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66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 新型涉及ー种日常使用的伞具,特别是涉及ー种自动开收的多折伞。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开收多折伞,如公告号为CN282707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ー种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通过按压伞头上的按钮可以将伞打开或折叠伞面。但是这种自动开收伞在收伞时只能是折叠伞骨,并不能折叠中棒,还需要使用者用カ将中棒展开的各节管体压缩到位才能完全收伞,但当中棒各节管体都伸展开来时,其长度较长,要完全压缩起来需要较大的カ气才能完成,所以对于年老体弱者就感觉非常不方便。为此,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1120499476. 6的中国实用新型申请中提供了ー种易收伞的自动开收伞,如图I所示,该自动开收伞在内管11和中管12内设置开伞弹簧52以提供伸展内管11和中管12的动力,中管12顶部固设有带第一滑轮61的内塞7,第一拉线54 一端连接子弹头51,另一端绕经所述第一滑轮61后与ー顶杆53的底部连接,该顶杆53顶部穿过内塞7与上巢21相抵,另设有第二拉线55 —端连接于中管12顶部,另一端绕经设置于上巢21或外管13顶部的第二滑轮62后连接所述下巢22。按压伞头上的按钮开伞时,第一拉线54将顶杆53向上拉升从而将上巢21及外管13向上顶至完全开伞的位置,同时,第二拉线55将下巢51向上拉使得伞骨完全张开。当第二次按压伞头上的按钮收伞时,子弹头51被释放,顶杆53失去第一拉线54的拉カ不能再支撑上巢21,所述下巢22也因此失去第二拉线55的拉力,伞骨自动收折且外管13向下折叠于中管12タト,由此大大减小了压缩收伞所需的行程和力量。但是这种自动开收伞在开收伞的过程中,顶杆53会与中管12顶部的内塞7内壁摩擦,使得伞开收起来不够顺畅,且噪声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顶杆与内塞之间摩擦力小因而开收更加顺畅的自动开收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ー种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包括中棒、上巢、下巢、伞头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中棒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ー节内管、ー节或以上中管和一节外管;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顶杆、第一拉线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管顶部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拉线一端连接子弹头,另一端绕经所述第一滑轮后与所述顶杆底部连接,所述顶杆顶部穿过所述中管顶部并与所述上巢相抵。所述中管顶部内凸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所述顶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且被夹围于该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之间。所述中管顶部固定有一内塞,该内塞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顶杆穿过的竖向通孔,所述第一滑轮安装在该内塞上,所述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分别凸设于所述竖向通孔内壁的相对两侧。[0009]所述内塞由左半塞和右半塞拼合而成。所述竖向通孔设置在所述右半塞上,所述第一滚轴被置于分别设在所述右半塞和左半塞接合面处的凹位和凹槽内,所述第二滚轴插接于该右半塞上开设的水平穿孔处。所述顶杆的水平截面呈U形,该U形的两端面与所述第一滚轴相対,该U形的中部与第二滚轴相対。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收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中管内塞中设置了滚轴,在开收伞的过程中,顶杆上下移动时与内塞之间由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由此可大大减小摩擦力,使得开收收更加顺畅,而且可降低噪声。

图I为申请人的201120499476. 6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的分解图;图3为所述内塞7的水平剖视图;图4为所述内塞7的分解图一;图5为所述内塞7从另一方向看的分解图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ー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包括中棒I、固定在中棒I顶部的上巢21、滑动套接于中棒I的下巢22、伞头3以及自动开收装置。其中,所述中棒I又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一节内管11、ー节或以上中管12和一节外管13。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51、安装在中棒I内的开伞弹簧52、开伞时用于将上巢21向上顶的顶杆53、第一拉线54以及第ニ拉线55。此外自动开收装置还包括收伞骨弹簧、设置在伞头内的下巢或外管锁定装置以及子弹头锁定/释放装置等部件,此伞骨弹簧、下巢或外管锁定装置和子弹头锁定/释放装置均为现有技木,此处不再赘述。