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两用马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9270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两用马甲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两用马甲,它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中幅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左金属四合扣和右金属四合扣,中幅的两侧分别与左后侧幅和右后侧幅的一侧连接,左后侧幅的另一侧与左前幅的一侧连接,右后侧幅的另一侧与右前幅的另一侧连接,左后侧幅和右后侧幅的背部中上方连接有织带,且左前幅和右前幅的另一侧安装有相互拉合的前胸左拉链和前胸右拉链,右前幅与右后侧幅的连接处内外侧均设置有正面拉链和背部拉链,左前幅底部设置有前幅底部拉链,右后侧幅、中幅和左后侧幅底部设置有后幅底部拉链,它结构设计新颖,通过简单的技术操作,可以将原本一件普通的马甲上衣变成为一个能供日常短途旅行的背包,增加产品使用概率。
【专利说明】多功能两用马甲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功能两用马甲,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市场上出现的多功能性马甲在款式设计上增加了很多可容纳物品的" 口袋",增加 了实用性并且受到认可。但这只是对材料/款式结构以及口袋容量做了细微变化,并没有 实质性的提升其功能性与多样性。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款式又因其款式特殊性的马甲导致普 通人无法接受。
[0003]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多功能两用马甲。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马甲,它包含负重背带、左金属扣件、右金属扣件、左金属四合 扣、右金属四合扣、前胸左拉链、前胸右拉链,正面拉链、背部拉链、前幅底部拉链、后幅底部 拉链、左金属环、右金属环、织带、中幅、下部承托片、下部金属扣件、上部金属扣件、左前幅、 右前幅、左后侧幅、右后侧幅和中部拉链,中幅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左金属四合扣和右金 属四合扣,中幅的两侧分别与左后侧幅和右后侧幅的一侧连接,左后侧幅的另一侧与左 前幅的一侧连接,右后侧幅的另一侧与右前幅的另一侧连接,左后侧幅和右后侧幅的背 部中上方连接有织带,且左前幅和右前幅的另一侧安装有相互拉合的前胸左拉链和前胸右 拉链,右前幅与右后侧幅的连接处内外侧均设置有正面拉链和背部拉链,左前幅的底部设 置有如幅底部拉链,且右后侧幅、中幅和左后侧幅的底部设置有后幅底部拉链,中幅的中 部设置有中部拉链,且中部拉链与下部承托片的一端连接,下部承托片的中部连接有下部 金属扣件,中幅的背部中部连接有上部金属扣件,中幅的两肩部设置有负重背带,负重 背带的两端与左金属扣件和右金属扣件连接,中幅的背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左金属环 和右金属环。
[0006] 本实用新型处于一件完整马甲上衣状态时,要将它变成一个背包时,首先将左金 属扣件和右金属扣件取下,将左金属四合扣与右金属四合扣拆下,再拉前胸左拉链和前胸 右拉链,操作完毕后得到一个完全平面的马甲上衣结构,将平面的马甲翻转内里位置朝上, 开始组合背包顺序,第一步:将前胸右拉链与正面拉链结合,第二:将前胸左拉链与背面拉 链拉链组合在一起;第三:将右前幅下摆部分撕下,并将前幅底部拉链和后幅底部拉链组 合;第四:将左金属扣件和右金属扣件交叉扣在左金属环和右金属环上,第五:将前幅多余 部分收纳入包内,第六:拉动织带收紧,第七:拉开中部拉链,将下部承托片折向相反方向, 把下部金属扣件扣入上部金属扣件上,就会得到一个完整背包,需要将背包还原为衣服时, 只需按相反顺序操作即可。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新颖巧妙,增加了一 条交叉负重肩带的设计,在人体负重时将重量始终集中在肩部位置,提高与分散负重力, 通过简单的技术操作,可以将原本一件普通的马甲上衣变成为一个能供日常短途旅行的背 包,增加产品使用概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3为图1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2]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3] 图5为图4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装背包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5] 图7为组装成型的背包结构示意图。
