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罩杯部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45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罩杯部的衣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有罩杯部的衣服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作为本领域的技术,具有罩杯部、设置在罩杯部下缘的杯托部、与罩杯部上缘连接的肩带部、以及向背面延伸的背片部的胸罩为公众所知。该胸罩能够修整乳房的形状。[0003]但是,在上述的胸罩中,由于在穿戴状态下背片部的拉力未均等地作用于杯托部上,按压乳房腋侧的力不够充分。所以很难形成乳房整体的圆润,难以形成美丽的轮廓。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上述技术课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0005]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具备覆盖乳房的一对罩杯部;沿乳房轮廓线设置的一对杯托部;将一对罩杯部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罩杯部的下部的基部; 与基部相连接、并向后背延伸的一对背片部;基部具有设置在罩杯部的腋侧、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以及设置在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的下方、由比第一基部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0006]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由于第一基部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第二基部由易伸缩的材料形成,所以在穿戴状态下,由于受背片部的拉力, 设置在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的下方的第二基部的拉伸量比第一基部大。所以,背片部的拉力被转化为使罩杯部旋转的力,带来了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0007]此外,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并且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所以,罩杯部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支点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由此带来按压乳房腋侧部分使其向前中心侧聚拢的效果,能够使乳房更具丰满而容易形成乳沟。其结果是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的轮廓。[0008]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基部具有设置于左右第二基部之间的第三基部。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左右罩杯部的连接部的稳定性,以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支点使罩杯部旋转的力能够更好地得以发挥。[0009]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更具备连接罩杯部与背片部的肩带部。在该情况下,通过肩带部与背片部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将乳房上推并向前中心侧聚拢的效果。[0010]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在基部的腋侧设置有沿背片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基部腋侧部分及背片部的稳定性。[001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第二基部的下缘比上缘更长。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0012]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中,优选第二基部的面积为第一基部的 1/2至3/4。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使罩杯部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并且能防止乳房向腋侧移动(即防止外扩),从而能够维持乳房的美丽轮廓。[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0014]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0015]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0016]图3是表示穿戴状态的图;[0017]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0018]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0019]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0020]图7A是表不人体的正视图,图7B是表不人体的侧视图。[0021]符号说明[0022]1、21、22、25 :胸罩;2 :罩杯部;3 :基部;4 :杯托部;5 :背片部;7 :骨架构件;8 :肩带部;13 :第一基部;14、23 :第_■基部;14a、23a :上缘;14b、23b :下缘;15 :第二基部;L1 下胸围线;L2 :乳房轮廓线;L3 :腋前线;L4 :假想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实施方式的胸罩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在说明中,上下、左右及前后方向是从穿戴者观察的方向。另外,因胸罩的构成为左右对称,所以仅对其中一方进行说明。[0024]在说明实施方式之前,先对说明中所使用的下胸围线(under bust line)、乳房轮廓线(verge,s line)及腋前线(anterior axillary line)进行说明。图7A是表示人体的正视图,图7B是表示人体的侧视图。图中LI是下胸围线,即乳房底部的水平面与体表面的交线。L2是作为乳房下部轮廓线的乳房轮廓线。L3是腋前线,即通过腋窝前皱襞的身体垂直线。[0025](第一实施方式)[0026]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胸罩I为带杯托的胸罩,具备以覆盖穿戴者乳房的方式而形成的左右一对罩杯部2 (3/4罩杯)。罩杯部2的上缘2a弯曲成凸形状,其下缘2b以与乳房轮廓线L2相吻合的方式弯曲而形成。在下缘2b缝接有基部3。基部3将左右一对罩杯部2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罩杯部2的下部。[0027]在罩杯部2的下缘2b设置有杯托部4。杯托部4具有线丝及斜纹带(bias tape), 且以沿着乳房轮廓线L2的方式从腋侧向前中心侧而形成为圆弧状。线丝由钢材、形状记忆合金或者树脂等材料形成,被包裹缝在斜纹带内。斜纹带由尼龙或聚酯等构成的布料形成。[0028]在基部3的腋侧设置有向背部延伸的左右一对背片部5。该一对背片部5由伸缩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设置在其背部的端部的钩扣6a、6b可互相自由地搭扣或脱扣。[0029]如图I所示,在基部3的腋侧、在基布3与背片部5的连结位置处,沿背片部5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具有可挠性的骨架构件7。通过设置骨架构件7,能够提高基部3的腋侧部分及背片部5的稳定性。[0030]在罩杯部2的上缘2a设置有肩带部8。肩带部8由伸缩性的织布或编布形成为带状,且以连接罩杯部2与背片部5的方式架设在罩杯部2与背片部5之间。在肩带部8设置有长度调节构件9a、9b,穿戴者通过变更调整构件9a、9b间的距离可适当地调节肩带部8 的长度。[0031]罩杯部2具备以形成罩杯形状的方式立体成形的罩杯本体10 ;及设置于罩杯本体10的肌肤侧(即内侧)的插片11。如图2所示,罩杯本体10具有在罩杯部2的上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罩杯上部IOA ;配置于罩杯上部IOA的下方且覆盖乳房前中心部分的罩杯前中心部IOB ;覆盖乳房腋侧部分的罩杯腋部IOC ;以及被罩杯上部10A、罩杯前中心部IOB 及罩杯腋部IOC包围的罩杯中央部10D。