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字拖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306阅读:7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字拖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字拖鞋。



背景技术:

拖鞋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穿着用品,日常的人字拖鞋的人字鞋带是固定的,而每个人的脚掌却是不一样的,即使一样尺寸的脚,其脚掌的厚度也是存在不一样,使其在穿着过程中,人字鞋带有些过松或过紧,在舒适度上大大地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字拖鞋,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字拖鞋,包括鞋底和人字形的鞋带,所述鞋带包括一固定在鞋底前部的脚扯夹紧部及两前端固接在脚扯夹紧部的后带,所述鞋底形成有供后带从鞋底一侧穿入再从另一侧穿出的两通道,所述两后带穿过与之对应的通道,所述两后带的穿过部分能相互连接在一起。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通道介于鞋底的脚扯夹紧部和鞋底的对应脚后跟的位置之间。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后带上设置有能沿后带长度方向调节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通道入口前,通过限位件和通道入口配合限制后带向后移动。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限位件为可供后带穿过的“日”字形扣件。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通道入口设置在所述鞋底一侧的侧面,出口设置在所述鞋底另一侧的顶面。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鞋底包括上底与下底,所述下底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上底后端部的两侧分别有缺口,该缺口位于凹槽上方并作为通道的出口;所述凹槽、侧面的进口、上底构成鞋带通过的通道。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鞋带从外侧进口进入分别从相对另一侧出口出来。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鞋带从外侧进口进入分别从相同侧出口出来。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两后带的尾端通过连接结构能装拆连接在一起。

有益的技术效果:

鞋带之由脚趾加紧部至通道入口处的部分构成了鞋邦,后带之由通道出口穿出的部分形成了后跟固定带,鞋邦和后跟固定带都能调节长度,能根据脚掌的厚度,后带紧紧的靠在脚掌上,提高了穿着的舒适度。

上底边缘设有缺口作为后带出来的出口,从整体上让拖鞋更好美观,也为了限制后带的移动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字拖鞋的鞋底的上底与下底的立体分解图。

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字拖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人字拖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人字拖鞋,包括鞋底2与鞋带1。该鞋带1包括一前带11和两与该前带11相固接的后带12,所述前带11固定在鞋底2前部作为供脚指夹紧的夹紧部。所述鞋底之靠近后脚跟的位置设有供两后带12穿过的两通道23,所述通道23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鞋底两侧面。所述两后带12分别相向自两通道23穿过,所述两后带12之穿过部分能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后带12分为一由与前带的连接处至通道进口处的前段121、一对应通道的 中段122及一穿出通道的后段123,所述前段形成为鞋邦,所述后段形成了后跟固定带。所述两条后带12分别穿设有一个呈“日”字形扣件3,该扣件3能相对于后带移动并位于通道进口处,当扣件3位于进口处时可以起到限制了后带12的拉动,当拿起扣件并通过移动扣件的位置可以用来调节鞋邦的长度来适应不同脚掌的厚度;上述的后带是从“日”字形一边进入后从另一边出去后穿入通道。

该鞋底包括上底21及下底22,该下底内设有两通道,该每一个通道的形成方式如下:将下底的上表面设有一凹槽,该下底靠近后脚跟位设有从一外侧面连通于凹槽内的通孔231,该上底位于通孔的另一侧边缘处设有一个缺口232,该缺口连通于凹槽,则上述凹槽、从外侧到凹槽内的通孔,即固定在下底的上底构成了形成一个后带穿过的通道;该通道的进口为从外侧到凹槽内的通孔,该出口为上底的缺口。

上述的通道交叉布置,可以是相隔形成也可以连通形成,即该凹槽相隔或连通设置;一优选方案中:为了保护该凹槽内后带寿命,最好在上底21之下和凹槽内的鞋带后带之上设有缓冲层以防止上底的挤压对自由端的损坏。一优先方案中:上述的人字鞋带的固定端也可以再连接一个脚指夹紧柱后通过该夹紧柱固定在底鞋的前端。

上述的两自由端的尾端还设有一固定结构,该结构为在一自由端上设的环形环13、另一端自由端上设有魔术贴14;其中带有魔术贴14的的一尾端通过别一自由端的环形环13后回折通过魔术贴14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