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1507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鞋,特别涉及一种羽球鞋。
背景技术
球鞋,特别是适用于羽球鞋的设计如美国专利第7168185号及美国专利第6763616号 是针对鞋底的形状做一设计,以便适用于羽球的运动。而如美国专利第5678327号则是针对足后跟的缓冲做一改进。而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612845号则是将大底与碳纤维补强编织布相黏结,可有效减轻鞋底重量,并于鞋底中间铺装有一块碳纤维板材,以提供鞋底一良好的抗扭曲能力。以上先前专利都没有教示如何以多个结构来达成鞋底后端吸震、迅速回复以及稳定球鞋后端的功能,特别是在球鞋外侧后端的位置,常常需要避震及稳定球鞋(减少晃动)的部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球鞋避震及稳定的效果,特别是在球鞋外侧后端的位置。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球鞋,包括一球鞋本体,一鞋垫及一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垫包括一中底;—限定框,设于该中底下方,该限定框包括一第一孔;—支撑块,设于该中底下方,该支撑块包括一第一凸出块,该第一凸出块系配合该第一孔的形状并置于该第一孔;一缓冲壳体,设于该限定框及该支撑块下方;以及一大底,设于该中底下方并与该中底结合,使得该限定框,该支撑块及该缓冲壳体设于该大底与该中底之间。上述的球鞋,其中,该中底还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用以容置该限定框、该支撑块以及该缓冲壳体。上述的球鞋,其中,还包括一缓冲块,且该中底还包括一中底后端及一凹陷区,该凹陷区设于中底后端的位置,而该缓冲块置于该凹陷区。上述的球鞋,其中,该缓冲块的硬度低于该中底的硬度。上述的球鞋,其中,该限定框还包括一第二孔,而该支撑块还包括一第二凸出块,该第二凸出块配合该第二孔的形状并置于该第二孔。上述的球鞋,其中,该第一凸出块还包括一第一凹陷,而该缓冲壳体还包括一第一限位块,使得该第一限位块设于该第一凹陷内。上述的球鞋,其中,该缓冲块还包括一凸出部,且该中底的该凹陷区还包括一限位孔,使得该凸出部设于该限位孔。[0017]上述的球鞋,其中,该限定框还包括一限定孔,使得该凸出部设于该限定孔。上述的球鞋,其中,该缓冲壳体还包括一小凹陷,而该缓冲块的该凸出部还包括一小凸出部,使得该小凸出部设于该小凹陷。上述的球鞋,其中,该大底包括一外侧后端,而该限定框、该支撑块及该缓冲壳体位于该外侧后端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鞋具有避震及稳定的效果,特别是在球鞋外侧后端的位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I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框和支撑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限定框和支撑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的第一实施例沿着A-A延伸线的剖视图。其中,附图标记球鞋I球鞋本体10鞋垫20鞋底30中底40中底后端42容置槽43凹陷区45限位孔451大底50穿孔51外侧后端53缓冲块60凸出部61小凸出部611 限定框70第一孔71第二孔72限定孔73支撑块80第一凸出块81 第一凹陷811第二凸出块82 第二凹陷821缓冲壳体90 第一限位块91第二限位块92 小凹陷9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请先参考图I本实用新型的球鞋I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I所示,球鞋I包括一球鞋本体10,一鞋垫20及一鞋底30,其中球鞋本体10与鞋底30连接,而鞋垫20置于鞋底30上。请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鞋底30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所示,鞋底30包括一中底40、一缓冲块60、一限定框70、一支撑块80、一缓冲壳体90以及一大底50。、[0046]请参考图2和图4,图4本实用新型的鞋底30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中底40包括一中底后端42、一容置槽43及一凹陷区45。容置槽43用以容置限定框70、支撑块80以及缓冲壳体90。凹陷区45设于中底后端42的位置,是用于容置缓冲块60,而凹陷区45包括一限位孔451缓冲块60的作用是吸收运动时的冲击力以达成吸震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块60的硬度低于中底40的硬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缓冲块60包括一凸出部61,凸出部61设于限位孔451的中,是用于和限位孔451连结,可使缓冲块60稳固。凸出部61还包括一小凸出部611。请参考图2和图6,图6本实用新型的鞋底30的第一实施例沿着A-A延伸线的剖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限定框70是设于中底40下方,限定框70包括一第一孔71、一第二孔72以及一限定孔73。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是用于和支撑块80连结,其详细的连结方法会在后面叙述,故不在此赘述。