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式鞋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两用式鞋底,该鞋底设置有鞋底本体、气垫及脚垫,该鞋底本体凹设有容置空间,及一侧设置有定位孔,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而容置空间底面于凹槽周缘形成有抵持面,该气垫具有容置于凹槽的气垫本体,气垫本体表面高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且气垫本体表面设置有气孔,而气垫本体侧方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定位于定位孔,该脚垫表面设置有镂空部,且脚垫底面抵持于抵持面,使气垫本体位于镂空部内,而脚垫表面相等或高于气垫本体表面;如此,让本实用新型的鞋底依需求拆装脚垫,以达到冬暖夏凉的优点。
【专利说明】两用式鞋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用式鞋底,尤指于可透气循环的气垫周围加装有环状的脚垫,让使用者依需求拆装脚垫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设置于鞋子的鞋底结构,预先将气垫设置于鞋底内部,再于气垫上直接覆盖有脚垫层,而脚垫层与鞋子的鞋面相互连接后形成有供使用者穿入的鞋内空间,且当使用者的脚穿入鞋内空间时,会因为脚被鞋内空间大面积包覆,同时鞋内空间又不具有透气装置,造成使用者于长时间穿鞋后,其脚部产生热度而造成鞋内空间闷热潮湿,进而孳生细菌,造成使用者无法舒适地穿鞋,以及脚部更为不健康。
[0003]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从事此相关行业的业者所亟欲研发的课题所在。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于,于鞋底内设置有可透气循环的气垫后,再于气垫周围加装有环状的脚垫,让使用者的脚底踩踏于该环状的脚垫上;及在脚垫拆下后,脚底可直接踩踏于气垫上,让外界气体更容易通过气垫于鞋内空间循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6]一种两用式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设置有鞋底本体、气垫及脚垫,其中:
[0007]该鞋底本体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使容置空间底面在凹槽周缘形成有抵持面,且鞋底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
[0008]该气垫具有容置于凹槽的气垫本体,气垫本体表面高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且气垫本体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垫本体一侧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定位于定位孔;
[0009]该脚垫表面设置有镂空部,且脚垫底面抵持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使气垫的气垫本体位于镂空部内,而脚垫表面相等或高于气垫本体表面。
[0010]其中:该脚垫与气垫的气垫本体表面覆盖有鞋垫。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包括:
[0012]一种两用式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设置有鞋底本体、气垫及脚垫,其中:
[0013]该鞋底本体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使容置空间底面于凹槽周缘形成有抵持面,且鞋底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
[0014]该气垫具有容置于凹槽的气垫本体,气垫本体表面高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且气垫本体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垫本体一侧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定位于定位孔;
[0015]该脚垫设置有鞋垫,鞋垫下方连接有抵靠件,抵靠件底面设置有容置槽,且抵靠件抵持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使气垫的气垫本体容置于容置槽,抵靠件的厚度相等或大于气垫本体露出抵持面的高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利用气垫导通外界空间与穿鞋空间,且于气垫周围设置有一位移空间,此时即可于天气闷热时拿掉脚垫,凭借反复踩踏使外界气体与穿鞋空间气体相互连通,让穿鞋空间内的热气产生扩散,达到凉爽的作用;当天气寒冷时,即可装上脚垫,凭借脚垫高于气垫,使脚垫会分散踩踏时产生的力,以让穿鞋空间内凭借脚部所产生的热来持续保有一定温度,维持鞋子的保暖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一);
[0020]图4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二);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00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局部分解图;
[00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00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_鞋底;1-鞋底本体;11-容置空间;111-凹槽;112-抵持面;12-定位孔;2-气垫;21_气垫本体;211_气孔;22_通气管;23_气体空间;24_单向止挡片;3-脚垫;31_镂空部;4_脚垫;41_鞋垫;411-透气孔;42_抵靠件;421_容置槽;5_鞋垫;51-透气孔;6-鞋面;61_穿鞋空间;7_位移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鞋底10设置有鞋底本体I及气垫2,其中:
