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29519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3月23日,申请号为2015101271768,发明名称为“一种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驾驶鞋”的专利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品,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私家车的驾驶员。可是,驾驶这活儿对于女性来说,真的是把双刃剑,能驾驶,有私家车的确很方便也很风光,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也是很明显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近年来频繁出现了女驾驶员误把油门当刹车酿造的多起严重交通事故。当然这里并不是歧视女性,也有男驾驶员误把油门当刹车发生交通事故的事情,但是不可否认,女性驾驶员发生这种交通事故比男性驾驶员的概率要大的多。这和女性的生理条件有关,女性的体型和身高都小于男性10cm--15cm,对于男性驾驶员而言,将脚放在油门和刹车上都很轻松,所以在驾驶时男性通常把脚掌放在刹车踏板上,脚跟着地,要踩油门时,脚跟不离地,将脚掌转动到油门踏板的位置,再踩油门。而女性驾驶员的脚也要比男性驾驶员小好几码,所以女性脚必须伸得更直才能放在油门和刹车踏板上,并且由于脚小,要像男性驾驶员一样脚跟不离地,转动脚跟,用脚掌在油门和刹车的踏板上切换比较困难。所以女性驾驶员在油门和刹车的踏板上切换时,通常是脚跟离地,松开油门再踩刹车。而这种驾驶习惯是有隐患的,在紧急情况下踩刹车时,女性驾驶员由于整个脚离开地,加上心理比较慌乱,松开油门再踩刹车时,位置定位不准,就会错把油门当刹车踩,而且由于是脚离开地面,踩下去的力度很大,车速会很快,所以这样造成的交通事故通常是比较惨烈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使女性驾驶员能更好地克服腿长度比男性驾驶员短,脚比男性驾驶员小的生理特征,更方便地驾驶汽车。第二,改正驾驶员脚跟离地,松开油门再踩刹车的驾驶习惯,避免错把油门当刹车踩的悲剧。第三,减少脚踩油门的力度。这样即使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速,降低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子(1),凹凸齿鞋底面(2),空腔(3),搁脚板(4),凹凸齿面(5),扇形孔(6),水平杆(7),垂直杆(8),圆球(9),凹槽(10);所述鞋子(1)的鞋底面设置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所述鞋子(1)的后脚跟的端部设置所述空腔(3);所述搁脚板(4)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1条所述凹槽(10),所述水平杆(7)放置在所述凹槽(10)上,所述垂直杆(8)的顶部与所述圆球(9)一体连接,所述垂直杆(8)的底部圆孔穿过水平杆(7),圆球(9)位于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所述空腔(3)中;所述搁脚板(4)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凹凸齿面(5)和所述扇形孔(6);所述凹凸齿面(5)与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齿纹相互咬合,所述垂直杆(8)和所述圆球(9)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上方,所述水平杆(7)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下方。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搁脚板(4)是由铸铁制成。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也可以说是一种特制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内的形状是球缺,球缺半径比圆球(9)半径大0.02cm—0.05cm,球缺开口端的半径小于圆球(9)半径的0.1cm—0.2cm,并且球缺的高大于球缺半径。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也可以说是一种辅助驾驶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孔(6)的形状为扇形,扇形的角度为α,α为30°--45°。一种能减少汽车交通事故的安全驾驶鞋,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减少交通事故的驾驶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扇形孔(6)的右边的前端,所述缓冲板(11)顶端为右边高左边低的弧形,材质为橡胶。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弹簧(12)穿过所述水平杆(7)并位于所述垂直杆(8)的右侧。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弧形凹凸齿面(13)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面。