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跟可拆卸高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955阅读:4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跟可拆卸高跟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跟鞋,尤其是指一种鞋跟可拆卸高跟鞋。



背景技术:

高跟鞋是指鞋跟特别高的鞋,会使穿鞋者的脚跟明显高于脚趾。女士穿高跟鞋除了增加高度,更重要的因素是能使穿鞋者的步幅减小,并因重心前置,使腿部相应挺直,从而使女士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因此,高跟鞋喜受女士青睐。

高跟鞋的鞋跟样式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型跟、钉型跟、槌型跟、刀型跟等,但无论怎样的样式,目前的高跟鞋鞋帮与鞋跟都是一体的,且鞋跟的高度都是无法改变的,穿着这样的高跟鞋有如下弊端:

由于其鞋跟太高,女士穿着高跟鞋时身体重心发生改变前移,对脚部和腿部的压力变大,长时间行走会引起脚部的疼痛;长时期穿着高跟鞋,更会引起脚部骨骼的变形;

现代女士由于生活节奏过快,一天需要在不同场合进行身份切换,其穿鞋的要求也不同,例如在公司上班需要穿着高跟鞋,在上下班路上或者去商场、超市更愿意穿着便于行走的中低跟鞋,如果穿一双鞋再带一双鞋会过于累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鞋跟可拆卸高跟鞋,能在不同的场合将同一双鞋变换为所需要的中低跟鞋或高跟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鞋跟可拆卸高跟鞋,其由鞋帮、中底、腰托和鞋跟组成;

所述腰托的底部后端设有梯形卡槽,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与所述腰托后跟部的一侧边缘对齐;

所述鞋跟的顶部设有一个梯形卡台,其尺寸与所述梯形卡槽的尺寸匹配;所述梯形卡台通过其卡台进口边从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进入梯形卡槽内,形成卡榫组合,使鞋跟与腰托形成可拆卸结构,所述梯形卡台的卡台进口边处于可拆卸结构中与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相反的这一侧;

所述梯形卡台内置有一个凹槽,在凹槽内的前端固定一根铁芯;

所述高跟鞋还包含中底,其形状与腰托的后半部形状匹配,并其下表面固定于腰托后半部上面,中底在鞋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纵向凹槽,纵向凹槽的后半部分与梯形卡槽的一部分重合连通,该重合连通部分为翘板活动槽;纵向凹槽内设有一个翘板卡扣,所述翘板卡扣后部设有一个向鞋头方向弯曲的弯钩,前部设有一个向腰托背向上翘的凸起的按钮;所述翘板卡扣的后部及其弯钩处于所述翘板活动槽内,并在鞋跟与腰托卡榫组合后所述弯钩钩住铁芯。

所述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与所述腰托后跟部的后侧边缘对齐,并所述梯形卡台的卡台进口边处于鞋跟近前侧的位置。

所述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与所述腰托后跟部的内侧边缘对齐,并所述梯形卡台的卡台进口边处于鞋跟近外侧的位置。

所述梯形卡槽的卡槽口边与所述腰托后跟部的外侧边缘对齐,并所述梯形卡台的卡台进口边处于鞋跟近内侧的位置。

所述翘板卡扣的结构如下:其后部是一个长方形平板部,长方形平板部的后端设有一个向鞋头方向弯曲的弯钩、前端连接一段向腰托背向上翘的上翘部,上翘部的端部固定一个凸起的按钮,其下方固定有弹簧,所述平板部与上翘部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翘板固定轴穿设在该通孔内,所述翘板固定轴的两端固定于中底,由固定轴将翘板卡扣固定在纵向凹槽内。

所述翘板卡扣采用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鞋跟可拆卸高跟鞋,通过操控,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种跟高的鞋跟在同一双鞋上转换,即根据实际所需,通过操控,可以方便地将高跟鞋变为中跟或低跟鞋,或者将中跟或低跟鞋变为高跟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跟可拆卸的高跟鞋结构示意图(只图示后半只鞋);

图2a为本实用新型高跟鞋实施例之一中的鞋跟正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侧视示意图;图2c为图2a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a实施例之一中的腰托示意图;

图4为图1高跟鞋的中底示意图;

图5为图1高跟鞋的翘板卡扣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高跟鞋实施例之二中的腰托示意图;图6b为图6a实施例之二中的鞋跟正视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高跟鞋实施例之三中的腰托示意图;图7b为图7a实施例之三中的鞋跟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鞋跟可拆卸的高跟鞋,其由鞋帮1、中底2、腰托(俗称鞋底)3和鞋跟4组成。