限定孔73是用于和凸出部61连结,凸出部61是设于限定孔73内,使得凸出部61移动时可以带动限定框70。请参考图2和图3和图5,图3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框70和支撑块80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本实用新型的鞋底30的限定框70和支撑块80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支撑块80是设于中底40下方,支撑块80包括一第一凸出块81及一第二凸出块82。第一凸出块81是配合第一孔71的形状并置于第一孔71,第二凸出块82是配合第二孔72的形状并置于第二孔72。限定框70的第一孔71及第二孔72是分别用于固定住支撑块80的第一凸出块81以及第二凸出块82,使得支撑块80的位置稳固。支撑块80是用于在球鞋I的外侧后端53提供较佳的支撑力以及回复力。然而,限定框70上的孔洞数和支撑块80上的凸出块的数量,并不以此实施例为限,可依设计需求来做增减。另外,支撑块80的第一凸出块81还包括一第一凹陷811,第二凸出块82还包括一第二凹陷821 (图5)。缓冲壳体90设于限定框70及支撑块80下方,是用于缓冲、吸收运动时的冲击力,并使缓冲块60、限定框70及支撑块80稳固。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壳体90包括一第一限位块91、一第二限位块92和一小凹陷93。第一限位块91与支撑块80的第一凹陷811卡合,而第二限位块92与支撑块80的第二凹陷821卡合,使得支撑块80的位置稳固,且连带使得连接于支撑块80的限定框70稳固。然而,缓冲壳体90上的限位块的数量和支撑块80上的凸出块的数量,并不以此实施例为限,可依设计需求来做增减。小凹陷93是用以与小凸出部611卡合,使得缓冲块60稳固,并使得小凸出部611在移动时可以带动缓冲壳体90。在较佳的设计中,缓冲壳体90的材料较支撑块80软,缓冲壳体90的重点在于提供吸震的效果,而支撑块80材质较硬弹性较佳,以提供较佳的支撑力以及回复力。大底50设于中底40下方并与中底40结合,使得缓冲块60、限定框70、支撑块80及缓冲壳体90设于大底50与中底40之间。大底50包括一外侧后端53,而限定框70、支撑块80及缓冲壳体90均位于外侧后端53的位置。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球鞋,包括一球鞋本体,一鞋垫及一鞋底,其中该球鞋本体与该鞋底连接,而该鞋垫置于该鞋底上,其特征在于,该鞋垫包括 一中底; 一限定框,设于该中底下方,该限定框包括一第一孔; 一支撑块,设于该中底下方,该支撑块包括一第一凸出块,该第一凸出块系配合该第一孔的形状并置于该第一孔; 一缓冲壳体,设于该限定框及该支撑块下方;以及 一大底,设于该中底下方并与该中底结合,使得该限定框,该支撑块及该缓冲壳体设于该大底与该中底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中底还包括一容置槽,该容置槽用以容置该限定框、该支撑块以及该缓冲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缓冲块,且该中底还包括一中底后端及一凹陷区,该凹陷区设于中底后端的位置,而该缓冲块置于该凹陷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块的硬度低于该中底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限定框还包括一第二孔,而该支撑块还包括一第二凸出块,该第二凸出块配合该第二孔的形状并置于该第二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出块还包括一第一凹陷,而该缓冲壳体还包括一第一限位块,该第一限位块设于该第一凹陷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出块还包括一第一凹陷,而该缓冲壳体还包括一第一限位块,该第一限位块设于该第一凹陷内。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块还包括一凸出部,且该中底的该凹陷区还包括一限位孔,使得该凸出部设于该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限定框还包括一限定孔,使得该凸出部设于该限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壳体还包括一小凹陷,而该缓冲块的该凸出部还包括一小凸出部,使得该小凸出部设于该小凹陷。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球鞋,其特征在于,该大底包括一外侧后端,而该限定框、该支撑块及该缓冲壳体位于该外侧后端的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球鞋,包括一球鞋本体,一鞋垫及一鞋底;其中鞋垫包括一中底、一缓冲块、一限定框、一支撑块、一缓冲壳体以及一大底。中底包括一中底后端、一容置槽及一凹陷区。容置槽用以容置限定框、支撑块以及缓冲壳体,凹陷区设于中底后端的位置,是用于容置缓冲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球鞋具有避震及稳定的效果,特别是在球鞋外侧后端的位置。
文档编号A43B5/00GK202354489SQ20112034190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黄建峯 申请人: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