性间隙18对齐的风险, 各凸起14从特定凸起14上方及下方的凸起偏移。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凸起14布置成对角的图案。具体地讲,凸起14布置成行,该行 水平地且垂直地从紧接在其上方及下方的行偏移。例如,如在图5中 所示,行22中的凸起14水平地且垂直地从行20和24中的凸起14 偏移,行24中的凸起14水平地且垂直地从行22和26中的凸起14 偏移,依此类推。然而,凸起14可以按设计用来避免凸起14之间的 线性间隙或凹槽的任何图案布置。例如在备选的实施例中,凸起14 可以按圆形图案或波紋图案布置,其中凸起14水平地且垂直地从紧 邻的凸起偏移。如在本申请中所限定,术语"间隙"是指相邻的凸起 彼此不相连,使得相邻的凸起之间可形成一些空间,该空间可在第一 层12大致平坦时存在(如所示),或仅当第一层12弯曲以使凸起14分 离时存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六角形的凸起14的对角图案导致六角形的 凹槽或间隙18在该凸起及与其紧邻的凸起14之间围绕着各凸起14 而定位。换言之,各对相邻的凸起14在其间限定了间隙18。如在图 5中所示,凸起的水平行之间的间隙18形成一系列相对短的对角节段 或成角度的节段,即呈"锯齿形"图案。凸起14的垂直列之间的间 隙18也形成较短的节段,该节段绕着凸起14成一定的角度。限定于
于该凸起14及与该凸起14相邻的任何其它凸起之间的任何间隙18 线性对齐。因此,不存在连续的或细长的线性间隙18,当撞击穿用者 时,通常笔直的物体可沿着该连续的或细长的线性间隙18对齐。
在所显示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引导冲击力远离间隙18,各凸 起14包括凹口 28(图3和4)。凹口 28可为圓形或杯形(如在所显示的 实施例中所示),或者是平坦的,或与凸起14中的点或线成一定的角 度。凹口 28定位于凸起14的外表面上,使得撞击穿用者的尖锐或狭 窄的物体可被引导至凸起14中,而与间隙18对立。在所显示的实施 例中,凹口 28的中心位于凸起14的外表面上,这一点有助于使力均 匀地分散到凸起14上。
8第一层12和第二层16可由任何适当的材料(包括聚合材料,诸 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形成。第一层12(包括凸起14)可具有Asker 型A级的80至85范围内的硬度。为了有效地吸收来自凸起14的冲 击力,并且还提供柔韧性,第二层16可具有Asker型A级的50至55 范围内的硬度。第一层12还可以具有比第二层16更高的密度。
冲击吸收材料10的第一层12和第二层16可以任意方式连接或 结合,以便充分地将层保持在一起。例如,第二层16可通过模压成 型结合至第一层12的底部表面13上,其中通常预加热的模制材料放 置在敞开的加热的模具型腔中。模具封闭,并且施加压力,以迫使材 料与所有的模具区域接触,并且热量和压力保持到模制材料固化,以 形成冲击吸收材料10。
冲击吸收材料10可包括或定位于整个鞋类制品中,或者可选择 性地定位于鞋类制品上的预定位置。例如,沖击吸收材料10可定位 成在在更易于遭受外部物体冲击的特定区域中获得保护,或者在覆盖 穿用者的脚的尤其易受伤的区域(诸如足踝区域或足跟上方的区域)的 区域中获得保护。在图1和2所显示的实施例中,冲击吸收材料10 包括在靴子8的三部分中侧面部分36、足5艮部分38和中间部分(未 示出),中间部分通常与在靴子8的另一侧上的侧面部分的形状镜像对 称。将冲击吸收材料10安放在这些部分中有助于保护易受伤的足踝 和足3艮区i或。
在一些实施例中,鞋类制品可包括附加的增强件,诸如举例来说 钢制的脚趾增强件。在这种实施例中,冲击吸收材料10不必包括在 增强区域中。
冲击吸收材料10可以任何适当的方式插入或接合或附接至鞋类 制品。在图1和2所显示的实施例中,沖击吸收材料10在靴子8中 定位于鞋帮30与衬里32之间(见图4)。具体而言,靴子8在鞋帮30 与衬里32之间包括开口或袋嚢40,沖击吸收材料IO定位于或包含于 该开口或袋嚢40中。靴子8中的袋嚢40位于侧面部分36、足跟部分38和中间部分处,使得冲击材料可定位于这些区域中(如以上所讨论)。 在图4中的侧面袋嚢40的截面图中,间隙或空间显示在上层30, 31 与冲击吸收材料10的凸起14之间,并且还显示在冲击吸收材料10 的第二层16与泡沫层33之间。然而,这些空间不是必需的,而是为 了说明的目的而包括。
为了将沖击吸收材料在袋嚢40中固定就位,冲击吸收材料10可 选地胶接或缝接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鞋帮30或衬里32上。袋嚢40 可选地在冲击吸收材料10的边缘处或其附近封闭,诸如通过缝合或 胶合或其它适当的罩子,以便将沖击吸收材料完全包含在靴子8中。
在一个备选的实施例中,与包括在分开的部分中相反,冲击吸收 材料10连续地包括在鞋类制品的侧面部分、足跟部分及中间部分周 围。如在图6中所示,冲击吸收材料10的一个连续片或节段在一个 连续的部分36'中围绕着靴子8,的侧面部分、足跟部分及中间部分 缠绕。在该构造中,沖击吸收材料单独的部分或节段之间不存在间隙 或空间。
