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7860阅读:2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拉链的使用非常普遍,尼龙拉链码装是由成型后的单丝和配套的布带,经过缝纫机缝合在一起而成。在缝合工序过程中,经常由于缝合的过于紧密,导致缝合的两个布带之间的中缝起拱,手摸起来,不平整,导致顺滑度拉合不顺畅现象。

目前,在缝纫机缝合一段时间后,需要人为的进行验证产品品质,过程中,针对缝合后,部分过于紧密的拉链,目前大部分都给予了报废处理,大大的增加了过程的生产成本;并且,拉链在使用过程中,码装的布带也会正常轻微起拱,影响拉感顺滑度。

因此,如何减少尼龙反装拉链头在使用时因拉链的布带中缝起拱导致顺滑度拉感变差,以及提升部分拉链缝合后码装中缝紧密,造成拉感较差的码装顺滑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改善、提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该尼龙反装拉链头通过内部结构改进,可以有效提升拉感顺滑度,减小因拉链中缝起拱导致的顺滑度不良,降低原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链齿的上筋,所述上板体中位于所述上筋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自靠近所述上筋的两侧延伸至所述上板体的尾部重合。

优选的,各所述凹槽的宽度自靠近所述上筋的两侧头部向所述上板体的尾部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凹槽远离所述上筋的侧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拉链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两个所述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0.9-1.1mm。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2-0.4mm。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前端宽度为0.25-0.35mm。

优选的,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板体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尼龙反装拉链头,包括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上板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链齿的上筋,所述上板体中位于所述上筋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自靠近所述上筋的两侧头部延伸至所述上板体的尾部重合。该尼龙反装拉链头,通过在所述上筋的两侧设置所述凹槽,在该拉链头使用时,所述凹槽的设置可以降低所述上板体对布带的压力,同时,所述上筋的结构保持原状,不影响原有的拉链头的使用效果,同时可以提升拉感顺滑度,减小因拉链中缝起拱导致的顺滑度不良,同时减少因前道缝合工序码装两边布带中缝缝合过于紧密导致的码装报废现象,减少浪费,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尼龙反装拉链头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尼龙反装拉链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尼龙反装拉链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板体、11-上筋、12-凹槽、2-下板体、3-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尼龙反装拉链头,该尼龙反装拉链头通过内部结构改进,可以显著的提高拉感顺滑度,同时减少因前道缝合工序码装两边布带中缝缝合过于紧密导致的码装报废现象,同步降低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尼龙反装拉链头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尼龙反装拉链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尼龙反装拉链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尼龙反装拉链头包括上板体1和下板体2。

其中,上板体1的内侧,即上板体1靠近下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上筋11,上筋11用于压紧拉链的链齿,上板体1的内侧位于上筋1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2,两个凹槽12自靠近上筋11的两侧头部延伸至上板体1的尾部并重合。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拉链头的头部是指在拉链头正常使用时,拉链头的前端较宽的一端为头部,拉链头的后端较窄的一端为尾部,同时,上筋11的头部和尾部与拉链头的头部和尾部方向相同。

该拉链头可应用于改善提升尼龙反装螺旋拉链规格型号为3、4、7、8等拉链的顺滑度,主要用于尼龙螺旋拉链规格型号为3、4号反装螺旋拉链的顺滑度。

该尼龙反装拉链头,通过在上筋11的两侧设置凹槽12,在该拉链头使用时,凹槽12的设置可以降低上板体1对布带的压力,同时,上筋11的结构保持原状,不影响原有的拉链头的使用效果,同时可以提升拉感顺滑度,同时减少因前道缝合工序码装两边布带中缝缝合过于紧密导致的码装报废现象,同步降低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进一步,由于上板体1的内侧安装有上筋11,并且上筋11的宽度自头部向尾部逐渐变窄,以实现拉链的使用情况,因此,位于上筋11两侧的凹槽12的宽度自靠近上筋11的两侧头部向上板体1的尾部逐渐增加。

优选的,凹槽12远离上筋11的侧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拉链的延伸方向,即两个凹槽12以及位于两个凹槽12之间的上筋11共同构成方形结构。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两个凹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0.9-1.1mm,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凹槽12中,均有一侧与上筋11的侧边连接,上筋11本身即为上板体1凸起形成的,凹槽12是在上筋11的基础上,继续内陷形成的,凹槽12远离上筋11的一侧即为凹槽12的另一个侧边,如此,两个凹槽12在上筋11的位置被分隔,然后延伸至上筋11的尾部时重合在一起。

具体的,两个凹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之间的距离为0.9-1.1mm,即为凹槽12与上筋11共同形成的方形结构的宽度为0.9-1.1mm。

优选的,由于上筋11的设置,导致凹槽12在靠近上筋11头部的位置宽度较窄,优选为0.25-0.35mm,即凹槽12在头部向尾部的尺寸由0.25-0.35mm向0.9-1.1mm逐渐过度。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凹槽12的深度为0.2-0.4mm。上述设置中,由于凹槽12的设置是为了改变拉链头的内腔结构,使拉链头的内腔的上筋11尽可能小的减少与码装中间两边布带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因码装缝合时或正常使用时,中缝比较紧密或起拱造成顺滑度不好,而造成的码装原料浪费问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上板体1与下板体2固定连接,为了提高整个拉链头的强度,并且便于加工,上板体1与下板体2优选为一体结构,下板体2的两侧还设有弯折边,用于收拢拉链的链齿。

进一步,上板体1的外侧还设有用于安装拉片的拉环3。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尼龙反装拉链头,是以3号反装拉链为例,该拉链扣合后的宽度为4.05-4.15mm,通过在拉链头的上筋11两侧同时开设凹槽12,凹槽12的规格尺寸沿着上筋11的两侧,安装宽度0.3-1mm,深度0.2-0.4mm的尺寸进行开设,能大大的减少因为中缝缝合过于紧密导致的码装报废现象,或拉链在使用过程中,布带轻微起拱造成中缝紧密,进而导致顺滑度不良现象,使用此拉头结构,顺滑度同比可以提升1-2N。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尼龙反装拉链头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