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83764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结构,尤其是一种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伞是一种人们日常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用它来提供阴凉环境、遮蔽雨或雪。传统的伞的结构是包括伞柄、伞骨和伞面,是用手动实现伞的开关;但是,在使用传统的手动开关伞时,当遇到使用者手上拎着物品或者手受伤等不方便的情况时,就不能很好地实现伞的开关,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极不方便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研宄出了自动伞,现有的自动伞,是按下开关按钮后,伞可以自动支撑开,再次按下按钮,伞骨自动收缩,达到完全自动开收伞的目的,自动伞的开伞或收伞都是用设在中棒内的伸缩弹簧,以及设在伞骨上的收伞弹簧来实现的。
[0003]上述的自动伞是完全依赖机械结构的弹簧储力和释放力来实现中棒的收缩或伸张;在开伞的过程中,按下开关按钮时,弹簧被释放,弹簧的弹力直接推动中棒向上运动,实现开伞;但是,由于中棒内的弹簧被突然释放,这样弹簧产生的弹力是很大的,巨大的弹力容易对伞中棒以及上巢造成损伤,长久以往,甚至会使得自动伞损坏,使得自动伞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另外一个方面,突然释放的巨大的弹力,也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更加经久耐用的、使用寿命更长的、使用更加方便的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至少包括第一中棒和套接在所述第一中棒的外壁上的第二中棒,所述第二中棒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棒滑动,在所述第一中棒的顶端设有带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塞,在所述第二中棒的顶端设有第二内塞,在所述第一中棒内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中棒内设有带外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内塞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端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动力装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所述螺杆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下运动。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套在所述第二中棒的外壁上的第三中棒,所述第三中棒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棒滑动,在所述第三中棒的顶端设有第三内塞,在所述第二内塞上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三中棒内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内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穿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在所述第二中棒内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上端绕过设在所述第二内塞上的支点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所述螺杆内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一拉绳的避让空间。
[0007]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至少包括第一中棒和套接在所述第一中棒的外壁上的第二中棒,所述第二中棒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棒滑动,在所述第一中棒的顶端设有带第一通孔的第一内塞,在所述第二中棒的顶端设有第二内塞,在所述第一中棒内设有带外螺纹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中棒内设有带内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内塞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端与动力装置连接,驱动动力装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所述螺杆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下运动。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套在所述第二中棒的外壁上的第三中棒,所述第三中棒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棒滑动,在所述第三中棒的顶端设有第三内塞,在所述第二内塞上设有第二通孔,在所述第三中棒内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内塞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穿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在所述第二中棒内设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上端绕过设在所述第二内塞上的支点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内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支撑件和第一拉绳的避让空间。
[0009]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所述第一中棒内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中棒内设有带外螺纹的螺杆,所述螺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内塞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下端与动力装置连接的结构,当按下开关按钮时,所述动力装置被驱动,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所述螺杆沿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下运动;这样就避免了弹簧突然被释放而产生的巨大弹力,使得自动伞在开伞时更加安全,自动伞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经久耐用的、使用寿命更长的、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伸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所示实施方式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伸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2所示实施方式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
“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三个中棒的折叠伞为例加以说明,至于两折伞,或三折以上的伞的具体结构,本文不赘述,阅读者参照本实施例不难自行理解。
[0017]请先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揭示的是一种螺杆式全自动开收伞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包括第一中棒1、第二中棒2和第三中棒3,所述第二中棒2套接在所述第一中棒I的外壁上,所述第二中棒2可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棒I滑动,在所述第一中棒I的顶端设有带第一通孔111的第一内塞11,在所述第二中棒2的顶端设有第二内塞21,在所述第一中棒I内设有带内螺纹的第一支撑件13,所述第二中棒2内设有带外螺纹的螺杆22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13—般是圆筒状结构),所述螺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内塞21固定连接,所述螺杆22的下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支撑件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13的下端与动力装置4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所述动力装置4时,所述第一支撑件13转动,所述螺杆22可沿所述第一支撑件13上下运动;所述第三中棒3套在所述第二中棒2的外壁上,所述第三中棒3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棒2滑动,在所述第三中棒3的顶端设有第三内塞31,在所述第二内塞21上设有第二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