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人体信息采集的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1171阅读:878来源:国知局
用于人体信息采集的手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用于人体信息采集的手环。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近两年流行起来的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电子设备进行(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同步共享,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智能手环的主要结构部件包括用于佩戴的表带和集成有智能的功能元件的手环主体。现有技术中的手环,其表带与手环主体通常采用“硬”连接,即,表带通过枢轴枢接在手环主体上。表带与手环主体的上述连接方式的缺点是:当佩戴于人体手腕时,并当手腕活动时,手环主体随动以适应手腕的动作,而手环主体因与表带采用“硬”连接,从而也带动表带活动。若手环主体的活动是翻转活动时,表带也进行翻转,此时表带的侧边对人体的手腕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在手腕上产生压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人体信息采集的手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环用于佩戴于人体的手腕以监测人体身体状况或采集人体信息,包括:

功能元件,其用于监测人体身体状况或采集人体信息;

主体,其具有两个连接端,所述主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功能元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表带,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的两个连接端连接以形成用于套设于手腕的环;其中:

所述主体的连接端形成有球形腔,所述表带的端部设置有球头,所述球头设置于所述球形腔内以使所述表带与所述主体以铰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表带的端部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头,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对接头上,所述对接头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伸缩机构,所述弹性伸缩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的连接端内的芯轴、套设在所述芯轴上的滚筒、第一端缠绕在所述滚筒上的拉带、套设在所述芯轴上以使滚筒在一定扭矩下转动的扭簧;所述拉带的第二端与所述表带的端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连接端和所述表带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套。

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套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的连接端的外部和所述表带的端部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表带的端部内埋设有预埋件,所述拉带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表带的端部内并固定在所述预埋件上。

优选地,所述主体的下端面为与手腕适配的弧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表带与主体通过球形腔与球头配合,从而形成铰接。当主体随手腕活动时,由于主体与表带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主体具有翻转动作时,表带不会随主体进行翻转,从而的侧边不会压迫人体的皮肤使皮肤产生压痕。铰接的方式使得主体既能够被表带固定在手腕上,又不会随主体翻转,从而使佩戴者感觉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手环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手环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局部B的放大视图。

图中:

10-功能元件;20-主体;21-容置槽;22-连接端;30-表带;31-对接头;32-预埋件;33-球头;40-弹性伸缩机构;41-芯轴;42-滚筒;43-拉带;44-止挡盖;45-扭簧;50-弹性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人体信息采集的手环,用于佩戴于人体的手腕以监测人体身体状况或采集人体信息,包括:功能元件10、主体20、表带30。功能元件10用于监测人体身体状况或采集人体信息;主体20的具有两个连接端22,所述主体20的上端面开设有容置槽21,所述功能元件10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1中;表带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体20的两个连接端22连接以形成用于套设于手腕的环;所述主体20的连接端22形成有球形腔,所述表带30的端部设置有球头33,所述球头33设置于所述球形腔内以使所述表带30与所述主体20以铰接的方式连接。

根据上述可知,由于表带30与主体20通过球形腔与球头33配合,从而形成铰接。当主体20随手腕活动时,由于主体20与表带30以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主体20具有翻转动作时,表带30不会随主体20进行翻转,从而的侧边不会压迫人体的皮肤使皮肤产生压痕。上述铰接的方式,使得主体20既能够被表带30固定在手腕上,又不会随主体20翻转,从而使佩戴者感觉舒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表带30的端部的中部设置有对接头31,所述球头33设置在所述对接头31上,所述对接头3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伸缩机构40,所述弹性伸缩机构40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20的连接端22内的芯轴41、套设在所述芯轴41上的滚筒42、第一端缠绕在所述滚筒42上的拉带43、套设在所述芯轴41上以使滚筒42在一定扭矩下转动的扭簧45;所述拉带43的第二端与所述表带30的端部固定连接。如此,通过弹性伸缩机构40,使得主体20即能够相对表带30转动,又被表带30束缚,从而提高了表带30与主体20的整体感。例如,当主体20相对表带30转动时,对接头31的一侧的拉带43克服扭簧45的束缚而使滚筒42转动而长度增大,对接头31的另一侧的拉带43在扭簧45驱动滚筒42转动的作用下而长度减小,从而适应主体20的转动动作。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主体20的连接端22和所述表带30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连接套50。该弹性连接套50不但可将拉带43包覆,并通过弹性变形以适应主体20的转动动作。优选地,所述弹性连接套50的两端分别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20的连接端22的外部和所述表带30的端部的外部。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表带30的端部内埋设有预埋件32,所述拉带43的第二端伸入所述表带30的端部内并固定在所述预埋件32上。

为增加佩戴者的舒适感,所述主体20的下端面为与手腕适配的弧形面。

为防止滚筒42从芯轴41上脱出,在芯轴4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滚筒42轴向脱出的止挡盖44。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