罩杯本体10是通过将上述各部件互相缝合而形成立体形状。[0032]罩杯上部10A、罩杯前中心部IOB及罩杯中央部IOD例如由有伸缩性的不织布(SP、 有弹不织布)或无伸缩性的不织布(即、无弹不织布)形成。罩杯腋部IOC例如由无伸缩性的不织布、或将不织布和无伸缩性的衬片(即、不织布和无弹衬)进行层压而得到的材料形成。[0033]如图2所示,在罩杯前中心部IOB及罩杯中央部IOD的肌肤侧,设置有用于收纳插片11的收纳袋12。插片11是通过使由发泡聚氨酯等形成的芯材和包裹该芯材的布料贴合而形成的。收纳袋12朝肌肤侧开口。这样,通过将插片11收纳于收纳袋12中或从收纳袋 12中取出,从而相对于罩杯本体10可自由地拆装。利用这样的构造,例如将插片11装入收纳袋12内从而增大将乳房体积向前中心侧上方托起的力,能够塑造具有丰满感的乳房。[0034]基部3具有设置在罩杯部2的腋侧的第一基部13 ;设置在第一基部13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2下方的第二基部14 ;及设置于左右第二基部14之间的第三基部15。为便于区分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在图I、图2以及后述的附图中将第一基部用浅灰色、第二基部用灰色分别表示。第一基部13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一基部13由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都无伸缩性(即、双向无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由薄的定型纱或厚的、无伸缩性的衬片形成。[0035]第二基部14由比第一基部13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该第二基部14以其上下方向的宽度从腋侧朝向前中心侧逐渐变窄的方式而形成。第二基部14的上缘14a从交点17 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该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I平行的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0036]另一方面,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从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向前中心侧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延伸至交点20,该交点20是通过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垂直线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参照图I)。[0037]优选第二基部14由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都有良好伸缩性(即、双向弹性)的材料、或在左右方向上有良好伸缩性(即、单向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由弹力网纱(power net)、弹力布(tricot)等伸缩性较高的材料,或弹力花边材料形成。第三基部15由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将其下缘通过纳褶子而使其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第一基部13、第二基部14及第三基部15作为不同的部件分别形成,通过将它们互相缝合而成为一体,但并不限于这种方式,例如将基部3通过一张整体材料形成,通过进行编织组织的切换而使第二基部14具备伸缩性也可。[0038]如图3所示,在穿戴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I的状态下,由背片布5产生左右方向上的拉力F1,该拉力Fl传递到与背片布5相连接的基部3。基部3具有设置在罩杯部2 腋侧的第一基部13、及设置在第一基部13的前中心侧和罩杯部2的下方的第二基部14,而且第二基部14的上缘14a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该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I平行的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从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延伸至交点20 ;该交点20是通过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垂直线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再加上第二基部14由比第一基部13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所以,受背片部5的拉力Fl的作用,第一基部13及第二基部14都伸长,但是比起第一基部13,配置于其下方的第二基部14的伸长量更大。[0039]这样,如图3所示,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支点将罩杯部2向杯托部4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旋转的力F2发生。力F2带来将乳房体积上推并使其向前中心侧聚拢的效果,所以按压乳房腋侧的体积,能可靠的将乳房的体积上举,能够使乳房更具丰满容易形成乳沟。其结果是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第二基部14的面积为第一基部13的1/2至3/4。在该情况下,能够确保使罩杯部2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并且能防止乳房体积向腋侧移动,从而能够维持乳房的美丽轮廓。也就是,当第二基部14的面积小于第一基部13的1/2时,第二基部14的伸长量变小,因此使罩杯部2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旋转的力变弱,难以形成乳房整体的圆润及美丽轮廓。另一方面,当第二基部14的面积大于第一基部13的3/4时,由于第二基部14的材料比第一基部13更容易伸缩,所以来自腋侧的按压效果变弱,乳房体积向腋侧移动(即向外扩),有损美丽轮廓的形成。[0041](第二实施方式)[0042]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肌肤侧的正视图。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2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胸罩21为无肩带型 (strapless)胸罩。其他的结构与上述胸罩I的结构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21能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0043](第三实施方式)[0044]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22 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基部23的形状。其他的结构与上述胸罩I的结构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0045]如图5所示,第二基部23以其上下方向的宽度从腋侧向前中心侧逐渐变窄的方式,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具体来说,第二基部23的上缘23a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 的最下点18,该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I平行的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另一方面,第二基部23的下缘23b从腋前线L3与基部 3的下边3a的交点19越过交点20向前中心侧延伸,而到达交点24。交点20是通过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垂直线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交点20的位置请参照图I)。 这样,第二基部23的下缘23b长于上缘23a。