[0030]该鞋底本体I凹设有容置空间11,容置空间11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111,使容置空间11底面于凹槽111周缘形成有抵持面112,且鞋底本体I 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12。
[0031]该气垫2具有气垫本体21,气垫本体21表面穿设有复数气孔211,且气垫本体21上表面高于鞋底本体I的抵持面112,且气垫本体21 —侧连接有通气管22,并于气垫本体21内设置有气体空间23,且通气管22内部的侧方设置有单向止挡片24。
[0032]凭借上述结构,当鞋底本体I及气垫2欲组构形成鞋子时,预先将气垫2的气垫本体21容置于鞋底本体I的凹槽111内,且让气垫2的通气管22定位于鞋底本体I的定位孔12上,让通气管22连通于外界空间,再于鞋底本体I的侧边周缘包覆有鞋面6,续于气垫本体21上覆盖有鞋垫5,鞋垫5表面穿设有复数透气孔51,而鞋垫5与鞋面6之间形成有穿鞋空间61。
[0033]当使用者的脚穿入穿鞋空间61内且为行走状态时,因鞋垫5与鞋底本体I的抵持面112 二者间形成有位移空间7,因此会使气垫2产生如图3及图4所示的情况,当该脚往下踩踏鞋垫5产生重力时(如图3图中空心箭头所示),让重力通过鞋垫5来施加给气垫2的气垫本体21,而造成气体空间23被压缩,当气体空间23被压缩后,位于该气体空间23内的气体会朝向四周逸散(如图3图中实心箭头所示),同时单向止挡片24被气体空间23的气体施压时,该单向止挡片24会止挡于通气管22,让通气孔22与气体空间23呈现不连通状态,此时,气体会朝向气垫本体21的气孔211移动,让气体经过气孔211及鞋垫5的透气孔51而进入穿鞋空间61 ;复如图4所示,当该脚往上抬起时(如图4图中空心箭头所示),让脚垫5脱离使用者所施加的重力状态,因此,气垫本体21内的气体空间23减少压力产生膨胀,在此瞬间,外界压力大于气体空间23压力,因此,外界气体会移动至气垫2的通气管22,且该气体会推动单向止挡片24往气体空间23位移(如图4图中实心箭头所示),让外界气体会进入至气垫2的气体空间23内;因此,使用者凭借反复踩踏及抬脚的动作,让外界气体及穿鞋空间61内的气体会通过气体空间23作用而不断循环,供使用者于夏天长时间穿鞋时不会有闷热潮湿的情况发生。
[0034]请参阅图6至图9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状态图,此种实施状态可用于寒冷天气时,当使用者不需要于鞋内产生过多的气体循环时,于鞋底本体I的抵持面112上放置有环状的脚垫3,并使脚垫3底面与鞋底本体I的抵持面112相互抵持,该脚垫3表面设置有镂空部31,脚垫3上表面相等或高于气垫2的气垫本体21上表面,且气垫本体21位于镂空部31内,复于脚垫3与气垫本体21表面覆盖有鞋垫5 ;凭借上,当使用者的脚往下踩踏鞋垫5产生重力时,因鞋垫5与鞋底本体I之间容置有脚垫3,让重力通过鞋垫5而施加给脚垫3,进而使气垫2不受力,因此气垫2不会产生反复压缩及膨胀,使外界气体及穿鞋空间61气体无法经过气垫2产生气体循环,以让使用者于天气寒冷使用该鞋子时,可提高鞋子的整体保暖度。
[0035]请参阅图10及图11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状态图,而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脚垫4设置有鞋垫41,鞋垫41表面穿设有复数透气孔411,鞋垫41下方连接有抵靠件42,抵靠件42底面设置有容置槽421,透气孔411露出于容置槽421,且抵靠件42抵持于鞋底本体I的抵持面112,使气垫2的气垫本体21容置于容置槽421 ;凭借上,当使用者的脚往下踩踏鞋垫41产生重力时,因为该抵靠件42的厚度大于或相等气垫本体21露出抵持面112的高度,因此该重力会经由鞋垫41而分散于抵靠件42,进而让气垫2不会产生反复压缩及膨胀,使外界气体及穿鞋空间61气体无法经过气垫2产生气体循环,以让使用者于天气寒冷使用该鞋子时,可提高鞋子的整体保暖度。
[0036]如此,本实用新型为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其关键技术在于,利用气垫2导通外界空间与穿鞋空间61,且于气垫2周围设置有一位移空间7,此时即可于天气闷热时拿掉脚垫3,凭借反复踩踏使外界气体与穿鞋空间61气体相互连通,让穿鞋空间61内的热气产生扩散,达到凉爽的作用;当天气寒冷时,即可装上脚垫3,凭借脚垫3高于气垫2,使脚垫3会分散踩踏时产生的力,以让穿鞋空间61内凭借脚部所产生的热来持续保有一定温度,维持鞋子的保暖度。
[0037]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两用式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设置有鞋底本体、气垫及脚垫,其中: 该鞋底本体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使容置空间底面在凹槽周缘形成有抵持面,且鞋底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 该气垫具有容置于凹槽的气垫本体,气垫本体表面高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且气垫本体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垫本体一侧连接有通气管,通气管定位于定位孔; 该脚垫表面设置有镂空部,且脚垫底面抵持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使气垫的气垫本体位于镂空部内,而脚垫表面相等或高于气垫本体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鞋底,其特征在于:该脚垫与气垫的气垫本体表面覆盖有鞋垫。
3.一种两用式鞋底,其特征在于:该鞋底设置有鞋底本体、气垫及脚垫,其中: 该鞋底本体凹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底面中央处凹设有凹槽,使容置空间底面于凹槽周缘形成有抵持面,且鞋底本体一侧表面设置有定位孔; 该气垫具有容置于凹槽的气垫本体,气垫本体表面高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且气垫本体表面设置有气孔,气垫本体一侧连接有通气管,且通气管定位于定位孔; 该脚垫设置有鞋垫,鞋垫下方连接有抵靠件,抵靠件底面设置有容置槽,且抵靠件抵持于鞋底本体的抵持面,使气垫的气垫本体容置于容置槽,抵靠件的厚度相等或大于气垫本体露出抵持面的高度。
【文档编号】A43B17/03GK203446698SQ20132013028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李忠源 申请人:李皇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