[0016] 1-负重背带;2a_左金属扣件;2b_右金属扣件;8a_左金属四合扣;8b_右金属四 合扣;3a_前胸左拉链;3b_前胸右拉链;4b_正面拉链;4a_背部拉链;30a-前幅底部拉链; 30b-后幅底部拉链;24a-左金属环;24b-右金属环;13-织带;19-中幅;26-下部承托片; 5-下部金属扣件;22-上部金属扣件;18a-左前幅;18b-右前幅;20a-左后侧幅;20b-右后 侧幅;14b-中部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1-7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负重背带1、左金属扣 件2a、右金属扣件2b、左金属四合扣8a、右金属四合扣8b、前胸左拉链3a、前胸右拉链3b, 正面拉链4b、背部拉链4a、前幅底部拉链30a、后幅底部拉链30b、左金属环24a、右金属环 24b、织带13、中幅19、下部承托片26、下部金属扣件5、上部金属扣件22、左前幅18a、右前 幅18b、左后侧幅20a、右后侧幅20b和中部拉链14b,中幅19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左金属 四合扣8a和右金属四合扣8b,中幅19的两侧分别与左后侧幅20a和右后侧幅20b的一侧 连接,左后侧幅20a的另一侧与左前幅18a的一侧连接,右后侧幅20b的另一侧与右前 幅18b的另一侧连接,左后侧幅20a和右后侧幅20b的背部中上方连接有织带13,且左iu 幅18a和右前幅18b的另一侧安装有相互拉合的前胸左拉链3a和前胸右拉链3b,右前幅 18b与右后侧幅20b的连接处内外侧均设置有正面拉链4b和背部拉链4a,左前幅18a的底 部设置有如幅底部拉链30a,且右后侧幅20b、中幅19和左后侧幅20a的底部设置有后幅底 部拉链30b,中幅19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拉链14b,且中部拉链14b与下部承托片26的一端 连接,下部承托片26的中部连接有下部金属扣件5,中幅19的背部中部连接有上部金属扣 件22,中幅19的两肩部设置有负重背带1,负重背带1的两端与左金属扣件2a和右金属 扣件2b连接,中幅19的背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左金属环24a和右金属环24b。
[0018] 本【具体实施方式】处于一件完整马甲上衣状态时,要将它变成一个背包时,首先将 左金属扣件2a和右金属扣件2b取下,将左金属四合扣8a与右金属四合扣8b拆下,再拉前 胸左拉链3a和前胸右拉链3b,操作完毕后得到一个完全平面的马甲上衣结构,将平面的马 甲翻转内里位置朝上,开始组合背包顺序,第一步:将前胸右拉链3b与正面拉链4b结合,第 二:将前胸左拉链3a与背面拉链4a拉链组合在一起;第三:将右前幅18b下摆部分撕下, 并将前幅底部拉链30a和后幅底部拉链30b组合;第四:将左金属扣件2a和右金属扣件2b 交叉扣在左金属环24a和右金属环24b上,第五:将前幅多余部分收纳入包内,第六:拉动 织带13收紧,第七:拉开中部拉链14b,将下部承托片26折向相反方向,把下部金属扣件5 扣入上部金属扣件22上,就会得到一个完整背包,需要将背包还原为衣服时,只需按相反 顺序操作即可。
[001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 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 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 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多功能两用马甲,其特征在于:它包含负重背带(1)、左金属扣件(2a)、右金属扣件 (2b)、左金属四合扣(8a)、右金属四合扣(8b)、前胸左拉链(3a)、前胸右拉链(3b),正面拉 链(4b)、背部拉链(4a)、前幅底部拉链(30a)、后幅底部拉链(30b)、左金属环(24a)、右金属 环(24b)、织带(13)、中幅(19)、下部承托片(26)、下部金属扣件(5)、上部金属扣件(22)、 左前幅(18a)、右前幅(18b)、左后侧幅(20a)、右后侧幅(20b)和中部拉链(14b),中幅(19) 的上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左金属四合扣(8a)和右金属四合扣(8b),中幅(19)的两侧分别与 左后侧幅(20a)和右后侧幅(20b)的一侧连接,左后侧幅(20a)的另一侧与左前幅(18a) 的一侧连接,右后侧幅(20b)的另一侧与右前幅(18b)的另一侧连接,左后侧幅(20a)和 右后侧幅(20b)的背部中上方连接有织带(13),且左前幅(18a)和右前幅(18b)的另一侧 安装有相互拉合的前胸左拉链(3a)和前胸右拉链(3b),右前幅(18b)与右后侧幅(20b) 的连接处内外侧均设置有正面拉链(4b)和背部拉链(4a),左前幅(18a)的底部设置有前幅 底部拉链(30a),且右后侧幅(20b)、中幅(19)和左后侧幅(20a)的底部设置有后幅底部 拉链(30b),中幅(19)的中部设置有中部拉链(14b),且中部拉链(14b)与下部承托片(26) 的一端连接,下部承托片(26)的中部连接有下部金属扣件(5),中幅(19)的背部中部连接 有上部金属扣件(22),中幅(19)的两肩部设置有负重背带(1),负重背带(1)的两端与 左金属扣件(2a)和右金属扣件(2b)连接,中幅(19)的背部下方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左金属 环(24a)和右金属环(24b)。
【文档编号】A41D15/04GK204104916SQ201420609110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陈永波 申请人:陈永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