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及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00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运动鞋及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具体涉及运动鞋及鞋底。
背景技术
舒适性和能量回归值是运动鞋的两大重要指标,其中,能量回归指的是鞋底在冲击到地面之后通过受压变形将动能吸收,并在离地之前因形状的回复而将能量释还给穿着者,使穿着者跑的更快、跳的更高。舒适性主要是指减震性及透气性。人在跑步时往往以脚后跟先着地并受到很大地冲击力,然后再将受力往前掌转移,在脚离地时需要地面的反弹力以提供动力。因而在鞋底设计时,脚后跟部(尤其是外侧)往往优先考虑的是它的吸震功能,前掌部位则更需考虑它的反弹性(能量回归)。经研究发现, 在长时间穿着或运动后,透气性能不佳的运动鞋内腔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会大大提高,尤其是鞋内腔前掌部位,以致引起各种不适症状,如皮炎、湿疹等。现有技术针对运动鞋透气性问题,常用开孔、开窗技术,甚至加入防止尘土和外界水气的等结构,虽然达到了干爽、舒适的穿着效果,但是也损失了前掌的能量回归。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运动鞋无法具有较佳的透气性能同时又能够提供较高的能量回归值和平衡稳定感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由中底和外底粘合为一体的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部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孔,所述中底的顶面上设有一片覆盖所述透气通孔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上覆盖一层防水层,所述透气通孔位于中底部的内侧壁上粘贴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透气通孔由直线部和弧形部光滑而成,且所述透气通孔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所述直线部沿所述鞋底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弧形部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部,所述硬质层环绕所述透气通孔的内侧壁设置。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中底的材质为EVA,所述硬质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硬质层的下边缘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嵌装在所述中底与所述外底之间。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透气通孔由直线部和弧形部光滑而成,所述透气通孔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且直角边朝向鞋跟,所述直线部沿所述鞋底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弧形部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部,所述硬质层仅设置在所述透气通孔倾斜的内侧壁上。在上述运动鞋鞋底中,所述外底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透气通孔连通。[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运动鞋,包括上述的运动鞋鞋底。本实用新型,在鞋底本体的前脚掌部设有透气通孔,透气通孔上依次覆盖铁丝网和防止层,一方面使得鞋内腔环境与鞋外部环境可通过透气通孔进行换气,保证鞋内干爽舒适,另一方面能有效阻止尘土沙石和潮湿水气进入鞋内腔,另外,透气通孔内侧壁上的平衡片,与中底一起实现了双重反弹,提高运动鞋的能量回归值,使穿着者更加轻盈舒适。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鞋鞋底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动鞋鞋底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实施例1提供的运动鞋鞋底包括由中底I和外底2粘合为一体的鞋底本体,中底I采用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用于提供良好的缓冲减震能力,外底2采用硬质耐磨橡胶,用于提高耐磨能力。鞋底本体的前脚掌部设有三个透气通孔3,透气通孔3贯穿中底I和外底2设置,运动鞋内腔环境和外部环境可直接通过透气通孔3进行换气。中底I的顶面上设有一片覆盖透气通孔3的铁丝网4,铁丝网4上覆盖一层防水层5。铁丝网4和防水层5能够防止尘土沙石和潮湿水气进入鞋内腔,保证鞋内干爽、舒适,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通过透气通孔3透气,又可以防止尘土沙石和潮湿水气经透气通孔3进入鞋内腔。透气通孔3由直线部31和弧形部32光滑而成,如图2所示,透气通孔3的截面(图1中的A-A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侧边与底边的夹角为45°。直线部31沿鞋底本体的横向设置,弧形部32设置在鞋底本体的外侧部。透气通孔3位于中底部的内侧壁上粘贴有一层硬质层33 (也称平衡片),硬质层33的硬度大于中底I的硬度,例如选用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硬质层33的下边缘设有外翻边331,外翻边331嵌装在中底I与外底2之间,平衡片为一体成型。在运动过程中,透气通孔内侧壁上的平衡片33和中底I同时受压后变形,并储存部分运动能量,在前掌离地瞬间双重反弹,从而提供较高的能量回归值,使运动轻盈快捷。透气通孔的侧壁设计为方向向内和向前下方倾斜,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和运动力学原理。外底2的底面上设有多条条形凹槽,条形凹槽与透气通孔连通,提高了外底2底面上的空气流通,防止外底2形成水膜而降低其防滑性能。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透气通孔3的截面(图3中的B-B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且直角边朝向鞋跟。硬质层33仅设置在透气通孔3位于中底部的倾斜的内侧壁上。生物力学研究发现:大部分人一般都是以后脚跟先着地,前掌最后离地的运动方式步行或跑步,人体重心由后脚跟处随着运动过程逐渐转移至前掌,前掌重心变化的一般规律为由后至前或由外至内两种方式,且以前种方式居多。(我们定义脚尖指向为前方向,反之为后方向;指向两腿中间为内方向,反之为外方向)。因此,实施例2中透气通孔的非直角腰边设计在前部或内部。上述实施例中,透气通孔3的数量均为3个,但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透气通孔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且至少设置为一个。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具有上述运动鞋鞋底的运动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I)使得鞋内腔环境与鞋外部环境可直接通过设置在鞋底前脚掌部的透气通孔进行换气,保证鞋内干爽舒适;(2)覆盖于透气通孔上的铁丝网和防水层能有效阻止尘土沙石和潮湿水气进入鞋内腔;(3)截面为梯形的透气通孔结构加上附于梯形腰边上的平衡片,能够保证运动过程中前脚掌部受压变形后及时有效地反弹,具有双重反弹作用,提高运动鞋的能量回归值,使穿着者更加轻盈舒适。因此,在保证运动鞋具有极佳透气性能的基础上,还提供了较高的能量回归值,让运动更加干爽、舒适、轻盈、快捷。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运动鞋鞋底,包括由中底和外底粘合为一体的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部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孔,所述中底的顶面上设有一片覆盖所述透气通孔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上覆盖一层防水层,所述透气通孔位于中底部的内侧壁上粘贴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孔由直线部和弧形部光滑而成,且所述透气通孔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等腰梯形,所述直线部沿所述鞋底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弧形部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部,所述硬质层环绕所述透气通孔的内侧壁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材质为EVA,所述硬质层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层的下边缘设有外翻边,所述外翻边嵌装在所述中底与所述外底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孔由直线部和弧形部光滑而成,所述透气通孔的截面为上窄下宽的直角梯形且直角边朝向鞋跟,所述直线部沿所述鞋底本体的横向设置,所述弧形部设置在所述鞋底本体的外侧部,所述硬质层仅设置在所述透气通孔倾斜的内侧壁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底的底面上设有多个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所述透气通孔连通。
7.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项任一项所述的运动鞋鞋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鞋及其鞋底,运动鞋鞋底包括由中底和外底粘合为一体的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部设有至少一个透气通孔,所述中底的顶面上设有一片覆盖所述透气通孔的铁丝网,所述铁丝网上覆盖一层防水层,所述透气通孔位于中底部的内侧壁上粘贴有硬质层,所述硬质层的硬度大于所述中底的硬度。本实用新型,一方面使得鞋内腔环境与鞋外部环境可通过透气通孔进行换气,保证鞋内干爽舒适,另一方面能有效阻止尘土沙石和潮湿水气进入鞋内腔,另外,透气通孔内侧壁上的平衡片,与中底一起实现了双重反弹,提高运动鞋的能量回归值,使穿着者更加轻盈舒适。
文档编号A43B13/16GK203015983SQ20122072708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吴荣照, 张升, 王伟强 申请人:泉州鸿荣轻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