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731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特别是一种手部关节冷敷手套。



背景技术:

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后的肿痛是骨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如在损伤后第一时间内采用冷敷处理,可有效地减轻肿胀和疼痛。用比人体温度低的物理因子(冷水、冰、蒸发冷冻剂等)刺激机体而达到降温、止痛、止血、减轻炎性水肿及渗出,促进创伤修复和伤口早期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遵循RICE的治疗原则。冷敷可使微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减少出血,减慢神经传导速率,麻痹局部末梢神经,降低组织温度及细胞代谢,具有止痛、止血、消肿的作用,其效果明显,经济适用。传统的冷敷均是通过毛巾或者纱布裹好冰袋在手腕关节部位进行冷敷,这样容易移位并且活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部关节冷敷手套,它不移位且方便活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部关节冷敷手套,其特征在于:包含手套主体,手套主体为一整块布料且手套主体卷绕成与手形状匹配的手套,布料展开后的一侧边沿的一面设置有魔术贴公贴,布料展开后另一侧边沿的另一面布料卷起后与魔术贴公贴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魔术贴公贴配合的魔术贴母贴,手套主体内侧对应手背位置设置有容纳冰袋的袋体并且袋体长度涵盖整个手腕关节。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主体布料卷起构成手套后,对应大拇指位置开有供大拇指穿出的拇指孔。

进一步地,所述袋体形状与冰袋形状匹配并且袋体大小等于或略大于冰袋大小,袋体两侧和下侧边沿固定在手套主体内侧面上,袋体上侧边沿设置有弹力带。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主体布料采用复合布料。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布料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纤维布料层、内层海绵隔绝层、辐射反射层、外层海绵隔绝层和外层纤维布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布料外层设置有防水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手套主体卷绕成手套套在手部关节并通过魔术贴固定,可以根据不同人的手腕进行调节,并且不容易移位,手腕活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的内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关节冷敷手套的布料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部关节冷敷手套,包含手套主体1,手套主体1为一整块布料且手套主体1卷绕成与手形状匹配的手套,布料展开后的一侧边沿的一面设置有魔术贴公贴2,布料展开后另一侧边沿的另一面布料卷起后与魔术贴公贴2对应位置设置有与魔术贴公贴2配合的魔术贴母贴3,手套主体1内侧对应手背位置设置有容纳冰袋的袋体4并且袋体4长度涵盖整个手腕关节。

手套主体1布料卷起构成手套后,对应大拇指位置开有供大拇指穿出的拇指孔5。袋体4形状与冰袋形状匹配并且袋体4大小等于或略大于冰袋大小,袋体4两侧和下侧边沿固定在手套主体1内侧面上,袋体4上侧边沿设置有弹力带6,通过弹力带6从而将冰袋限制固定在袋体4内避免脱落。

手套主体布料采用复合布料。复合布料包含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层纤维布料层7、内层海绵隔绝层8、辐射反射层9、外层海绵隔绝层10和外层纤维布料层11。复合布料外层设置有防水薄膜层12。通过这样的面料设计,既能兼顾防水防污,同时隔温效果良好,从而使冰袋效果更加的持久。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