参见图3,所述腰托3的底部后端设有梯形卡槽8;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鞋跟可以从腰托3后跟部的后侧(实施例之一)、腰托3后跟部的内侧(实施例之二)及腰托3后跟部的外侧(实施例之三)进行拆卸,因此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梯形卡槽8的卡槽口边所处的位置不同:图3所示的是实施例之一,鞋跟从腰托3后跟部的后侧进行拆卸,实施例之一的卡槽口边81与腰托3后跟部的后侧边缘对齐;图6a所示的是实施例之二,鞋跟从腰托3后跟部的内侧进行拆卸,实施例之二的卡槽口边82与腰托3后跟部的内侧边缘对齐;图7a所示的是实施例之三,鞋跟从腰托3后跟部的外侧进行拆卸,实施例之三的卡槽口边83与腰托3后跟部的外侧边缘对齐。

参见图2a-图2c,所述鞋跟4的顶部设有一个梯形卡台7,其尺寸与所述梯形卡槽8的尺寸匹配,梯形卡台7通过其卡台进口边从梯形卡槽8的卡槽口边进入梯形卡槽8内,形成卡榫组合,利用该卡榫组合使鞋跟4与腰托3形成可拆卸结构;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梯形卡台7的卡台进口边所处的位置不同:图2a所示的实施例之一的卡台进口边71处于鞋跟4近前侧的位置;图6b所示的是实施例之二,实施例之二的卡台进口边72处于鞋跟4近外侧的位置;图7b所示的是实施例之三,实施例之三的卡台进口边73处于鞋跟4近内侧的位置,即,所述梯形卡台7的卡台进口边处于可拆卸结构中与梯形卡槽8的卡槽口边相反的这一侧。

如图2b所示,所述梯形卡台7内置有一个凹槽6;凹槽6内的前端固定一根铁芯5。

所述高跟鞋还包含中底2,如图4所示,中底2的形状与腰托3的后半部形状匹配,并其下表面固定于腰托3后半部上面,参见图4,中底2在鞋的长度方向设有一个纵向凹槽10,纵向凹槽10的后半部分与梯形卡槽8的一部分重合连通,该重合连通部分称为翘板活动槽9;纵向凹槽10内设有一个翘板卡扣11,所述翘板卡扣11的结构参见图5,其是一个后部设有一个向鞋头方向弯曲的弯钩,前部设有一个向腰托3背向上翘凸起的按钮,翘板卡扣11的具体结构如下:其后部是一个长方形平板部113,长方形平板部113的后端设有一个向鞋头方向弯曲的弯钩114、前端连接一段向腰托3背向上翘的上翘部112,上翘部112的端部固定一个凸起的按钮111,按钮111下方固定有弹簧13,所述平板部113与上翘部112的连接部位设有一个通孔,通孔内设有一根翘板固定轴12,所述翘板固定轴12的两端与中底2固定,翘板固定轴12把翘板卡扣11固定在中底2的纵向凹槽10内,翘板固定轴12还起到了杠杆中支点的作用;翘板卡扣11的后部(所述平板部113)及其弯钩114处于所述翘板活动槽9内,并在鞋跟4与腰托3卡榫组合后所述弯钩114钩住铁芯5,所述翘板卡扣11采用金属材质或其它耐磨硬质材料。

安装鞋跟4时,将鞋跟4的梯形卡台7对准腰托3上的梯形卡槽8,将鞋跟卡入腰托3上。拆卸换跟时,需按下翘板卡扣11左侧凸起的按钮111,使弯钩114,向上翘起,脱离鞋跟上的铁芯5,将鞋跟4沿梯形卡槽8向外拔出。翘板卡扣11的按钮111下面有弹簧13支撑,在翘板卡扣11受力时,弹簧13压缩,翘板卡扣11的弯钩114翘起,脱离铁芯5;当翘板卡扣11不受力时,弹簧13弹起,使翘板卡扣11恢复原位,弯钩114钩住铁芯5。可拆卸鞋跟是通过翘板卡扣11右侧的倒钩挂住鞋跟上的铁芯5来稳定鞋跟的前后受力,通过腰托上的梯形卡槽8和鞋跟的梯形卡台7相互作用来稳定鞋跟的上下受力。在行走时,人体脚部受力是向后的,通过这样的结构衔接,保证了行走时鞋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鞋跟4,可以是高跟,也可以是中低跟。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