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73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手套,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在人体的手部上,并且适合在骑机车时佩戴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



背景技术:

现有适合在骑乘机车时佩戴的手套,通常会根据骑乘机车的类型不同作局部区域的补强,而以往适合在骑乘重型机车时佩戴的手套,通常采用较厚且具有较佳耐磨性的材料车制形成一个手套本体,并于该手套本体的部分区域加装耐磨的构件,以提高手套局部区域的耐磨性。但是一般在骑乘重型机车时,机车的车头比较重,因此,长时间骑乘时,控制车头方向的双手容易疲累,但现有防护手套缺乏减缓手部疲劳的结构。此外,为了产生较佳的耐磨效果,现有防护手套通常采用较厚且耐磨的材料来制造,这样的材料选用也会影响透气效果,所以长时间佩戴容易闷热、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先前技术的至少一个缺点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适合佩戴在人体的手部上,该手部具有数个指关节,而该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本体,以及一个防护单元,该手套本体包括一个包覆部,以及一个与该包覆部连接的手腕围绕部,该包覆部及该手腕围绕部共同界定出一个可供手部伸入的穿戴空间,该包覆部具有一个透气区,而该手腕围绕部具有一个环带,以及数个位于该环带内的第一远红外线粒子,而该防护单元安装在该手套本体的该包覆部上并用来保护手部的指关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包覆部还具有一个与该透气区连接的主包覆区,该主包覆区具有数个间隔设置的第一突管,以及一个第二突管,而该穿戴空间具有一个对应该环带的入口、数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突管的第一指露口,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二突管的第二指露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还包含一个指套单元,该指套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包覆部的该主包覆区上的第一指套,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第二突管上的第二指套,该第一指套具有一个可让所述第一突管伸入的第一指套空间,而该第二指套具有一个可让该第二突管伸入的第二指套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第一指套具有一个由超细纤维布制成的前侧壁、一个周边与该前侧壁连接并由超细纤维布所制成的后侧壁,以及数个位于该前侧壁及该后侧壁内的第二远红外线粒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指套单元还包括一个第二结合件,以及一个第三结合件,当该防护手套位于一个露指位置时,该第二结合件将该第一指套安装在该手套本体的该包覆部上,而该第三结合件将该第二指套安装在该第二突管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手套本体的该包覆部还具有至少一条连接在所述第一突管上相邻的其中两个间的拉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透气区具有一个内布层,以及一个位于该内布层外侧的外网层,所述环带由超细纤维布所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防护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在该包覆部的该主包覆区上的第一防护件、数个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突管上的第二防护件,以及数个左右间隔的安装在该指套单元的该第一指套上的第三防护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该第一防护件具有一个结合在该手套本体上并由塑料或者碳纤维材质制成的第一壳层,以及一个结合在该第一壳层外侧并由钛合金材料制成的第二壳层,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在于:前述结构的配合,除了可以产生较佳的防护效果之外,也可以达到透气、佩戴舒适,以及舒缓手部疲劳等等的功效。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后视图,该防护手套位于一个包指位置;

图3是沿图2中3-3线所取的一个剖视图;

图4是沿图2中4-4线所取的一个剖视图;

图5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使用状态参考图,该防护手套位于一个露指位置;

图6是一个类似图5的视图,该防护手套位于该包指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远红外线及透气功能的车用防护手套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8是该第二实施例的一个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防护手套的一个第一实施例,适合佩戴在人体的手部,而人体的手部基本上可以由外观细分为手掌、手指,以及手腕,内部则有许多彼此可灵活转动的腕骨、掌骨、指骨,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应腕骨的关节称为腕关节,而位于掌骨及相邻的指骨间的掌指关节,以及位于相邻的指节间的指间关节通称为指关节。本实施例该防护手套包含一个手套本体1、一个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上并包覆手指的末段指节的指套单元2,以及一个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及该指套单元2上并用来保护所述指关节的防护单元3。

该手套本体1包括一个包覆部11,以及一个与该包覆部11连接并大致对应手腕的手腕围绕部12,该包覆部11具有一个主包覆区111,以及一个与该主包覆区111车缝连接的透气区112,该主包覆区111完整的涵盖手掌的正面以及背面的局部区域,其是采用耐磨且具有挠性的材料制成,具体的材料可以是天然皮革,或者是具有较佳耐磨效果的人造皮革。该主包覆区111具有数个左右间隔的第一突管113、一个由正面往前突出的第二突管114,以及两条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突管113中相邻的其中两个间的拉带115。而该透气区112对应该手掌背面的局部区域,并且邻近该手腕围绕部12,其具有一个位于内部且可透气的内布层116,以及一个与该内布层116内外对应的外网层117。

该手腕围绕部12具有一个围绕在手腕周围的环带121、数个掺混在该环带121内的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环带121上的第一结合件123,该环带121是由超细纤维织造而成的布品,并具有一个上缘与该包覆部11车缝连接的围绕壁124,以及一个由该围绕壁124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和该围绕壁124叠接的扣合壁125,该第一结合件123具有两个分别安装在该围绕壁124及该扣合壁125上的第一黏扣带126。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是在超细纤维制造的过程掺混在原料中,由于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直接掺混在纤维中,所以在使用时不容易因为磨擦而脱落,而具有持久的效果,较佳是采用被称为生育光线的4~14μm波长的远红外线粉末,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含有:30重量%的ZnO2、30重量%的AlO2、30重量%TiO2,以及10重量%的Sb2O3的组合物,但在制造上不以前述举例为限。

又该包覆部11及该手腕围绕部12共同界定出一个穿戴空间13,该穿戴空间13具有一个对应该手腕围绕部12的入口131、数个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突管113的第一指露口132,以及一个对应该第二突管114的第二指露口133。

