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餐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餐盒,由一框体与一底板组成。框体为环状的木质框形,其上、下方各自形成一开口,在框体下方开口设有至少一凹部。底板是一片薄的木质板材,其周围朝外延伸至少一凸部,在底板封住框体下方开口期间,以凸部结合凹部,将接着剂涂在底板紧邻框体的部位,使二者粘着不易脱离,还能提升餐盒的结构强度,防止渗漏。
【专利说明】木质餐盒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质餐盒的构造。
【背景技术】
[0002]早期的木质餐盒有一底侧片,底侧片两旁各自弯折一长侧片,供两张薄纸局部黏贴在底侧片两旁的底面。每张薄纸折叠封住两长侧片同端相隔的空隙,剩余部份覆盖于长侧片的外侧,通过两粘着长侧片外表的胶带,同时黏住两薄纸彼此相向的部位。这款餐盒还有两短侧片,每一短侧片插入两长侧片同端之间且位于薄纸内侧,构筑一拥有矩型容纳空间的盒体。
[0003]以餐盒盛饭或容纳其它食材,往往会超出底侧片与长侧片相连的结构强度,必须靠着薄纸和胶带来提升。却因薄纸吸收食材中的液体(如汤汁、油水),发生潮湿不堪负荷的现象,导致薄纸逐渐破损、裂开,从而造成盒体四分五裂的窘态。
[0004]为了解决这项困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出一种木制餐盒,向中国台湾专利局申请取得中国台湾新型证书第M335968号专利权,在案可查。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不因此自满,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木质
餐盒结构。
[0006]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采用新的卡掣结构,搭配粘着手段,提升餐盒结构强度,不易脱离,还能防止渗漏。
[0007]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的餐盒包括:
[0008]一框体,其为环状的木质框体,并在上、下方各自形成一开口,在框体下方开口设有至少一凹部;
[0009]—底板,是一片木质板材,底板周围朝外延伸至少一凸部;
[0010]当底板封住框体下方开口时,以凸部结合凹部,将接着剂涂在底板紧邻框体的部位。
[0011]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中,该框体上方开口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下方开口的最大径向尺寸;该底板面积小于框体上方开口的面积,且该底板面积大于框体下方开口的面积;当底板通过上方开口进入框体深处时,受阻于框体内壁而不易掉落。
[0012]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中,该框体由一第一侧接片与一第二侧接片组成,所述侧接片的结构相同,彼此相向对接构成中空的框体。
[0013]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中,每片侧接片有一本体,本体为木质板材且中间部位形成一对折缘,以折缘为界,在本体两旁同向弯折两结合部,两结合部的一在边缘突出一嵌接部,以嵌接部面对另一结合部边缘凹陷一镶嵌部,二者相互卡合,形成环形框体。
[0014]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中,该凹部位于结合部底缘。
[0015]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中,该接着剂位于底板下方,不会污染框体里面所盛食材,还能提升餐盒的结构强度,防止渗漏。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新的卡掣结构,搭配粘着手段,提升餐盒结构强度,不易脱离,还能防止渗漏。
[0017]以下,基于附图详述相关实施例的目的、构造及特征,相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餐盒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0019]图2是餐盒的组装立体图;
[0020]图3是图2餐盒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餐盒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立体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餐盒10 ;底板11 ;长边12 ;短边13 ;凸部14 ;框体20 ;开口 22 ;容纳空间24 ;第一侧接片30 ;本体31 ;折缘32 ;结合部33 ;嵌接部34 ;镶嵌部35 ;凹部36 ;第二侧接片40 ;本体41 ;折缘42 ;结合部43 ;嵌接部44 ;镶嵌部45 ;凹部46 ;接着剂5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图2,阐明餐盒10的具体结构。这款餐盒10有一底板11,能封住一环状框体20下方开口 22,构筑一用以盛饭、添菜或其它食材的容纳空间24。
[0024]其中,该底板11是一片薄的四边形木板,其拥有两长边12与两短边13,每一短边13朝外延伸两凸部14,两凸部14彼此相隔一定的距离。
[0025]前述框体20由一第一侧接片30与一第二侧接片40组成。这些侧接片30、40结构大致上相同,彼此相向对接构成中空的框体20。
[0026]其中,每片侧接片30、40有一本体31、41,本体31、41为木质板材,在中间部位形成一对折缘32、42,以折缘32、42为界,在本体31、41两旁同向弯折两结合部33、43。两结合部33、43的一在边缘中央突出一嵌接部34、44,以嵌接部34、44面对另一结合部33、43边缘凹陷一镶嵌部35、45,二者相互卡合,形成上方开口 22最大径向尺寸大于下方开口 22最大径向尺寸的环形框体20。此外,每片结合部33、43底缘陷入一凹部36、46。
[0027]如图3所示,在两侧接片30、40结合为框体20期间,底板11面积小于框体20上方开口 22的面积,却大于框体20下方开口 22的面积。因此,底板11通过上方开口 22进入框体20深处时,遭受本体31、41与结合部33、43内壁的阻碍,能够封住框体20下方开口22,却不易掉落。
[0028]同时,底板11的凸部14凹凸配合结合部33、43相应的凹部36、46致生卡掣作用,将接着剂50涂在底板11紧邻两侧接片30、40的边缘处,二者粘着不易脱离。这些接着剂50位于底板11下方,对盛在框体20里面的食材,不会造成污染,还能提升餐盒10的结构强度,防止液体(如汤汁、油水)渗漏。
[0029]根据上述构造,本实用新型的餐盒轮廓,尚能衍生六边形、八边形或其它多边造型的变化。
[0030]譬如图4,以四片结构大致相同的侧接片,构筑八边形框体,框体下方开口被八边形底板封住,二者连接关系与前述凹凸配合构造相似,仅数量与方位略有差异。[0031]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非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熟习此技艺者从上述实施例衍生的各种变化、修改与应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框体,其为环状的木质框体,并在上、下方各自形成一开口,在框体下方开口设有至少一凹部; 一底板,是一片木质板材,底板周围朝外延伸至少一凸部; 当底板封住框体下方开口时,以凸部结合凹部,将接着剂涂在底板紧邻框体的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木质餐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上方开口的最大径向尺寸大于下方开口的最大径向尺寸;该底板面积小于框体上方开口的面积,且该底板面积大于框体下方开口的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该框体由一第一侧接片与一第二侧接片组成,所述侧接片的结构相同,彼此相向对接构成中空的框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每片侧接片有一本体,本体为木质板材且中间部位形成一对折缘,以折缘为界,在本体两旁同向弯折两结合部,两结合部的一在边缘突出一嵌接部,以嵌接部面对另一结合部边缘凹陷一镶嵌部,二者相互卡合,形成环形框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该凹部位于结合部底缘。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餐盒,其特征在于,该接着剂位于底板下方。
【文档编号】A45C11/20GK203378672SQ201320372967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6日
【发明者】谢永聪 申请人:谢永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