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包括T型塑胶腋拖、上扁管、中扁管、下扁管、防滑脚垫和塑胶握把,T型塑胶腋拖上端设置有凹陷部,下端设置有连接端;上扁管上端插接入T型塑胶腋拖连接端,下端通过弹头、弹条、管塞和中空套管与中扁管的上段中扁管连接,中扁管的下段中扁管也通过弹头、弹条、管塞和中空套管与下扁管上端连接,下扁管下端套接入防滑脚垫上,防滑脚垫上设置有一缩颈部,塑胶握把套接在设置于中扁管其折弯部位置的固定横管上;上述T型塑胶腋拖外表面还包裹一层PU。本实用新型符合人机工程学特点,具有承重强度高、舒适度好和防滑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腋下拐存在的承重强度低、舒适度差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辅助行动不便患者行走的腋下拐杖。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腋下拐其大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主要包括上支架10a,其中上支架IOa上端连接固定一用于支撑人体肢腋的腋托10b,上支架IOa上还设置有一用于方便人手握的握把10c,上支架IOa下端连接固定一底端设有防滑脚垫IOe的下支撑架10d。为了适用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上述现有的腋下拐其上支架IOa及下支撑架IOd还通常设置为上下可调结构,基于现有的腋下拐存在承重强度低等缺陷,且其设计在人体工程学上不符合要求,使得患者使用腋下拐的舒适度较低,因而有必要对现有的腋下拐进行进一步设计与改良。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包括T型塑胶腋拖、上扁管、中扁管、下扁管、防滑脚垫和塑胶握把,所述T型塑胶腋拖上端设置有一用于贴合支撑人体肢腋的凹陷部,下端设置有连接端;所述上扁管其上端管口插接入上述连接端内,其下端设置有一圆孔;所述中扁管为一具有折弯部的折弯扁管,其位于折弯部上端的上段中扁管设置有圆孔,位于折弯部下端的下段中扁管上也设置有圆孔,其折弯部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固定横管;下扁管为一竖直扁管,其上端设置有一圆孔;上述上扁管其上端管口插接入连接端内,其下端通过弹头、弹条、管塞和中空套管与中扁管的上段中扁管连接;中扁管其下段中扁管也通过弹头、弹条、管塞和中空套管与下扁管上端连接;防滑脚垫上设置有一缩颈部,其上端套接在下扁管下端外壁上;所述塑胶握把套接在固定横管上。
[0006]所述中扁管的上段中扁管上设置有五个圆孔,中扁管的下段中扁管上设置有十二个圆孔。
[0007]上述弹头连接在一根由铁丝或钢丝折弯形成的弹条上,上述弹条包括一用于插入管腔中的U型支撑部和一从上述U型支撑部一侧折弯延伸出的用于连接弹头的插接头。
[0008]上述T型塑胶腋拖外表面包裹一层层。
[000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其所采用的支撑管均为扁管,且中扁管设置有一折弯部,T型塑胶腋拖外表面包裹一层PU,防滑脚垫设置有缩颈部,具有承重强度高、符合人机工程学特点、舒适度好、防滑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腋下拐存在的承重强度低、舒适度差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腋下拐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4]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包括一个T型塑胶腋拖1、一个上扁管2、一个中扁管3、一个下扁管4、一个防滑脚垫5和一个塑胶握把6,上述T型塑胶腋拖I上端设置有一用于贴合支撑人体肢腋的凹陷部10,下端设置有一用于连接上扁管2的连接端11 ;所述上扁管2其上端管口插接入上述连接端11内,其下端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弹头7的圆孔,弹头7连接在一根由铁丝或钢丝折弯成型形成的弹条8上,该弹条8也可以是由铁片或钢片折弯形成,弹条8包括一 U型的用于插入上扁管2管腔中的支撑部81和一从上述U型支撑部81 —侧折弯延伸出的用于连接弹头7的插接头80,弹头7固定于上述上扁管2下端的圆孔上,弹条8其插接头80连接弹头7,其U型支撑部81置于上扁管2官腔中,上扁管2下端通过管塞9在其外壁套接一中空套管300。
[0015]中扁管3为一具有折弯部30的折弯扁管,位于折弯部30上端的上段中扁管设置有五个圆孔。上扁管2其下端插接入上段中扁管管腔中,且其下端固定安装的弹头7可与上段中扁管的圆孔卡接;位于折弯部30下端的下段中扁管上也设置有十二个圆孔,该十二个圆孔与上段中扁管的圆孔作用相同。此外中扁管3上在其折弯部30位置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塑胶握把6的固定横管31,塑胶握把6套接在固定横管31上。
[0016]下扁管4为一竖直扁管,其上端设置有一用于固定安装弹头7的圆孔,和上扁管2与中扁管3连接方式相同,下扁管4其上端圆孔也安装固定一弹头7,弹头7连接一弹条8,弹条8置于下扁管4管腔内。下扁管4其上端也通过管塞9在其外壁套接一中空套管300。下扁管4其下端连接一防滑脚垫5,所述防滑脚垫5为塑胶材质,其上端套接在下扁管4下端外壁上,其上还设置有一缩颈部50,该缩颈部50可保证本实用新型腋下拐与地面倾斜角度在0-30°时同样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不会出现打滑。
[0017]为提高腋下拐的舒适性,在上述T型塑胶腋拖I外表面还可包裹一层层。
[0018]本实用新型扁管腋下拐最大承重为276千克力,扁管腋下拐自身重量为1.01千克。
[0019]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其特征在于:包括T型塑胶腋拖(I)、上扁管(2)、中扁管(3)、下扁管(4)、防滑脚垫(5)和塑胶握把(6),所述T型塑胶腋拖(I)上端设置有一用于贴合支撑人体肢腋的凹陷部(10),下端设置有连接端(11);所述上扁管(2)其上端管口插接入上述连接端(11)内,其下端设置有一圆孔;所述中扁管(3)为一具有折弯部(30)的折弯扁管,其位于折弯部(30)上端的上段中扁管设置有圆孔,位于折弯部(30)下端的下段中扁管上也设置有圆孔,其折弯部(30)位置还设置有一个固定横管(31);下扁管(4)为一竖直扁管,其上端设置有一圆孔;上述上扁管(2)其上端管口插接入连接端(11)内,其下端通过弹头(7)、弹条(8)、管塞(9)和中空套管(300)与中扁管(3)的上段中扁管连接;中扁管(3)其下段中扁管也通过弹头(7)、弹条(8)、管塞(9)和中空套管(300)与下扁管(4)上端连接;防滑脚垫(5)上设置有一缩颈部(50),其上端套接在下扁管(4)下端外壁上;所述塑胶握把(6)套接在固定横管(3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扁管(3)的上段中扁管上设置有五个圆孔,中扁管(3)的下段中扁管上设置有十二个圆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头(7 )连接在一根由铁丝或钢丝折弯形成的弹条(8 )上,上述弹条(8 )包括一用于插入管腔中的U型支撑部(81)和一从上述U型支撑部(81)—侧折弯延伸出的用于连接弹头(7)的插接头(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重强度高且舒适度好的扁管腋下拐,其特征在于:上述T型塑胶腋拖(I)外表面包裹一层PU层。
【文档编号】A45B9/00GK203576855SQ20132071297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2日
【发明者】胡霞晖 申请人:佛山市乔奕医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