所述中管12顶部安装有第一滑轮61,所述上巢21或外管13顶部安装有第二滑轮62 ;所述开伞弹簧52仅安装在所述内管11和中管12内,所述第一拉线54 —端连接子弹头51,另一端绕经所述第一滑轮61后与所述顶杆53底部固设的顶塞56连接,该顶杆53顶部与上巢21相抵,所述第二拉线55 —端连接所述中管12顶部,另一端绕经所述第二滑轮62后连接所述下巢22。通过第一拉线54和第一滑轮61可以将顶杆53向上拉从而将上巢21向上顶至开伞位置;而通过第二拉线55和第二滑轮62可将下巢22向上拉从而打开伞骨开伞。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别之处在于所述中管12顶部内凸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所述顶杆53垂直于所述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且被夹围于该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之间。由此,在顶杆53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中管12顶部与顶杆53之间只有滚动摩擦,比现有技术中的滑动摩擦力大大减小,因而开收伞更加顺畅,而且可降低噪声。所述中管12顶部固定有一内塞7,当中管12的节数超过ー节时,该内塞7安装在最外层中管12的顶部。如图4和图5所示,该内塞7由左半塞72和右半塞73拼合而成,其中,左半塞72上设有凸柱77和滑轮安装凹位79,右半塞73上与所述凸柱77对应处设有凹孔78,右内塞73上还开设有可供所述顶杆53穿过的竖向通孔71和水平穿孔76,右半塞73和左半塞72接合面处分别设有位置相対的凹位74和凹槽75。所述第一滑轮61安装在滑轮安装凹位79上,所述第二拉线55固定在中管12的一端固定在该内塞7上,所述第一滚轴81被置于凹位74和凹槽75内,所述第二滚轴82插接于右半塞73的水平穿孔76处。组装时把左半塞72的凸柱77插入右半塞上紧密相配的凹孔78内即可将两者拼合起来,装配时非常方便。如图3所示,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分别凸设于所述竖向通孔71内壁的相对两侧,所述顶杆53的水平截面呈U形,该U形的两端面与所述第一滚轴81相対,该U形的中部与第二滚轴82相対。由此,顶杆53在上下移动时只会与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发生滚动摩擦,而不会象现有技术那样直接与竖向通孔71内壁产生滑动摩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包括中棒(I)、上巢(21)、下巢(22)、伞头(3)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中棒(I)包括从内至外依次滑动套接的一节内管(11)、一节或以上中管(12)和一节外管(13);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51)、顶杆(53)、第一拉线(54)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管(12)顶部的第一滑轮(61);所述第一拉线(54) —端连接子弹头(51),另一端绕经所述第一滑轮(61)后与所述顶杆(53)底部连接,所述顶杆(53)顶部穿过所述中管(12)顶部并与所述上巢(21)相抵;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管(12)顶部内凸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所述顶杆(53)垂直于所述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且被夹围于该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12)顶部固定有一内塞(7),该内塞(7)上开设有可供所述顶杆(53)穿过的竖向通孔(71),所述第一滑轮(61)安装在该内塞(7)上,所述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分别凸设于所述竖向通孔(71)内壁的相对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7)由左半塞(72)和右半塞(73)拼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孔(71)设置在所述右半塞(73)上,所述第一滚轴(81)被置于分别设在所述右半塞(73)和左半塞(72)接合面处的凹位(74)和凹槽(75)内,所述第二滚轴(82)插接于该右半塞(73)上开设的水平穿孔(76)处。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53)的水平截面呈U形,该U形的两端面与所述第一滚轴(81)相对,该U形的中部与第二滚轴(82)相对。
专利摘要一种开收顺畅的自动开收伞,包括中棒(1)、上巢(21)、下巢(22)、伞头(3)以及自动开收装置;所述自动开收装置包括子弹头(51)、顶杆(53)、第一拉线(54)以及设置在中棒的中管(12)顶部的第一滑轮(61);所述顶杆(53)顶部穿过所述中管(12)顶部并与所述上巢(21)相抵;所述中管(12)顶部内凸设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所述顶杆(53)垂直于所述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且被夹围于该第一滚轴(81)和第二滚轴(82)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开收伞在开收伞过程中摩擦力更小,开收更加顺畅,并可降低噪声。
文档编号A45B25/16GK202407426SQ2012200044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吴清怀, 黄自力 申请人:黄自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