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条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5995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在胶鞋侧面粘接的围条进行压合的围条压合机。



背景技术:

围条,又称胶鞋围条,是指贴设在胶鞋侧面绕鞋底一圈,具有装饰功能的橡胶扁条。围条是用胶水粘接在胶鞋侧面的,然后还需对围条进行压合才能使围条与胶鞋牢固粘接,才能提升胶鞋质量。但是,目前的围条压合没有专门设备来实施,工作效率低,而且往往没有很好的压合质量,胶鞋的围条容易脱胶,胶鞋质量受到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人于2013年3月29日申请了专利号201320151948.8、专利名称为“胶鞋围条压合机”的实用新型专利并得到授权,但是,上述的胶鞋围条压合机结构较为复杂、生产成本高,也不能快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胶鞋的围条压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胶鞋围条在胶鞋侧面粘接后的压合,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快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胶鞋,方便使用的围条压合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围条压合机,包括压合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压合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上在左右设有左右压合块,左右压合块分别弹性连接在左右推板的前端,左压合块与左推板之间设有多排多列的左边弹簧,右压合块与右推板之间设有多排多列的右边弹簧,左右推板之间作相对的活动设置分别由左右液压缸进行推动,左右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压合工作台上;压合工作台的工作台面上在前后设有前后压合块,前压合块连接在前推板上,前推板由手动调节进行前后活动,后压合块连接在后推板上,后推板由后液压缸推动作前后活动,后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压合工作台上。

前压合块与前推板之间通过燕尾插接形成连接,前压合块设有燕尾,前推板设有燕尾槽,后压合块与后推板之间也通过燕尾插接形成连接,后压合块设有燕尾,后推板设有燕尾槽。

压合工作台的旁侧设有单独液压工作站,液压工作站为左右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提供压力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围条压合机的压合工作台和液压工作站分开独立设置,结构简单,而且省略了背景专利技术中的锁紧模具,并将压合工作台前端的平压气缸用手动调节来进行代替,既方便了工人操作,更重要的是通过手动调节,前推板与后推板之间的距离得以方便调整,因此可快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胶鞋,结构简单,方便使用。还有,前后压合块与前后推板之间通过燕尾插接方式形成连接,方便了压合块的更换,从而更好配合快速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胶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围条压合机,包括压合工作台1,压合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上在左右设有左右压合块,左右压合块分别弹性连接在左右推板的前端,左压合块6与左推板4之间设有两排六列的左边弹簧5,右压合块16与右推板11之间设有两排六列的右边弹簧10,左右推板之间作相对的活动设置分别由左液压缸3和右液压缸12进行推动,左右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压合工作台1上;压合工作台1的工作台面上在前后设有前后压合块,前压合块13连接在前推板14上,前压合块13与前推板14之间通过燕尾插接形成连接,前压合块13设有燕尾,前推板14设有燕尾槽,前推板14由手轮15手动调节进行前后活动,后压合块9连接在后推板8上,后压合块9与后推板8之间也通过燕尾插接形成连接,后压合块9设有燕尾,后推板8设有燕尾槽,后推板8由后液压缸7推动作前后活动,后液压缸7固定安装在压合工作台1上,压合工作台1的旁侧设有单独液压工作站2,液压工作站2为左液压缸3、右液压缸12和后液压缸7提供压力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