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433阅读:10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越来越喜欢外出夜间活动,随身携带便携式光源成为安全出行或者夜跑的必备工具。然而,当前很多人在夜跑时,习惯性地拿着手电筒照明,以给周围的人或车辆进行光线提示,从而保证夜跑者、其他行人以及机动车的出行安全。

但是,由于手电筒比较笨重,携带手电筒夜跑显得过于麻烦。如何提供一种有效地、随身携带的便携式光源工具成为当前市场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地发出光线,以给行人做出及时光线提示的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壳体以及由导光软胶做成的手环带,手环壳体与手环带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

手环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光照强度传感器、LED发光二极管、人脸识别装置、用以显示脉搏波形的LCD显示屏、开关按钮、荧光层以及表征手环持有者身份信息的二维码;手环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板以及分别连接控制板的外部数据输入装置、GPS定位导航装置、扬声器、NFC支付装置、存储器、降温装置和可充电电池,NFC支付装置由NFC控制器以及分别连接NFC控制器的NFC-SIM卡和NFC天线组成,NFC-SIM卡内集成有安全芯片,光照强度传感器、LED发光二极管、人脸识别装置、LCD显示屏及开关按钮均分别连接控制板;存储器分别连接光照强度传感器、人脸识别装置、LCD显示屏、GPS定位导航装置和扬声器;手环壳体的背面设置有四个分别连接控制板的振动器,四个振动器分别对应地位于手环壳体背面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上,接触手臂的各振动器的端头均为磁石,各振动器分别连接可充电电池;

手环带内设置有连接控制板的LED灯带,手环带的背面设置有信号滤噪装置、用以检测手腕处脉搏信号的压力传感器以及若干椭球状的突起;压力传感器连接信号滤噪装置,信号滤噪装置分别连接控制板、LCD显示屏和存储器;可充电电池分别电连接控制板、LED发光二极管、人脸识别装置、LCD显示屏、GPS定位导航装置、扬声器、NFC支付装置、降温装置、振动器和LED灯带。

其中,作为手环壳体可以选择的形状,所述手环壳体呈椭球状或长方体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手环壳的正面设置光照强度传感器和荧光层,手环带采用导光软胶,并且在手环带内设置连接控制板的LED灯带,当光照强度较弱时,手环内的控制板则命令LED发光二极管以及LED灯带启动发光,LED灯带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软胶向外发射出去,此时光线从手环中均匀地发射出来,由此实现了手环的自动发光功能和光线提示,也确保了夜跑者、周围行人以及车辆的行车安全;另外,手环壳的正面上的荧光层则在光线较弱时,不需要电量供应即可发出光,由此进一步地增强了手环的发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手环中各功能装置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中NFC支付装置的各部件连接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具有发光功能的智能手环,包括手环壳体1以及由导光软胶做成的手环带2,手环壳体1与手环带2进行可拆卸连接;手环壳体1呈椭球状或长方体状;其中:

手环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光照强度传感器100、LED发光二极管101、人脸识别装置102、用以显示脉搏波形的LCD显示屏103、开关按钮104、荧光层105以及表征手环持有者身份信息的二维码106;光照强度传感器100用以检测周围的环境光照情况,并由控制板107根据当前的光照情况,命令LED发光二极管101、LED灯带20启动发光,并且光线通过导光软胶发射出去,从而使得整个手环带发出光线,而荧光层105可以在光线较弱时,例如夜间,不需要电量即可自动地发出光线,从而提醒身旁的路人注意,以保护行走安全;人脸识别装置102,负责采集该智能手环持有者的面部图像,并对采集的当前持有者的面部图像与预设合法持有者面部图像作匹配判断,且在确认该持有者的合法持有者身份后,启动手环的导航功能;LCD显示屏103,用以显示信号滤噪装置21发送来的脉搏波形;在二维码106中,保存了该智能手环合法持有者的基本信息,例如姓名或者家庭住址等未涉及隐私的基本信息,以在其需要帮助时,路人利用手机扫描该手环上的二维码106,得到该持有者的基本信息,从而及时联系其家人;当然,这里的智能手环上还可以设置有涉及持有者更多信息的多维彩码,以方便路人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帮助该智能手环的合法持有者;多维彩码属于现有技术,其比二维码能够存储更多的信息,此处不再做过多赘述;