在所显示的图6的实施例中,沖击吸收材料IO在靴子8,中定位 于鞋帮30'及内衬里之间,如以上就靴子8所讨论。然而,在该实施 例中,冲击吸收材料10定位于鞋帮30,及内衬里之间的单个开口或 袋嚢40中。该实施例的靴子8,可另外与以上在前面的实施例中所描 述的靴子8类似。
孰子8的鞋帮30和衬里32的设计和构造可根据应用不同而变化。 因为冲击吸收材料10可为靴子8提供刚性,所以鞋帮30和衬里32 可以任意所需的材料(例如皮革、网状物、帆布、尼龙、聚合材料、橡 胶等等)制造。可选地,鞋帮30和衬里32可包括多层材料。例如,如 在图4的实施例中所示,鞋帮30包括附加的层31。
可选地,为了在靴子8中提供额外的緩冲,可在沖击吸收材料IO 与衬里32之间包括一层泡沫材料33。在该实施例中,沖击吸收材料 10的背面可粘接或胶接至泡沫层33上,以协助保持沖击吸收材料10
10和/或泡沫材料33的位置。为了进一步协助保持靴子8的层的位置, 泡沫层33的背面可粘接或缝合或以其它方式附接至衬里32。
靴子8可另外使用通常常规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制造。如在图1和 2中所示,孰子8还包括鞋底夹层34和鞋外底36。鞋外底36可由坚 硬耐用的材料(诸如橡胶)使用常规的模制设备和技术进行喷射模制或 浇注模制。鞋外底及其部件可利用胶合剂、粘结剂或其它附接器件固 定到鞋底夹层上。鞋外底部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整,以保证与鞋帮和 /或鞋底夹层也能够干净齐平地配合。在另一个步骤中,鞋帮30与鞋 底夹层34和/或鞋外底36接合。这一点可通过将这些部件粘接在一起 实现。
一旦组装完成,可在靴子8上进行多道常规的精整工序。例如, 鞋底夹层34和鞋外底36的边缘可进行修整和成形;可清除鞋帮30 上任何多余的粘结剂,进行适当的抛光和处理,并且如果可能的话, 可将鞋带穿入孔眼中。
以上描述是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可做出多种变型和变化,而并 不背离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更宽广的方面,这一 点将基于专利法的原理(包括等同的原则)进行解释。任何例如使用 "一"、"一个,,、"该"或"所述"而以单数形式引用权利要求的 要件并非解释为使该要件限于单数。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冲击吸收材料,包括具有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包括从所述顶部表面延伸的多个凸起,其中所述凸起适于分散来自冲击的力;结合至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底部表面上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凸起的所述力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具有比所述第一层低的硬度;且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材料在所述鞋类制品的易受所述冲击的至少一个区域中选择性地附接至所述鞋类制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沖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冲 击吸收材料包括多对所述凸起,各所述凸起的所述对在其间限定了间 隙,任一对所述凸起的所述间隙线性地从任何相邻对的所述凸起的所 述间隙偏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沖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 凸起在形状上为六角形,所述六角形凸起彼此互相配合,以便形成所 述凸起的行,所述行沿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 凸起包4舌凹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具有Asker型A级的80至85范围内的石更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层具有Asker型A级的50至55范围内的硬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和第二层通过模压成型结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沖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层和第二层由橡胶形成。