该指套单元2包括一个第一指套21、一个第二结合件22、一个第二指套23,以及一个第三结合件24。该第一指套21车缝固定在该手套本体1的该包覆部11上,并对应手掌的背面,其具有一个前侧壁211、一个周边与该前侧壁211连接的后侧壁212,以及数个掺混在该前侧壁211及该后侧壁212内的第二远红外线粒子213,该前侧壁211及该后侧壁212之间界定出一个第一指套空间214。该前侧壁211及该后侧壁212是采用超细纤维布料制成,而所述第二远红外线粒子213是在该布料制造的过程中掺混在内部,所以具有较佳的结合性,该第一指套空间214具有一个可让该手套本体1的所述第一突管113伸入的第一指套口215。该第二结合件22具有两个第二黏扣带221,所述第二黏扣带221分别安装在该后侧壁212及该手套本体1上相对位置。

该第二指套23车缝固定在该手套本体1的该第二突管114上,并具有一个管壁231,该管壁231界定出一个第二指套空间232,该第二指套空间232具有一个可让该第二突管114伸入的第二指套口233。而该第三结合件24具有两个第三黏扣带241,分别安装在该管壁231及该第二突管114相对位置。必要时也可以如第一指套21所述,采用掺混有远红外线粒子的超细纤维布料来制造该管壁231。

本实施例该防护单元3主要用来保护佩戴者的指关节,包括一个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上并对应手掌的背面的第一防护件31、数个分别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的所述第一突管113背面的第二防护件32,以及数个左右间隔的安装在该第一指套21上的第三防护件33,该第一防护件31具有一个结合在该手套本体1上的第一壳层311,以及一个结合在该第一壳层311外侧的第二壳层312,较佳地,该第一壳层311为塑料或者碳纤维材质制成,该第二壳层312采用钛合金的材料制造,所述第二壳层312具有数个左右间隔的突起部313,前述突起部313、所述第二防护件32及所述第三防护件33分别对应人体的指关节。

在制造上,该第一防护件31、所述第二防护件32以及所述第三防护件33的材料并无特别的限制,只要能够保护指关节,就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预期的功效,在本实施例,适合的材料除了以上举例外,也可以是:塑钢、碳纤与树脂的复合材料,或者其他质地较轻的金属。又在实施时,该第一防护件31除了可以如实施例所示,具有该第一壳层311及该第二壳层312之外,也可以单独具有该第一壳层311,用于作为产品线区隔。

参阅图2、3、5,本实施例该防护手套在使用时,可选择在一个露指位置及一个包指位置间转换,如图5所示,当本实施例位于该露指位置时,该第一指套21是通过该第二结合件22暂时的固定在该手套本体1的背面,该第二指套23是利用该第三结合件24暂时固定在该手套本体1的该第二突管114外侧。使用者的手部由该手套本体1的该入口131伸入该穿戴空间13后,拇指穿入该第二突管114,并由该穿戴空间13的该第二指露口133伸出,除了该拇指的另外四只手指分别伸入每个第一突管113,再由对应的第一指露口132伸出。佩戴后,该手套本体1的该环带121正好围绕在手腕的外周围,由于该环带121具有所述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所以在佩戴时,前述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产生有益人体的波长,可以改善手腕的疲劳感。

在此同时,由于该手套本体1的该包覆部11具有对应手掌的背面的该透气区112,所以在佩戴时也可以产生较佳的透气性。而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上的该防护单元3,也因为对应手部的每个指关节,所以可以达到耐磨及较佳的保护效果。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该防护手套位于该露指位置时,除了具有以上的所述的功效外,露出所述第一指露口132的手指的末端指节,也具有较佳的灵活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以在不用取下该防护手套的情况下,进行一些较为灵巧的工作,例如操作手机。

参阅图2、3、6,本实施例该防护手套要由该露指位置转换到该包指位置时,首先让所述第二黏扣带221分开,并且将该第一指套21套装在该手套本体1的所述第一突管113的外部,此外,将所述第三黏扣带241分开,并将该第二指套23套装在该第二突管114的外部,套装后,除了该手腕围绕部12可以产生有益人体的波长,改善手腕的疲劳感之外,由于该第一指套21也具有所述第二远红外线粒子122,所以前述第二远红外线粒子122发出的波长,可以作用在手指的各指节,以改善各手指的疲劳感,当然,如果该第二指套23也是采用含有远红外线粒子的布品来制造,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套装后,前述第一指套21及该第二指套23也可以提供保暖的功效,所以本实施例该防护手套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以提高使用方便性。要取下该防护手套时,使用者只要将另一手的手指勾在所述拉带115(参见图1)上,并往外拉,就可以轻松的取下该防护手套。

参阅图7、8,本实用新型防护手套的一个第二实施例包含一个手套本体1,以及一个安装在该手套本体1上并且对应指关节的防护单元3,该手套本体1也包括一个包覆部11,以及一个手腕围绕部12,该包覆部11也具有一个主包覆区111,以及一个透气区112,所述主包覆区111具有数个第一突管113及一个第二突管114,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每个第一突管113都具有一个第一封闭端118,该第二突管114具有一个第二封闭端119,而该透气区112是由该手掌的背面往正面延伸,并且延伸到该第二突管114。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突管113及该第二突管114的结构,以及该透气区112的设置位置,可以达到相同的创作目的。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该主包覆区111及该透气区112之间的配合,可以达到透气的效果,避免佩戴时闷热,而该手腕围绕部12具有所述第一远红外线粒子122的结构,可以改善佩戴者手腕的疲劳感,该第一指套21及该第二指套23的可拆解及套装的结构,除了具有提供保暖的效果外,也可以在不用取下该防护手套的前提下,提高手指的末端指节的灵活性,以方便处理细腻的工作,所以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新颖、实用的防护手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