[0046]具有上述结构的胸罩22除了获得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由于第二基部 23的下缘23b比上缘23a长,在背片部5的拉力的作用下,下缘23b的伸长量比上缘23a大, 所以能够提高使罩杯部2向杯托部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发生旋转的效果,能够使乳房更具丰满并容易形成乳沟。[0047](第四实施方式)[0048]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的正视图。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罩 2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具备设置于左右第二基部之间的第三基部、以及第二基部26的形状。其他的结构与上述胸罩I的结构相同,所以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0049]如图6所示,在前中心侧,左右的罩杯部2通过前中心布27而连接在一起。第二基部26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第二基部26的上缘26a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该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I平行的假想线 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另一方面,第二基部26的下缘26b从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向前中心侧延伸,到达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0050]具有上述结构的胸罩26能获得与第I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也就是,由于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支点将罩杯部2向杯托部4的腋侧端点朝上方移动的方向旋转的力发生,按压乳房腋侧部分并使其向前中心侧聚拢,所以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0051]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杯部2是将多个部件通过立体缝合而成的,罩杯部并不限于此,也可利用热压法等方法的模压成形来形成。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罩杯部2设为3/4罩杯,可适用于1/2罩杯或全罩杯的胸罩等。另外,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在前中心处自由地搭扣或脱扣的前钩扣型胸罩等。[005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基部的上缘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该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I平行的假想线L4、 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第二基部的上缘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17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区域内即可。例如,第二基部的上缘可以设置为、从比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17更下方的位置开始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005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的腋侧端点配置在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处,该腋侧端点并不需要正好配置在交点19处。例如,下缘14b 的腋侧端点也可配置在交点19的附近,或者将下缘14b的腋侧端点配置在、穿戴者的腋前线L3附近的且与腋前线L3平行的线和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处。在以上情况下,也能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0054]另外,基部3的腋侧并不非要设置骨架构件7。在不设置骨架构件7的情况下, 该位置利用与第一基部13同样厚的、无伸缩性的衬片形成也可。而且,上述实施方式中列举胸罩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也可适用于连胸罩衬裙(bra-slip)、吊带背心(bra camisole)、三合一胸衣(three-in-one)、紧身连体衣(bodysuit)、紧身衣(leotard)、泳衣、文胸裙(bra dress)等具有罩杯部的衣服。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具备 覆盖乳房的一对罩杯部; 沿乳房轮廓线设置的一对杯托部; 将所述一对罩杯部连接于前中心侧、并支撑所述罩杯部的下部的基部; 与所述基部相连接、并向后背延伸的一对背片部; 所述基部具有 设置在所述罩杯部的腋侧、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 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部的前中心侧和所述罩杯部的下方、由比所述第一基部容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 所述第二基部的上缘设置于从假想线与所述乳房轮廓线的交点至所述乳房轮廓线的最下点的区域内,该假想线是以所述杯托部的前中心端点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平行的线;所述第二基部的下缘从穿戴者的腋前线与所述基部的下边的交点向前中心侧延伸。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部具有设置于左右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第三基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更具备连接所述罩杯部与所述背片部的肩带部。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的腋侧设置有沿所述背片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部的腋侧设置有沿所述背片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骨架构件。
6.如权利要求1、2或5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下缘比所述上缘更长。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下缘比所述上缘更长。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的所述下缘比所述上缘更长。
9.如权利要求1、2、5、7或8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基部的1/2至3/4。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罩杯部的衣服,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部的面积为所述第一基部的1/2至3/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罩杯部的衣服,能够描绘出乳房整体的圆润、形成美丽轮廓。胸罩(1)的基部(3)具有由无伸缩性或难伸缩性的材料形成的第一基部(13)、及由比第一基部(13)易伸缩的材料形成的第二基部(14)。第二基部(14)的上缘(14a)从交点(17)延伸至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交点(17)是以杯托部(4)的前中心端点(16)为起点且与下胸围线(L1)平行的假想线(L4)、与乳房轮廓线(L2)的交点。第二基部(14)的下缘(14b)从腋前线(L3)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19)延伸至交点(20);该交点(20)是通过乳房轮廓线(L2)的最下点(18)的垂直线与基部(3)的下边(3a)的交点。
文档编号A41C3/08GK202800151SQ20122048063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汪玉梅, 陈艳, 徐朝晖 申请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