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主体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873阅读:9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主体口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包括两个耳带和罩体,罩体为能与人脸上鼻和口部位贴合的主体形状,主要由外罩面、中间抗菌袋和内罩面构成;中间抗菌袋,包括袋体和抗菌层,抗菌层装设在袋体内;抗菌层,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和第三纺粘无纺布层,第一纺粘无纺布层上均匀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覆盖在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的第一纺粘无纺布层上,第二纺粘无纺布层上均匀铺设有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第三纺粘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上,经带刺的热压辊热压定型,构成抗菌层。本实用新型能阻隔和抗菌效果好,对病毒、细菌、真菌等具有抑制和杀菌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抗菌主体口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防护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阻隔和杀灭病菌的主体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最初大量在医护人员中间使用。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防止污染空气、花粉、病菌和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口罩已经越来越用于人们的日常保健中,但是,以单纯纱布缝制的普通口罩只有过滤作用而不具有杀菌和消毒作用,保护健康作用是有限的,无法阻挡住极小体积的病毒、细菌、真菌等,这种情况在2003年春季发生的非典型肺炎及2006年发生的禽流感时尤为明显,许多工作在治疗前线的医护人员即使带了医用口罩也被传染了 SARS病毒和流感病毒。
[0003]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多种抗菌口罩出现,但是还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如:
[0004]I对于纳米抗菌、纤维材料等制成的抗菌口罩价格昂贵,不适合广泛推广。
[0005]2对于银类、竹炭、活性炭类抗菌口罩,有抗菌物质飞离出口罩表面进入人体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等问题。
[0006]3设计没有考虑到长期佩戴的异味、易脏、更换与重复利用等问题。
[0007]4 口罩设计普通、颜色单一、无美感、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相对较高。
[0008]5有的口罩效用单一,只能阻隔灰尘、病毒颗粒;有的采用有机、天然抗菌杀菌,有产品保质期短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主体口罩,阻隔和抗菌效果好,对病毒、细菌、真菌等具有抑制和杀菌作用。
[0010]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11]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包括两个耳带和罩体,其特征在于:
[0012]罩体为能与人脸上鼻和口部位贴合的立体形状,主要由外罩面、中间抗菌袋和内罩面构成。
[0013]中间抗菌袋,包括袋体和抗菌层,抗菌层装设在袋体内。
[0014]抗菌层,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和第三纺粘无纺布层,第一纺粘无纺布层上均匀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第二纺粘无纺布层覆盖在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的第一纺粘无纺布层上,第二纺粘无纺布层上均匀铺设有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第三纺粘无纺布层覆盖在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上,经带刺的热压辊热压定型,构成抗菌层。
[0015]载银颗粒的粒度为20-800目。
[0016]外罩面为PP熔喷无纺布,内罩面为PP熔喷无纺布,中间抗菌袋设置在外罩面和内罩面之间,内罩面和外罩面的周边通过热压固定连接,内罩面和外罩面的弧度位置通过热熔缝合在一起。
[0017]两个耳带为PP针刺无纺布,两个耳带分别设置在罩体两侧,并分别通过热熔粘结法与罩体连接为一整体。
[0018]制作本口罩时,口罩整体按照中国人脸型特点设计,将人脸模特和口罩进行拟合,在用犀牛绘图软件绘出立体罩面,在CAD软件上得到相应尺寸,从而得到口罩的立体设计图。
[001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0]1、本实用新型的口罩适用于医护人员和非医务人员佩戴,广谱性好。对病毒、细菌、真菌等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0021]2、在二层纺粘无纺布层上均匀辅设载银沸石,不仅阻尘和抗菌性能好,而且透气性能好。
[0022]3、本实用新型口罩为主体口罩,能与人脸和鼻形紧密贴合,罩住口、鼻和眼睛以下大部分面积长为17厘米,宽为13厘米。
[0023]4、抗菌层独立,便于拆卸,可重复利用,成本低。
[0024]5银离子附着在沸石表面,不易飞离进入口腔伤害人体,安全。
[0025]6、对流感病毒、SARS病毒、结核杆菌等通过呼吸系统传播的多种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的杀灭作用,且价格适中,适于普遍推广使用。
[0026]7、原材料价廉,生产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将会是物美价廉的产品。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立体口罩外套示意图。
[0028]图2是口罩的组合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中间抗菌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包括两个耳带I和罩体2,其特征在于:
[0032]罩体2为能与人脸上鼻和口部位贴合的主体形状,主要由外罩面3、中间抗菌袋和内罩面5构成。
[0033]中间抗菌袋12,包括袋体6和抗菌层7,抗菌层7装设在袋体6内。
[0034]抗菌层7,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和第三纺粘无纺布层10,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上均匀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4,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覆盖在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4的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上,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上均匀铺设有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11,第三纺粘无纺布层10覆盖在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11上,经带刺的热压辊热压定型,构成抗菌层7。
[0035]上述载银沸石颗粒的粒度为20-80目。是在沸石颗粒上沉积一层银膜构成。
[0036]外罩面3为PP熔喷无纺布,内罩面5为PP熔喷无纺布,中间抗菌袋13设置在外罩面3和内罩面5之间,内罩面5和外罩面3的周边通过热压固定连接,内罩面5和外罩面3的弧度位置通过热熔缝合在一起。
[0037]两个耳带I为PP针刺无纺布,两个耳带I分别设置在罩体2两侧,并分别通过热熔粘结法与罩体2连接为一整体。
[0038]制作本口罩时,口罩整体按照中国人脸型特点设计,将人脸模特和口罩进行拟合,在用犀牛绘图软件绘出立体罩面,在CAD软件上得到相应尺寸,从而得到口罩的立体设计图。
【权利要求】
1.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包括两个耳带(I)和罩体(2),其特征在于: 罩体(2)为能与人脸上鼻和口部位贴合的主体形状,主要由外罩面(3)、中间抗菌袋和内罩面(5)构成; 中间抗菌袋(12),包括袋体(6)和抗菌层(7),抗菌层(7)装设在袋体(6)内; 抗菌层(7),包括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和第三纺粘无纺布层(10),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上均匀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4),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 )覆盖在铺设有第一载银沸石颗粒层(4 )的第一纺粘无纺布层(8 )上,第二纺粘无纺布层(9)上均匀铺设有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11 ),第三纺粘无纺布层(10)覆盖在第二载银沸石颗粒层(11)上,经带刺的热压辊热压定型,构成抗菌层(J)。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其特征在于外罩面(3)为PP熔喷无纺布,内罩面(5)为PP熔喷无纺布,中间抗菌袋(12)设置在外罩面(3)和内罩面(5)之间,内罩面(5)和外罩面(3)的周边通过热压固定连接,内罩面(5)和外罩面(3)的弧度位置通过热熔缝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其特征在于两个耳带(I)为PP针刺无纺布,两个耳带(I)分别设置在罩体(2)两侧,并分别通过热熔粘结法与罩体(2)连接为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主体口罩,其特征在于载银颗粒的粒度为20-80目。
【文档编号】A41D13/11GK204048140SQ201420224503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5日
【发明者】张远兵, 贺燕, 范铁彬, 蒋旭, 肖月, 李明清, 刘家乐, 潘维, 严作政, 吕浩, 朱传艺, 吕文坤 申请人:沈阳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