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凹凸齿面(5)的凸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凹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本发明也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弧形凹凸齿面(13)的凸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的分解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鞋子1底部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分解结构内部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水平杆7、垂直杆8和圆球9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方式七的扇形孔6的俯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八的水平杆7、垂直杆8和圆球9的示意图。参见图1-10,1为鞋子,2为凹凸齿鞋底面,3为空腔,4为搁脚板,5为凹凸齿面,6为扇形孔,7为水平杆,8为垂直杆,9为圆球,10为凹槽,11为缓冲板,12为弹簧,13为弧形凹凸齿面。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3,本发明的使用方法:步骤1,将本发明放置在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之间的前面合适的位置。步骤2,穿上本发明的鞋子(1)。一般驾驶员在踩刹车或油门踏板的时候,由于脚施加给刹车或油门踏板的作用力是斜向下,所以刹车或油门踏板施加给脚的是斜向上的反作用力,因此,脚很容易不知不觉地斜上方移动,通俗点说,就是一开始驾驶员是脚掌踩刹车或油门踏板,驾驶了一段时间后,就可能变成脚跟踩刹车或油门踏板。为了克服脚向斜上方移动的问题。所述鞋子(1)的鞋底面设置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所述搁脚板(4)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凹凸齿面(5);所述凹凸齿面(5)与凹凸齿鞋底面(2)的齿纹相互咬合。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为了鞋子(1)的鞋底与搁脚板(4)的上表面相互咬合,可以固定鞋子(1)的鞋底与搁脚板(4)的上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驾驶员在踩刹车或油门踏板时,脚跟着地,脚踝转动来控制刹车或油门踏板的踩下和松开。当鞋子(1)的鞋底与搁脚板(4)的上表面相互咬合时,就能比较容易控制脚跟和搁脚板(4)的上表面相对位置,而使得脚跟和搁脚板(4)的上表面不会产生滑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所述搁脚板(4)的上表面凹凸齿面(5)与凹凸齿鞋底面(2)的齿纹相互咬合相当于齿轮间的互相咬合,这种咬合的能很好得将鞋子的跟部固定在搁脚板(4)的某个位置。这种咬合不同于两个粗糙面间的增加摩擦阻力。所述凹凸齿面(5)的凸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凹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对于同一个凹齿或凸齿,这里的前斜面是指靠近鞋尖的方向的斜面,后斜面是指靠近鞋跟的方向的斜面。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克服脚向斜上方移动的问题。因为凹凸齿面(5)和凹凸齿鞋底面(2)的后斜面比前斜面更陡,所以脚向斜上方比向斜后方移动更困难。可以更好地固定鞋子(1)的鞋底与搁脚板(4)的上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经过多次试验,得出所述凹凸齿面(5)的凸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凹齿的前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的夹角是后斜面与水平面的锐角夹角的1.5--2倍,这样的形状为优选。所述鞋子(1)的后脚跟的端部设置所述空腔(3),圆球(9)位于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所述空腔(3)中。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为了脚转动脚踝的时候,位于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所述空腔(3)中的圆球(9)也会在空腔(3)中转动,这样无论是脚踝的上下转动,还是左右转动,都能做到无阻碍地转动。脚踝的上下转动是为了踩放刹车或油门,脚踝的左右转动是为了从刹车到油门之间地变换踩踏,或从油门到刹车之间地变换踩踏。所述垂直杆(8)的顶部与所述圆球(9)一体连接。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为了鞋子(1)能通过鞋底的空腔(3)与圆球(9)连接,从而连接在垂直杆(8)上,最终固定在搁脚板(4)上。这是因为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分别为于左右两侧,如果是踩刹车踏板时,脚跟会向左前方移动,如果是踩油门踏板时,脚跟会向右前方移动,脚跟的运动的轨迹为扇形,故,所述搁脚板(4)的上表面设置所述扇形孔(6),这样就不会妨碍脚跟的活动范围。所述水平杆与所述垂直杆(8)固定连接,所述垂直杆(8)和所述圆球(9)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上方,所述水平杆(7)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下方。这是使得水平杆(7)能卡在扇形孔(6)中,不至于会脱离搁脚板(4)。同时,又能保证脚跟有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所述水平杆(7)的长度至少比所述扇形孔(6)宽度的2倍长5cm。