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鞋 类制品包括鞋帮和衬里,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材料定位于所述鞋帮与所述衬里之间。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击吸收材料定位于所述鞋类制品的中间部分、侧面部分和足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鞋类制品在所述冲击吸收材料与所述村里之间包括泡沫层。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鞋类制品为靴子。
13. —种鞋类制品,包括鞋帮;衬里;鞋外底;选择性地定位于所述鞋帮与所述衬里之间的一层冲击吸收材料,其中所述沖击吸收材料包括第 一层,该第 一层具有从其中延伸的多个凸起,其中所述凸起成形并定位成分散来自冲击的力,其中所述凸起在所述凸起的相邻对之间限定间隙,各所述间隙线性地从与之相邻的任何所述间隙偏移;其中,所述冲击吸收材料包括结合至所述第一层上用于吸收来自所述凸起的所述力的第二层,所述第二层具有比所述第一层低的硬度。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材料在预定的易于接收所述冲击的至少 一 个区域中选择性地定位于所述鞋类制品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吸收材料定位于所述鞋类制品的中间部分、侧面部分和足跟部分中的至少一个部分中。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在形状上为六角形。
17.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凸起包4舌凹口 。
18.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层具有Asker型A级的80至85范围内的硬度。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鞋类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层具有Asker型A级的50至55范围内的石更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冲击吸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鞋类制品为靴子。
21. —种制造用于鞋类制品的冲击吸收材料的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顶部表面和底部表面的第 一层,所述第 一层包括从所述顶部表面延伸的多个凸起,其中各所述凸起从紧邻的凸起偏移,使得第一凸起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邻的任何其它凸起之间的间隙偏移; 提供具有比所述第一层低的硬度的第二层; 将所述第二层模压成型至所述第一层的所述底部表面上;以及 在所述鞋类制品的易于受到冲击的至少 一个区域中选择性地将所述冲击吸收材料附接至所述鞋类制品上。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第一 层的所述步骤包括在所述凸起的外表面中提供凹口。
23. 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 括将所述冲击吸收材料附接至所述鞋类制品的中间部分、侧面部分和 足跟部分中的至少 一个部分上。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 括在所述鞋类制品的鞋帮与内部衬里之间将所述冲击吸收材料附接 至所述鞋类制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冲击吸收材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鞋类制品的冲击吸收材料,该冲击吸收材料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具有用于分散冲击力的多个凸起,第二层具有比第一层低的硬度,第二层结合至第一层上,用于吸收来自凸起的力。凸起布置在第一层上,使得在相邻的凸起对之间形成非线性的间隙。冲击吸收材料可定位于鞋类制品的鞋帮和内部衬里之间,并且可选择性地定位于鞋类制品上,以保护穿用者易受到冲击的部位,诸如穿用者的脚、足踝、足跟或小腿。
文档编号A43B1/00GK101627844SQ20091016510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5日
发明者中野清隆 申请人:沃尔弗林环球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