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65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制品,具体是保暖内衣类的一种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
背景技术
贴身羽绒服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羽绒不外钻不跑绒,又能具备良好的舒适性。很多厂商采用四层加衬做法来防止羽绒外钻,但大大影响了羽绒服“轻、软、暖”的特点,高质量的羽绒服必须采用高密度细支薄型面料,但高密薄型仿绒面料却容易产生针孔钻绒。一般的生产企业改用了涂层面料,不仅影响产品的舒适性也不环保。同时,传统羽绒内衣易产生跑绒和羽绒垂积现象,影响羽绒贴身内衣的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跑绒、防钻绒、贴身穿着舒适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包括面料、里料、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以及填充在面料和里料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该连接物为粘结条或粘结条结合缝纫线,各个连接物之间形成充绒通道,羽绒填充在充绒通道内,面料与里料与羽绒接触的那面为充绒面,充绒面表面轧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和曲线线条交错排列,曲线线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直线和曲线不相交,相邻两个粘结条之间形成充绒通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等间距的斜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之间形成斜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沿粘结条斜线对称反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倾斜的缝纫线,缝纫线与粘结条形成菱形状分布。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曲线线条,曲线线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曲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在各粘结条的曲线转折或弯曲点设置水平向直线缝纫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在各充绒道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曲线缝纫线,曲线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曲线缝纫线的转折或转弯点与直线的粘结条相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水平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沿竖直方向设置等间距的直线缝纫线。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所用的面料和里料的充绒面分别经高温熔融轧光处理,减小纤维间的缝隙,从而有效防止钻绒现象。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面料和里料均无涂层整理的特点既环保也保障了产品具有优良的舒适性。同时在面料与里料的连接物是粘结条或粘结条结合缝纫线,通过粘结条形成充绒通道,减少了加工工序。粘结条粘好后结合缝纫线保持羽绒分布均匀并减少缝纫线的用量,不易发生羽绒垂积现象和跑绒现象,舒适性能相应有较大提高,也增加了产品的美观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面料3、里料4、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2,所述的连接物2为粘结条或粘结条结合缝纫线,各个连接物2之间形成充绒通道4,羽绒6填充在充绒通道4内,面料3与里料I选用30D 70D涤纶纤维,经纬密控制在400/10cm 550/10cm,选择平纹组织织造。面料3与里料I与羽绒接触的那面为充绒面,充绒面经高温熔融轧光,从而减小纤维间缝隙,得到不钻绒的布料。各个实施例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圆点虚线表示缝纫线。实施例I如图2所示,在图中左侧部分,面料3与里料I间的连接物2为粘结条,粘结条包括竖直方向等间距间隔分布的直线粘结条和曲线粘结条。曲线粘结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直线粘结条和曲线粘结条不相交,相邻的直线粘结条和曲线粘结条之间形成充绒通道4。图中右侧部分为里料与面布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实施例2如图3所示,在图中左侧部分,面料3与里料I间的连接物2为粘结条与缝纫线相结合。两者先用等间距的斜线粘结条粘结而成,两斜线粘结条间形成斜线充绒通道4。布料充绒后沿粘结条斜线对称反方向等间距缝上斜线缝纫线5,形成菱形状分布。图中右侧部分为里料与面布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圆点虚线表示缝纫线。实施例3如图4所示,在图中左侧部分,面料3与里料I间连接物2为粘结条与缝纫线相结合。面料3与里料I先用竖直方向等间距的曲线胶条粘结,曲线线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两曲线粘结条间形成曲线充绒通道4。布料充绒后依次以各曲线转折或弯曲点为连接点缝上水平向直线缝纫线5。图中右侧部分为里料与面布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圆点虚线表示缝细线。实施例4如图5,6所示,在图中左侧部分,面料3与里料I间连接物2为粘结条与缝纫线相结合。面料3与里料I先用竖直方向等间距的直线胶条粘结而成,两直线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4。布料充绒后在各充绒道中沿竖直方向缝上曲线缝纫线5,曲线的转折或转弯点与直线相交。图中右侧部分为里料与面布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圆点虚线表示缝细线。实施例5如图7所示,在图中左侧部分,面料3与里料I间连接物2为粘结条与缝纫线相结合。面料3与里料I先用等间距的水平向直线胶条粘结而成,两直线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4。布料充绒后沿竖直方向缝上等间距直线缝纫线5。图中右侧部分为里料与面布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其中短直虚线表示粘结条,圆点虚线表示缝纫线。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包括面料、里料、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以及填充在面料和里料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该连接物为粘结条或粘结条结合缝纫线,各个连接物之间形成充绒通道,羽绒填充在充绒通道内,面料与里料与羽绒接触的那面为充绒面,充绒面表面轧光。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和曲线线条交错排列,曲线线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直线和曲线不相交,相邻两个粘结条之间形成充绒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等间距的斜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之间形成斜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沿粘结条斜线对称反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倾斜的缝纫线,缝纫线与粘结条形成菱形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曲线线条,曲线线条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曲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在各粘结条的曲线转折或弯曲点设置水平向直线缝纫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竖直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在各充绒道中沿竖直方向设置曲线缝纫线,曲线为折线线条或弧线线条,曲线缝纫线的转折或转弯点与直线的粘结条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物为粘结条结合缝纫线,粘结条为水平方向等间距的直线线条,相邻两个粘结条间形成直线充绒通道,充绒通道充绒后沿竖直方向设置等间距的直线缝纫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钻绒跑绒羽绒内衣,包括面料、里料、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以及填充在面料和里料之间的羽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连接面料和里料的连接物,该连接物为粘结条或粘结条结合缝纫线,各个连接物之间形成充绒通道,羽绒填充在充绒通道内,面料与里料与羽绒接触的那面为充绒面,充绒面表面轧光。本实用新型防跑绒、防钻绒、贴身穿着舒适。
文档编号A41B9/00GK202375039SQ2011204661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吴英俊, 金子敏 申请人:浙江凯洛琪服饰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