进一步地保证了水平杆(7)能卡在扇形孔(6)中,不至于会脱离搁脚板(4)。所述搁脚板(4)是由铸铁制成。这是为了增加搁脚板(4)的重量,防止搁脚板(4)与汽车产生滑动。也就是为了使得搁脚板(4)能固定在汽车上的某个位置,当踩刹车或油门时,脚部产生的反作用力不会移动搁脚板(4)的位置。所述空腔(3)内的形状是球缺,球缺半径比圆球(9)半径大0.02cm—0.05cm,球缺开口端的半径小于圆球(9)半径的0.1cm—0.2cm,并且球缺的高大于球缺半径。这是使得圆球(9)不容易从空腔中脱离。圆球(9)在空腔(3)中转动,从而脚就可以上下转动,或左右转动。这样既将脚跟固定在搁脚板(4)上,又不会妨碍脚的活动范围。实施方式二,参见图4-5。实施方式一中的水平杆(7)由于没有固定其运动轨迹,虽然所述水平杆(7)的长度至少比所述扇形孔(6)宽度的2倍长5cm。但是由于脚跟的转动,有可能会带动水平杆的旋转,当水平杆(7)转到与搁脚板(4)长边平行的方向,如果水平杆(7)比较短就可能脱离搁脚板(4)。如果水平杆(7)比较长,即便不脱离搁脚板(4),水平杆(7)也可能卡在搁脚板(4)内部妨碍脚跟向前后左右移动。针对实施方式一的缺陷,实施方式二,所述垂直杆(8)的底部圆孔穿过水平杆(7)。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为了垂直杆(8)能在水平杆(7)上左右移动,从而脚也可以左右移动,这样驾驶员就可以从右边的刹车到左边的油门之间地变换踩踏,或从左边的油门到右边的刹车之间地变换踩踏。所述搁脚板(4)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1条所述凹槽(10),所述水平杆(7)放置在所述凹槽(10)上。这样设计的作用是为了水平杆(7)能沿着凹槽(10)进行前后滑动,这样驾驶员在踩刹车或油门时,不仅仅依靠脚踝的转动,而且能够通过水平杆(7)地前后移动,使得脚也可以前后移动,这样踩刹车或油门会更省力。水平杆(7)由于固定了轨道,不再会旋转,就解决了实施方式一中的缺陷问题。实施方式三,参见图6。搁脚板(4)的垂直长边的横截面为上窄下宽梯形。这样设计为了使得搁脚板(4)重心低,更为稳定,不易挪动。实施方式四,参见图7,弧形凹凸齿面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弧形面。这是因为鞋后跟与鞋帮交界线是弧形结构,当脚翘起时,也是鞋后跟与鞋帮交界线的地方是主要的支撑点,并与搁脚板(4)接触,而弧形凹凸齿面与鞋后跟与鞋帮交界线相切合,使得与搁脚板(4)接触面积比较大,进而摩擦力也比较大,脚跟就更容易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脚不容易滑动,这样驾驶的时候更省力。实施方式五,参见图8,所述缓冲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扇形孔(6)的右边的前端,材质为橡胶。这样是为了能在踩油门的时候给一定的缓冲力,如果有误把油门当刹车的时候,踩下去的力度不会太大。缓冲板(11)顶端为右边高左边低的弧形,是为了脚跟向左右移动时,过渡比较平缓。实施方式六,参见图9,所述弹簧(12)穿过所述水平杆(7)并位于所述垂直杆(8)的右侧。所述垂直杆(8)的底部圆孔穿过水平杆(7)。这样是为了脚向油门的方向移动时增加阻力,能在踩油门的时候给一定的缓冲力,如果有误把油门当刹车的时候,踩下去的力度不会太大。实施方式七,参见图10,经过多次试验,和对各个品牌和型号的汽车的试验表明,所述扇形孔(6)的形状为扇形,扇形的角度为α,α为30°--45°。这样的设计能使得脚跟无障碍地左右移动进行从刹车到油门之间地变换踩踏,或从油门到刹车之间地变换踩踏,扇形孔(6)又不至于太大,从而给驾驶员的脚底带来不适的感觉。实施方式八,参见图11,在驾驶汽车时,驾驶员的脚踩刹车或油门踏板时,只是做翘脚掌的运动,而不会做提踵运动,所以当脚掌翘起时,空腔(3)的开口端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倾斜角度的最大值决定了翘脚掌的运动范围的上限。随着脚掌翘起,空腔(3)的开口端会卡在垂直杆(8)上,从而达到倾斜角度的最大值。所以,所述垂直杆(8)的侧面与所述圆球(9)前端内切,并一体连接,这样的设计会使得垂直杆(8)相对于圆球(9)向前偏移了一段距离,从而使得空腔(3)的开口端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最大值相对更大。如果是垂直杆(8)的中线与所述圆球(9)的圆心重合的一体连接。这样的设计会使得空腔(3)的开口端与水平面有一定的倾斜角度的最大值相对更小。实施方式九,前述实施方式一到八,可以在合理范围内组合使用。本发明比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问题:第一,本发明的搁脚板(4)的有一定的高度能够使女性驾驶员能更好地克服腿长度比男性驾驶员短,脚比男性驾驶员小的生理特征,更方便地驾驶汽车。第二,本发明的所述鞋子(1)的后脚跟的端部设置所述空腔(3);所述搁脚板(4)的内部两侧分别设置1条所述凹槽(10),所述水平杆(7)放置在所述凹槽(10)上,所述垂直杆(8)的顶部与所述圆球(9)一体连接,所述垂直杆(8)的底部圆孔穿过水平杆(7),圆球(9)位于所述凹凸齿鞋底面(2)的所述空腔(3)中,所述垂直杆(8)和所述圆球(9)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上方,所述水平杆(7)位于所述扇形孔(6)的下方。这样的设计能够将驾驶员的脚固定在搁脚板(4)上,但是驾驶员的脚可以向左右前后移动,而且可以上下转动脚踝,对脚的活动范围不产生任何妨碍,这样就可以改正驾驶员脚跟离地,松开油门再踩刹车的驾驶习惯,避免错把油门当刹车踩的悲剧。第三,本发明的有两处设计能减少脚踩油门的力度。其一,所述缓冲板(11)固定连接在所述扇形孔(6)的右边的前端,所述缓冲板(11)顶端为右边高左边低的弧形,材质为橡胶。其二,所述弹簧(12)穿过所述水平杆(7)并位于所述垂直杆(8)的右侧。这样即使错把油门当刹车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速,降低交通事故的人员伤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