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珠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40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珠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珠宝饰品和工艺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珠子。



背景技术:

NFC即近场通讯功能,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由飞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开发的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NFC技术不需要电源, NFC的使用比较方便,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编写交换存储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场景控制等。

念珠或佛珠作为一种装饰品已经越来越普遍地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钟爱,而随着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的普及,如何使珠子具有NFC功能,方便珠子爱好者的使用,成为技术人员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NFC功能的智能珠子,有利于消费者借助移动终端使用NFC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珠子,包括珠体、穿线管和NFC标签,所述穿线管设置在珠体的珠孔内,NFC标签设置在穿线管外壁与珠孔内壁之间,所述穿线管两端与珠体外壁接触,所述珠体为非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NFC标签与穿线管之间设有填充物,所述穿线管两端均设有垫片,所述垫片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一圆帽,垫片的第一套筒套装在穿线管两端、且与穿线管过盈配合,垫片顶部的第一圆帽与珠体外壁吻合。

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胶管或至少两个胶垫,胶垫或胶管均套装在穿线管外壁,用来固定穿线管。

优选的,所述穿线管为分体式,包括上管和下管,下管与上管均包括第二套筒和第二圆帽,上管和下管的第二套筒均设置在珠孔内、且第二圆帽在珠孔两端与珠体外壁吻合。

优选的,所述上管和下管的二套筒在珠孔内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上管和下管的第二套筒外壁与珠孔之间设有填充层,用来固定上管和下管。

优选的,所述上管和下管设置在珠孔两端,上管和下管的第二套筒在珠孔内间隔设置;所述上管和下管的第二套筒外壁与珠孔之间设有填充层,用来固定上管和下管。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为胶垫或胶管,胶垫或胶管均套装在上管或下管的第二套筒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NFC标签设有防金属层,防金属层朝向穿线管一侧。

优选的,所述珠孔的直径为1-10mm,珠孔的长度为4-40mm,所述穿线管的内径为0.5-7mm;所述NFC标签设置在壳体内。

优选的,所述珠子的形状为圆形、算盘珠样式、椭圆形、心形或圆柱形,NFC标签展开平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将NFC标签内置于珠体的珠孔内,使珠子具NFC功能,通过穿线管方便消费者佩戴珠子,有利于消费者借助移动终端能够使用NFC功能。本实用新型使珠子具有NFC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方便珠子爱好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珠体,2-穿线管,3-珠孔,4-NFC标签,5-填充物,6-垫片,7-第一套筒,8-第一圆帽,9-填充层,17-第二套筒,18-第二圆帽,21-上管,22-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智能珠子,包括珠体1、穿线管2 和NFC标签4,所述穿线管2设置在珠体1的珠孔3内,NFC标签4设置在穿线管2外壁与珠孔3内壁之间,所述穿线管2两端与珠体1外壁接触,所述珠体1为非金属材质;所述NFC标签4与穿线管2之间设有填充物5,所述穿线管2两端均设有垫片6,所述垫片6包括第一套筒7和第一圆帽8,垫片6的第一套筒7套装在穿线管2两端、且与穿线管2过盈配合,垫片6顶部的第一圆帽8与珠体1外壁吻合。这种结构适用于体积较小的珠体1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填充物5优先选择胶管或至少两个胶垫,胶管套装在穿线管2外壁上,两个胶垫则套装在穿线管2外壁的上部和下部,用来固定穿线管2,使NFC标签4牢固固定在穿线管2外壁与珠孔3内壁之间,胶管或胶垫可选用橡胶或硅胶等材质。

实施例2:如图2所示,所述穿线管2为分体式,包括上管21和下管22,上管21和下管2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二套筒17和第二圆帽18,下管22与上管21的第二套筒17分别设置在珠孔3的两端、且第二圆帽18分别设置在珠孔3两端与珠体1外壁吻合;所述上管21和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外壁与珠孔3之间设有填充层9,用来固定上管21和下管22,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在图2中,下管22与上管21的第二套筒17在珠孔3内部套装在一起,也可以对接固定连接;填充层9为胶垫或胶管,胶垫或胶管均套装在上管21和下管22的第二套筒17外壁上,使上管21和下管22牢固固定在珠孔3内。

不同于图2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下管22与上管21的第二套筒17在珠孔3内也可以不接触,分别设置在珠孔3的两端、且在珠孔3内间隔设置,将NFC标签4镶贴在下管22、上管21与珠孔3内壁之间,其余结构同实施例2。图2及这种结构适用于体积较大的珠体1使用。

所述NFC标签4设有防金属层,防金属层朝向穿线管2一侧,避免金属材质对NFC标签4造成干扰。上述NFC标签4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再设置在穿线管2外壁与珠孔3内壁之间。

上述珠孔3的直径为1-10mm,珠孔3的长度为4-40mm,所述穿线管的内径为0.5-7mm;上述珠体1的形状可为圆形、算盘珠样式、椭圆形、心形或圆柱形,也可以选用扁形、动植物形状、人神佛形象或为其它异形珠子形状,珠体1直径优选为4-40mm;颜色可根据消费者爱好选择;所述NFC标签4展开平面形状为方形或圆形。

另外,NFC标签4可与穿线管2为一体,NFC标签4也可以镶在珠孔3内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有利于消费者通过珠子使用NFC功能的优点,通过穿线管2方便消费者佩戴珠子,将NFC标签4内置于珠体1的珠孔3内,有利于消费者借助移动终端能够使用NFC功能,方便珠子爱好者的使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