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2506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女性内衣罩杯结构,尤指一种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女性内衣(胸罩)由布料做成,再于乳房处设置泡棉或直立棉罩杯,该泡棉或直立棉罩杯为热可塑成型,以塑成乳房的突出形状支撑,亦有内衣整件使用泡棉或直立棉罩杯热可塑成形,而为了让内衣加强提托支撑定型乳房的效果,内衣通常在罩杯下缘结合固定一弧形钢圈作为支撑组件。

由于该钢圈是直接结合固定于罩杯下缘,无法进行替换,虽该钢圈的弧度取决于多数人的平均数据,然而因每一个女性穿戴者的乳房形状及大小各有差异,故穿戴时常发生钢圈的弧度大于穿戴者的乳房下缘弧度,致使罩杯无法完全固定乳房位置,而造成胸形外扩无法具有挺立集中的美观效果,或者钢圈的弧度小于穿戴者的乳房下缘弧度,使得钢圈会有压迫穿戴者胸部下缘的现象,如此不仅影响到血液的流动,且当胸罩脱除后,常会在胸部下缘留下深刻的压痕,长时间穿戴后,容易导致穿戴者脊心处的不舒适感以及压迫感。另外,该钢圈的刚性大都是针对日常生活而设定,不适合运动、睡眠等时候穿戴,因而当欲运动、睡眠时需进行内衣的替换,对穿戴者来说,相当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内衣罩杯结构通常是在罩杯下缘结合固定一弧形钢圈,该钢圈无法依照穿戴者的需求进行替换,因而造成穿戴者的不便与困扰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提升了内衣罩杯结构的实用性及使用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其包含:一罩杯,该罩杯包含至少一罩杯层,并具有一内凹弧面及一外凸弧面;及一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包含一支撑袋,该支撑袋为中空弧形条状,设置于该罩杯下缘,该支撑袋具有一中空部,该中空部一端设置一可开启及封闭的开口,该开口可供一支撑条穿入该中空部内容置,并可由该开口替换不同材质及弧度的支撑条。

作为优选,该支撑条可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所制成。

作为优选,支撑袋的中空部的深度大于该支撑条的长度。

作为优选,该罩杯包含一内罩杯层及一外罩杯层,该支撑条设置于该罩杯下缘的内罩杯层与外罩杯层间。

作为优选,该内罩杯层由一第一基材层及一贴设于该第一基材层内侧面的里布结合组成,该外罩杯层由一第二基材层及一贴设于该第二基材层外侧面的表布结合组成,该第一基材层及该第二基材层为泡棉或直立纤维棉这类受热会变形且冷却可定型的材质。

作为优选,该支撑条设置于该罩杯的内凹弧面下缘。

作为优选,该罩杯层由一基材层、一贴设于该基材层内侧面的里布及一贴设于该基材层外侧面的表布结合组成,该基材层为泡棉或直立纤维棉这类受热会变形且冷却可定型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其可依照穿戴者的需求,由支撑袋的开口替换装设不同材质及弧度的支撑条,使得支撑条的弧度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弧度一致,穿戴时可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完全贴合,符合人体工学,以及可依穿戴者欲进行的活动(如日常生活、运动、睡眠等)替换适当材质的支撑条,提升了其实用性及使用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替换不同弧度的支撑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内衣供穿戴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内衣供穿戴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0 罩杯

11 内罩杯层

111 第一基材层

112 里布

12 外罩杯层

121 第二基材层

122 表布

13 内凹弧面

14 外凸弧面

11a 罩杯层

111a 基材层

112a 里布

113a 表布

20 支撑单元

21 支撑袋

211 中空部

2111 开口

22 支撑条

30 内衣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其包含:一罩杯10及一支撑单元20。

该罩杯10包含一内罩杯层11及一外罩杯层12,并具有一内凹弧面13及一外凸弧面14,该内罩杯层11由一第一基材层111及一贴设于该第一基材层111内侧面的里布112结合组成,该外罩杯层12由一第二基材层121及一贴设于该第二基材层121外侧面的表布122结合组成,该第一基材层111及该第二基材层121为泡棉或直立纤维棉等受热会变形且冷却可定型的材质。

该支撑单元20包含一支撑袋21,该支撑袋21为中空弧形条状,设置于该罩杯10下缘的内罩杯层11与外罩杯层12间,该支撑袋21具有一中空部211,该中空部211一端设置一可开启及封闭的开口2111,该开口2111可供一弧形的支撑条22穿入该中空部211内容置,该支撑条22可为金属材质、塑料材质或两种材质以上的复合材料所构成,该支撑袋21的中空部211的深度大于该支撑条22的长度,使得该支撑条22可整个穿入该中空部211内容置。

据此,如图4、图5及图6所示,将两个罩杯10连同支撑单元20设置于内衣30上供穿戴者穿戴,以两个罩杯10罩覆于用户乳房时,支撑单元20撑托于穿戴者乳房下缘,并且该支撑单元20的支撑条22可依照穿戴者的乳房形状及大小,由支撑袋21的开口2111替换装设不同弧度的支撑条22,使得支撑条22的弧度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弧度一致,穿戴时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完全贴合,以及该支撑单元20的支撑条22可依照穿戴者所欲进行的活动(如日常生活、运动、睡眠等),由支撑袋21的开口2111替换装设不同材质的支撑条22,得到不同的支撑强度与柔软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亦可如图7及图8所示,该罩杯10包含:一罩杯层11a,并具有一内凹弧面13及一外凸弧面14,该罩杯层11a由一基材层111a、一贴设于该基材层111a内侧面的里布112a及一贴设于该基材层111a外侧面的表布113a结合组成,该基材层111a为泡棉或直立纤维棉等受热会变形且冷却可定型的材质,该支撑单元20设置于该罩杯10的内凹弧面13下缘。

由上述具体的实施例,可得到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内衣罩杯支撑条可替换结构,其可依照穿戴者的需求,由支撑袋21的开口2111替换装设不同材质及弧度的支撑条22,使得支撑条22的弧度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弧度一致,穿戴时可与穿戴者乳房下缘完全贴合,符合人体工学,具有挺立集中与舒适贴身的效果,以及可依穿戴者欲进行的活动(如日常生活、运动、睡眠等)替换适当材质的支撑条22,提供所需的支撑强度与柔软度,实用性及使用方便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