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885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类,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
全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已非常普遍,其主要是利用伞握把内部的两组控制机构,分别卡制活动巢及子弹头,而能操控自动开伞及收伞。目前所用的控制结构各不相同,其虽然都可以完成必要的控制状态,但使用上,因结构复杂,其是以两组环状构造套在中棒外部,故常发生误触的情况以及卡死的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误触的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伞握把、按钮、中棒、活动巢、子弹头、内套、控制环,其中,中棒下端套合在内套中,内套连同中棒整体套在伞握把内部,活动巢套合在中棒外部,其一侧设有卡合孔,控制环设在内套内,控制环的舌部卡制在活动巢的卡合孔内定位,按钮设于伞握把下部,按钮的里侧触接控制环,当第一次压下按钮时,控制环的舌部脱离活动巢的卡合孔而自动开伞,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性弧片、控制钮、座板、二弹簧,其中,弹性弧片设于中棒内部靠近控制环舌部的一侧,中棒侧方设有开孔,活动巢的该侧设有延伸片,延伸片封闭在开孔的外侧;控制钮设于伞握把内、中棒开孔的外侧,其下部容置在座板内,控制钮与座板的立面之间设有一弹簧,控制钮的顶端设有一朝向中棒开孔的抵顶柱,控制钮的头端贴触在按钮的内缘面;座板贴触在内套的下端,座板的下端与伞握把内底面之间设弹簧,活动巢的延伸片下端抵顶在座板的上顶面,子弹头卡制在中棒的开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次按压按钮时,只能将控制环的舌部脱离对活动巢的卡制,而打开伞,此时,控制钮的抵顶柱虽然摆动,但被活动巢的延伸片所挡住,不会触到子弹头;开伞后,活动巢上移,此时,活动巢的延伸片也随之上移,使座板连同控制钮上移,控制钮的抵顶柱从中棒的开孔正对子弹头,这时,再次按压按钮,藉抵顶柱推移开子弹头,使之脱离弹性弧片及开孔的卡制上移,而完成收伞的动作,所以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控制开收伞的操作,而绝不会误触。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压缩后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伞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伞动作示意图。
(1)为伞握把、(11)为按钮、(2)为中棒、(21)为开孔、(3)为活动巢、(31)为卡合孔、(32)为延伸片、(4)为弹性弧片、(41)为子弹头、(5)为内套、(51)为控制环、(52)为舌部、(6)为控制钮、(61)为抵顶柱、(62)为弹簧、(7)为座板、(71)为弹簧。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伞握把(1)、按钮(11)、中棒(2)、活动巢(3)、子弹头(41)、内套(5)、控制环(51),其中,中棒(2)下端套合在内套(5)中,内套(5)连同中棒(2)整体套在伞握把(1)内部,活动巢(3)套合在中棒(2)外部,其一侧设有卡合孔(31),控制环(51)设在内套(5)内,控制环(51)的舌部(52)卡制在活动巢(3)的卡合孔(31)内定位,按钮(11)设于伞握把(1)下部,按钮(11)的里侧触接控制环(51),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性弧片(4)、控制钮(6)、座板(7)、二弹簧(62)、(71),其中,弹性弧片(4)设于中棒(2)内部靠近控制环(51)舌部(52)的一侧,中棒(2)侧方设有开孔(21),活动巢(3)的该侧设有延伸片(32),延伸片(32)封闭在开孔(21)的外侧;控制钮(6)设于伞握把(1)内、中棒(2)开孔(21)的外侧,其下部容置在座板(7)内,控制钮(6)与座板(7)的立面之间设有一弹簧(62),控制钮(6)的顶端设有一朝向中棒(2)开孔(21)的抵顶柱(61),控制钮(6)的头端贴触在按钮(21)的内缘面;座板(7)贴触在内套(5)的下端,座板(7)的下端与伞握把(1)内底面之间设弹簧(71),活动巢(3)的延伸片(32)下端抵顶在座板(7)的上顶面,子弹头(41)由弹性弧片(4)卡制在中棒(2)的开孔(21)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请参阅
图1、图2、图3、图4所示,当第一次按压按钮(11)时,控制环(51)移动,使其舌部(52)脱离活动巢(3)的卡合孔(31),即活动巢(3)不受卡制,而上升自动开伞,此时,虽然控制钮(6)随之摆动,但其抵顶柱(61)受到活动巢(3)延伸片(32)的遮挡,而接触不到子弹头(41),而不会误触;当活动巢(3)上升自动开伞后,活动巢(3)的延伸片(32)也随之上升,解除了对座板(7)的压顶,座板(7)在其底部弹簧(71)的作用下,上升一段距离,此时,控制钮(6)也随之上升一段距离,其抵顶柱(61)位于中棒(2)的开孔(21)处,这时,第二次按压按钮(11)时,使控制钮(6)的抵顶柱(61)推开子弹头(41),子弹头(41)脱离中棒开孔(21)及弹性弧片(4)的卡制上升,而完成自动收伞动作,所以,本实用新型设有的双重控制机构,使之不会产生误触及卡死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包括有伞握把(1)、按钮(11)、中棒(2)、活动巢(3)、子弹头(41)、内套(5)、控制环(51),其中,中棒(2)下端套合在内套(5)中,内套(5)连同中棒(2)整体套在伞握把(1)内部,活动巢(3)套合在中棒(2)外部,其一侧设有卡合孔(31),控制环(51)设在内套(5)内,控制环(51)的舌部(52)卡制在活动巢(3)的卡合孔(31)内定位,按钮(11)设于伞握把(1)下部,按钮(11)的里侧触接控制环(5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弹性弧片(4)、控制钮(6)、座板(7)、二弹簧(62)、(71),其中,弹性弧片(4)设于中棒(2)内部靠近控制环(51)舌部(52)的一侧,中棒(2)侧方设有开孔(21),活动巢(3)的该侧设有延伸片(32),延伸片(32)封闭在开孔(21)的外侧;控制钮(6)设于伞握把(1)内、中棒(2)开孔(21)的外侧,其下部容置在座板(7)内,控制钮(6)与座板(7)的立面之间设有一弹簧(62),控制钮(6)的顶端设有一朝向中棒(2)开孔(21)的抵顶柱(61),控制钮(6)的头端贴触在按钮(21)的内缘面;座板(7)贴触在内套(5)的下端,座板(7)的下端与伞握把(1)内底面之间设弹簧(71),活动巢(3)的延伸片(32)下端抵顶在座板(7)的上顶面,子弹头(41)由弹性弧片(4)卡制在中棒(2)的开孔(21)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开收伞控制结构,其主要是在伞握把(1)内部设有双重控制机构,分别控制伞具的自动开伞及收伞,其自动开伞机构为一控制环(51),其设有一舌部(52)卡制在活动巢(3)的卡合孔(31),当第一次压按钮(11)时,控制环的舌部(51)脱离卡合孔(31)而自动开伞,其特征在于:收伞机构包括有一容置在中棒(2)内部的弹性弧片(4),可将子弹头(41)顶向侧方的中棒开孔(21),只有第二次压按钮(11)时,控制钮(6)的抵顶柱(61)才能推到子弹头(41),使其脱离中棒开孔(21)的卡制,而实现自动收伞动作,活动巢(3)侧边设有延伸片(32),所以第一次按压,抵顶柱(61)碰不到子弹头(41)。
文档编号A45B25/16GK2413546SQ99255930
公开日2001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郭世鑫 申请人:郭世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