手环壳体1内设置有控制板107以及分别连接控制板107的外部数据输入装置115、GPS定位导航装置108、扬声器109、NFC支付装置110、存储器111、降温装置112和可充电电池113,扬声器109,负责将GPS定位导航装置108给持有者的导航数据播放出来,以引导持有者前行;NFC支付装置110由NFC控制器1100以及分别连接NFC控制器1100的NFC-SIM卡1101和NFC天线1102组成,NFC-SIM卡1101内集成有安全芯片,安全芯片为NFC-SIM卡提供加密服务,在NFC-SIM卡内部还可以设置金融存储空间,以满足银行金融应用。本实施例中的NFC支付装置110采用模拟卡模式进行支付功能操作,属于被动模式。当该智能手环手环处于关机情况下,也能够实现支付,以解决因可充电电池113没有电量而无法完成支付的困扰,从而增强利用智能手环手环实现移动支付时的便利性。NFC天线1102负责与提供射频场的NFC读卡设备建立通信,实现支付的确认和完成功能;降温装置112,用以根据控制板107的命令启动降温工作,以降低各功能部件工作时的温度,从而保证各功能部件在正常温度下的工作;

光照强度传感器100、LED发光二极管101、人脸识别装置102、LCD显示屏103及开关按钮104均分别连接控制板107;存储器111分别连接光照强度传感器100、人脸识别装置102、LCD显示屏103、GPS定位导航装置108和扬声器109;手环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四个分别连接控制板107的振动器114,四个振动器114分别对应地位于手环壳体1背面的前后左右四个位置上,接触手臂的各振动器114的端头均为磁石,各振动器114分别连接可充电电池113;其中,在GPS定位导航装置108提示智能手环的持有者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行走时,对应方向上的振动器114产生振动,以通过施加给手臂上的振动提示该手环的持有者,避免了扬声器109播放声音过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确保了持有者及时得到导航提醒,例如需要向左走时,则位于手环带2背面左侧的振动器114振动,对应地,需要向前走时,则位于手环带2背面前侧位置的振动器114振动;振动器114上的端头采用磁石,除了可以满足给持有者的振动导航提醒外,还可以利用振动的磁石对其接触的手臂部分同时做按摩,起到保健的效果,从而充分利用了振动器114的振动效果;

手环带2内设置有连接控制板107的LED灯带20,LED灯带20顺着手环带2的方向围绕在手环上,以在导光软胶的手环带2中发出均匀的光线;手环带2的背面设置有信号滤噪装置21、用以检测手腕处脉搏信号的压力传感器22以及若干椭球状的突起;压力传感器22位于手环带2的背面可以直接接触手环持有者的手腕处的脉搏,从而可以更为有效、准确地获取到手环持有者的实际脉搏,并将获取的实际脉搏数据发送给控制板107、LCD显示屏103和存储器111;在手环带2的背面设置若干椭球状的突起,以增大手环带与手腕间的摩擦力,增强手环在手腕上的牢固性。手环壳体1的外表面上还可以设置有防静电涂层,以利用防静电涂层来避免人体静电对该手环正常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压力传感器22连接信号滤噪装置21,信号滤噪装置21分别连接控制板107、LCD显示屏103和存储器111;信号滤噪装置21,用以去除脉搏信号中掺杂的噪声,以得到纯净的脉搏信号;可充电电池113分别电连接控制板107、LED发光二极管101、人脸识别装置102、LCD显示屏103、GPS定位导航装置108、扬声器109、NFC支付装置110、降温装置112、振动器114和LED灯带20。

通过在手环壳的正面设置光照强度传感器和荧光层,手环带采用导光软胶,并且在手环带内设置连接控制板的LED灯带,当光照强度较弱时,手环内的控制板则命令LED发光二极管以及LED灯带启动发光,LED灯带发出的光线透过导光软胶向外发射出去,此时光线从手环中均匀地发射出来,由此实现了手环的自动发光功能和光线提示,也确保了夜跑者、周围行人以及车辆的行车安全;另外,手环壳的正面上的荧光层则在光线较弱时,不需要电量供应即可发出光,由此进一步地增强了手环的发光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