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洗头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822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婴儿洗头托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婴儿洗头托架。



背景技术:

给婴幼儿洗头时,由于婴幼儿无法理解配合,所以会在洗头时哭啼挣扎,导致水进眼睛耳朵的事,进而造成更大的哭闹,甚至发生伤害婴儿的事故。因此人们设计了一些辅助用具,如婴儿洗头帽、托架等。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92233535.4提出的“一种轻便婴儿洗澡洗头托架,它包括用于放于平面上的底边,倾斜身体支承坡面,头部支承冲洗坡面。该托架可为婴儿在洗澡、洗头时提供安全非滑动的支承,该托架包括分别容纳婴儿身体和头部的盆腔从而婴儿在洗澡时轻松愉快,并且不会发生将肥皂或冲洗液弄入婴儿眼内、耳内的危险。该托架的优点在于仅需一人即可完成婴儿的洗澡。”

上述专利中介绍的托架是放在一边再将婴儿安放在托架上的,但对于婴儿来说,离开大人的怀抱就会觉得不安全,因此这一托架起不到想象中的作用。而如果大人像传统中一样让孩子躺在自己的腿上给孩子洗头,则单纯使用洗头帽,往往会使大人自己的衣服打湿。同时孩子在腿上不稳定,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既能将安放婴儿使其稳定有保护,又能不脱离大人怀抱的婴儿洗头托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洗头托架,有包容婴儿躯体的托盘和支撑头部的枕架,其中托架的底面有两个向上拱起的弧面,连接两个弧面的是一个向下凹的弧面,所述向上拱起的弧面与成人大腿相合,其中一个向上拱起的弧面在枕架位置,向下凹的弧面与婴儿背臀部相合;托架两侧有壁,并在枕架前方随底面向下延伸再平展后对接形成一个接水槽,接水槽有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儿洗头托架,其底面呈波浪形,其中向上拱起的两个弧面中,对婴儿来讲一个弧面为枕架的颈部位置,另一个弧面为托盘的腿弯位置,对大人来讲为两个大腿位置。而向下凹的弧面为托盘的背部和臀部位置。另外,在枕架前方(所指前方即婴儿头顶所指方向)下设置了一个接水槽,以颈部为界,洗头所用水都经向下延展的底面和侧壁(随底面向下向前后于前方对接)形成接水槽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相当于在大人大腿和婴儿之间按曲线要求衬入托架的底面,再在底面两侧加了壁,使婴儿稳定而有保护。前方设置的接水槽系统,使洗头的水有阻拦地集中后从出水口流出,使大人衣物不会打湿。

所述枕架上附加有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的颈托,颈托用于密封婴儿颈部与枕架之间的空档,同时向婴儿提供一个柔软的依靠。

所述枕架前底面向下延伸前先有一个圆滑向前的段形成头垫,用来支承婴儿头部,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半剖图,图中:I-托架,1-壁,2-底面,3-颈托,4-头垫,5-接水槽,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以塑料制成的托架I,有波浪形的底面2和两侧的壁1构成了枕架和托盘。所述波浪形底面包括两个向上拱起的圆弧面和连接两个圆弧面的一个向下凹的圆弧面,两个向上拱起的圆弧面一高一低,在高为前。两个向上拱起的圆弧面的直径为22厘米,向下凹下的圆弧面弧长40厘米。前方底面经圆弧向前平展6厘米形成头垫4后圆滑向下20厘米再向前15厘米,两侧壁也随同向下向前并在底面最前端对接成接水槽5,接水槽壁上有一孔并接一连接管为出水口6。底面宽30厘米,壁高6厘米,圆滑过渡。在高的向上拱起的圆弧顶部,即枕架位置配置有颈托3。颈托是用表面密封的泡沫塑胶制成的,有向婴儿颈部凸出的部位,使阻止洗头的水流到后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